close

    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於找到「正確」的人,而在於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

    認識你的內心,這是我寫的十多本心理學專著的核心點。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戀愛關係是我們童年時與父母及其他重要親人的關係模式的再現。也就是說,對於所有人而言,戀愛都是童年關係的一次輪迴。

    輪迴,是為了什麼?有兩層含義:

◆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

◆修煉你的心。

    在與父母或其他養育者的關係中,我們絕對處於弱勢,所以「修正童年的錯誤」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但到了戀愛關係中,戀愛雙方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於是可以大玩特玩這個遊戲─我稱其為「改造夢想」。

    改造夢想,是戀愛關係痛點的根本所在。你明明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卻非要他變成另一個你想像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而是無比幸福或無比痛苦地將你心中的「好東西」與「壞東西」投射到對方身上,與一個幻想中的人相愛。

    更重要的是,沒有誰願意被改造,所以,戀人勢必和你鬥爭,這就造成了種種的感情衝突。

    要化解這些衝突,你就必須看清楚自己的幻覺,並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學習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並且,不要將你人生的答案、你幸與不幸的原因都歸結到對方的正確或錯誤上,而是要歸結到另一點─你的內心。

    對此,我的一位諮詢者說得很好:「婚姻,找的是伴,不是夢。」一旦你作如是想,親密關係就不再是單純的輪迴,而會成為一個孵化器,孵化你的心,將你的心從幼兒狀態升級到成人狀態。

    有些人很容易結束戀愛關係,如果他們成為諮詢者,也很容易結束諮詢關係。碰到這樣的諮詢者,我會設個小圈套,在一開始諮詢時就對他們說:「試試在我們的諮詢關係中解決問題,不要輕易逃跑,除非你發現我有職業道德問題或欠缺專業。」婚姻也是一樣的,如果不是對方大有問題,如濫交,如暴力,或者其他你認為的原則性問題,那麼,請給對方以寬容,請給你們的關係以耐心,不要輕易逃走,就在這個戀愛關係中修煉你的心。

    一段完整的感情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兩人宛如一體。

第二個階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們怎麼會走到一起?天大的錯誤!

第三個階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們在一起,並且真的覺得我應該和你在一起。

     通常我們所頌揚的愛情,其實大多只是處在第一階段而已。這一階段,即我所說的幻想階段。我將完美叉半的形象投射到你身上,你也如此,我們覺得美好極了。然而,事實卻是,其實你沒有看我,我也不了解你。第二個階段,是幻想破滅的階段:終於慢慢地看到了真實的你,但真實的你與想像中的你怎麼差別那麼大?接受不了,就發生戰爭,希望透過戰爭再要回那個想像中的人。第三個階段,接受了那個真實的人,終於感覺到,以自己的真實存在,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而生出的愛,才是最踏實、最真切的愛。

    希望你的愛情能走到第三個階段,那時你將發現,愛情是一次重生。

 

第一部分-愛情,是一種輪迴

1迷戀:源自幻象的愛

    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一林徽因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願意被奉為神。不管對方如何迷戀自己,如何將自己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他仍然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優點、有缺點的具體的人。並且,這樣的人還知道,迷戀者迷戀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迷戀者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個幻象。沒有人願意做另一個人的幻象。只是,很多人不懂這一點,發現自己被迷戀時就沾沾自喜,從而樂於被迷戀,甚至製造幻象,讓對方迷戀。

    林徽因的回答是,她不想被當作女神,不想被誇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己。

 

    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關係分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和迷人,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裡,「我」是唯一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或者,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

    試想,那個將陪伴你一生的人,將你當作客體,將你當作他者,你願意嗎?或許,很多人會願意,因為他們會想,只要和自己鍾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夠了。但是,那些有人生智慧的人,會拒絕這樣的親密關係。

 

    她寫道:「找一個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愛,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結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夠了。」不要以為,這一點很容易做到。實際上,這恰恰是最難的。因為這個結伴而行的人,必定要讓你感覺到彼此的默契,他必須懂你,你也必須懂他,你們兩個都願意相互陪伴,能夠相互安慰彼此的脆弱。因為,生命中偶然因素太多,我們柔弱的心靈很容易受傷,很容易破碎,這個時候,一個優秀的異性未必願意也未必能安慰你的痛苦,而那個懂你的伴侶,卻能做到這一點。其實,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只是會糊塗,會有意看不清。我們常說,理解萬歲,這正是因為理解太難。同時,我們卻可以看到,迷戀很容易發生,激情式的愛情似乎無處不在。

   

迷戀,源自愛的缺失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同時,我們還有大量關於現實異性的資訊。現實異性,王要來自於我們的異性父母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理想異性,則源自缺失和幻想。

    所謂缺失,也就是說,假若生活中那個重要的異性─異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讓我們不滿,那我們勢必會勾勒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所謂幻想,即我們在心目中勾勒這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時所用的方式。

    缺失,不是指現實中父母的缺點,而是指在撫養孩子時,他們有一些什麼樣的缺憾。

    這導致了一個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從現實的異性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他內心中的理想異性對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這個理想異性,與他異性父母的差異也非常大。

    這種差異,就是迷戀的根源。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父母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沉溺於迷戀中。

 

迷戀背後其實另有深意

    僅僅是幻象,並不能令迷戀者產生那麼強的情感,我們之所以會 對一個人產生強到不可思議的情感,一般總是因為那個人強烈地牽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關係,即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換句話說,不管我們現實的父母現在令我們多麼不滿或失望,我們都勢必曾對他們產生過最強烈的愛。這種愛,藏於我們的潛意識深處,揉合著我們所有原初的愛。一個人,只有能牽動我們這些活生生的體驗時,才有可能喚醒我們最強烈的情感。

 

2一見鍾情或是致命誘惑

    當你看到一個墜入深淵的入時,不要以為,他只是一個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著這個深淵。

    一切情緒都是迷人的。快樂迷人,而憂鬱和痛苦也一樣有感染力。潛意識上,我們都在追求自己所習慣的情緒或情感,這是致命的誘惑。

    熟悉感是一見鍾情的秘密。可能都是「少年時代的憧憬」強烈地被喚醒了(像爸爸/媽媽)

    有些關係問題是被害者下意識主動參與製造出來,為的是重溫童年的記憶。

 

3命運=心理的強迫性重複

    學會幸福就重複幸福,學會不幸就重複不幸; 學會信任就重複信任,學會敵視就重複敵視......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強迫性重複,就是所謂的命運。

    重複,是因為我們懼怕喪失預見力。

    要建立好的強迫性重複,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時給他愛與支持,同時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予他足夠的信任。那麼,孩子就會學到愛、信任、獨立與自強,並把這些好的東西不斷地在人生中進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4七年之癢:尋找真愛的契機

    或許,七年是一個極限。那些非常有感覺的愛情與婚姻,只怕勢必會遭遇七年之癢。

    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童年,還是六年。

    七年之癢意味著成熟

    我們至少有兩次童年,一次是06歲,一次是愛情。

    愛情,是對再一次重複童年的憧憬。

    假若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並願意接受彼此的真實存在,那麼,一個新的、真實的關係就會得以建立,這個關係看起來不如前六年的關係那麼動人,但它更穩固、更牢靠、更有彈性,也更輕鬆自如。

    相愛時,其實我們沒有和對方的真實存在打交道,我們是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與自己的幻想打交道,這自然比較容易。

    相處時,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從而能適當地放下自己,與那個和自己一樣擁有獨立意志的人打交道。這的確更難。

 

    因為對父母不滿,所以會對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異性一見鍾情。這樣的一見鍾情,其實常常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意識上,我們好像是被這些異性與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潛意識上,我們還是被這些異性與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深深打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第一次愛上異性,一定是愛上我們的異性父母。.這種第一次產生的生命感覺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於當它再次在一個異性身上強烈重複時,必定是因為這個異性像極了自己的異性父母。

 

    不要執著於幻象,而要看清真相

    七年之癢,意味著婚戀的第七年會出現嚴重問題,譬如第三者、分手或離婚等一些標誌性事件。不過,從感覺上而言,或許第六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戀故事,都是在第六年出現了幻覺的破滅感。

 

    幻滅感產生之後,會有更多真愛

    我們多數人都沒這個好運氣,因為當我們因潛意識的指揮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時,我們的另一半不會明白我們在幹什麼,他們最後也會和我們一樣落入我們潛意識的圈套,認同我們的投射,然後和我們一起重複童年的苦難。

    當陷入七年之癢時,不必惶恐,也不必沮喪,相反地,應去認識到它的價值,並接受自己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是正面的。只有當幻滅感產生後,接下來的相處,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相愛。兩個幻影,不管多麼迷戀彼此,都不過是幻影而已。

 

5警惕愛情的七個教條

    愛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愛情也是最難把握的。這時的感覺似乎過於紛繁複雜,於是我們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覺,而去信賴一些教條。這是非常危險的。

警惕一:一個人越愛我,會對我越好

    假若一個人「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基本是和諧的,是相愛的,那麼,這個人越愛你,就會對你越好。但假若一個人「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是病態的,是相互對立甚至是仇恨的,那麼,這個人越愛你,就會對你越糟。

    當然,多數人的內在關係模式中既有愛又有恨,既有和諧的一面,也有對立的一面。因此,他們的愛情勢必會愛恨交加。如果你渴望自己的愛情是溫暖的、和諧的,最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結果,那麼,一個簡單的前提是,你和情人的內在關係模式基本上都是溫暖而和諧的。

    在自由戀愛時代,只要情人不是你被迫選擇的,那麼愛情中的幸與不幸其實都是你主動的選擇。所以就要試著不譴責對方,試著從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後主動選擇,並承擔選擇的責任。

    無論是誰,其內心一定有分裂的一面,而且這一面一定曾在愛情中顯示出來。你如此,你的情人也如此。愛情既能淋漓盡致地呈現兩人美好的一面,也淋漓盡致地呈現兩人分裂的一面。如果兩人都樂意承擔各自山責任,那麼雙方的內心都會獲得很大的修復,愛情就造成了極大的治療效果。

    我們一定要看到愛情美好的一面,否則很容易會對愛情產生失望。

    最後,我再次強調,盡可能地遠離內在關係模式很糟的人,除非這個人有自省的能力。

 

警惕二: 越忘我的愛越珍貴

    什麼樣的方式才算是最可靠的愛的證明? 很多人內心中的答案是:最好是忘我的愛。對方忘我地愛我,甚至不惜踐踏自己的尊嚴,可以為我的一丁點利益,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包括財富和生命...... 假如你心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有這個答案,那麼等待著你的,便是地獄。

    因為,一個人在追求你的期間越忘我,在關係確立後就越容易「忘你」。這種巨大的轉變,會令很多人愕然。不過,據我了解,那種先是忘我而後「忘你」的男人,多數是真誠的。追求期間,他們是真誠地忘我,關係確立了,他們是真誠的「忘你」。

    我們為什麼會癡愛一個人?有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將對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個人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越大,就越容易產生迷戀性的癡愛。然而,一個人越迷戀情人,就越看不見情人的真實存在,他看見的,其實是他投射到情人身上的「理想自我」。

    也即,他愛的並非是你,而是他自己。

 

警惕三:年齡越大,越懂得關愛

    一個內心較和諧的人,會願意自省。於是,對這樣的人而言,他的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懂得愛。然而,一個內心衝突太激烈的人,會拒絕自省。對他而言,年齡越大,遭遇的愛情挫折越多,內心越自卑,越抵觸反省,愛的能力反而可能越來越差。

 

警惕四:對朋友越好,對我會更好

    對外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這種情感深度不強的關係中展現自己好的一面,但對親人,他不願意也沒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展現了自己真實的一面。於是,一些內在關係模式很糟糕,但又特別有心計的人,會出現極其可怕的分裂:在外面簡直像個聖人,在家裡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

    如果他對外人很糟糕,但和親人,尤其是配偶的關係平等而和諧,那麼,這個人的內心是比較健康的,他對外人的糟糕態度,改起來比較容易。如果這個人對外人很好,但和親人的關係充滿衝突甚至仇恨,那麼,這個人的內心是比較有問題的,並且相當不容易被改變。

 

警惕五:他說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男人讓女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顯示自己的優點;二是否定女人的優點。

    如果一個男人的內在關係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麼,他會傾向於使用第一種方式,而較少使用第二種方式。假若一個男人的「我行,你不行」的程度非常嚴重,那麼他會將第二種方式當作常態,頻繁否定自己所愛的女人。

   

警惕六:受過傷,會更懂得珍惜

    我們常說,人應該吃一塹,長一智,但這只是願望,事實是,具有這種寶貴素質的人總是少數,而多數人的人生總是在同個地方摔跤,而且摔的姿勢還一模一樣。所以,假如追求你的人,以前的感情生活是一團糟。那麼,他和你的前景更大的可能性也是一團糟,而不是突然變得更好。

    除非這個人有這樣一個素質:他在向你傾訴時,很少抹黑對方,而主要是在反省自己的責任。不過,假若一個人具備這種素質,你會較少聽見他訴苦。

    許多人拒絕反省,拒絕改變自己,只是夢想著找到一個Mr.Riqht,或Ms.Right,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警惕七:有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百分之百地付出,看似非常偉大,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自戀。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而只是自顧自地付出。她的付出是她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戀人的。

    真愛是一定要看到對方真實存在的,從而一定要看到對方的真實需要。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得理解對方,能夠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

    然而,理解很難,而付出則相對容易多了。

    並且,在感情中一味付出且對戀人沒有絲毫要求,有時還隱含著這樣的訊息:我既然已經做得這麼完美,似是問心無愧了,那麼我們的關係中再有什麼問題,都不是我的責任,而是你的責任了。顯然,訊息中透露這樣的含義:我是好人,而你是壞蛋。

 

    每一個自由戀愛導致的悲劇,都是自己特定心理所主動推動的,不管你看起來多麼無辜,做得多麼完美,你的愛情悲劇,自己至少負一半責任。

    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覺,它比這些教條更真實、更可靠。此外,一定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而不要總玩歸咎於對方的遊戲。

    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如果有人要我就「該找什麼樣的戀人」這一點給建議,那麼我要給的第一條建議是,一定要找一個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省、拒絕自省,那麼,他那些看似美好的作法中,一定藏著危險的潛意識陷阱。

 

6最迷人的愛─絕望的愛

我們懼怕全心全意的愛

    愛是不可能的,但我就是渴望與你相愛。」這樣的表達,是自戀與受虐的極致。自戀,即我們深信愛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我們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子的嘛,我早就知道會這樣,我是何等聰明,何等有自知之明啊,受虐,即明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愛,但自己就要去追尋這樣一種絕望的感覺,這種感覺令自己入著迷。

    會發出這種訊息的人,會有一種特殊的致命魅力。

 

    要穿越這種對愛的絕望是很不容易的。完美的作法則是,任憑你如何攻擊,我都無條件地愛你,那樣你可能會在一瞬間放下所有的防禦

    這也正是無數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的問題所在。我們幾乎總是將被愛的希望放到戀人身上,而造成了對方不能承受的沉重。尤其是,當我們將戀人視為娜烏西卡時,我們就會肆無忌憚地攻擊對方,這樣做,我們是希望戀人就像娜烏西卡對待那個小動物一樣拯救自己。但是,一方面我們的攻擊性遠勝於那個小動,另一方面戀人們的承受力還遜於娜烏西卡,所以最終會導致愛的進一步絕望。

    倘若一開始就對愛抱著絕望的態度,那麼失去愛時的痛苦會輕很多。但現在我覺得,我們這種對愛的絕望,是非常普遍的。用人生經歷來解釋這種現象或許並不足夠,它也許有更深的原因。

 

要愛,就必須打開你心中的「聖地」

    現實情況是,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是愛的餓鬼,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都在等著娜烏西卡那樣的愛出現,然後才深信愛的存在。所以,誰都不敢真正走向愛,誰都對被傷害非常敏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我們反而會把那種一開始就不可能的絕望的愛放在一個聖地裡,而對現實生活這種真正考驗愛的地方視而不見。

    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愛與被愛是相當不容易的,而在心中闢出一塊聖地,並將已經逝去的一段愛放在那裡聖化,是相當容易的。前者能實現的是少數,而後者每個人都有。

    被放在這塊聖地,看似一種榮耀,但其實與我無關,而且我懼怕在現實生活中興將我放在這塊聖地的人相處,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我,而是一個他們投射出來的虛幻之物。

    但這塊聖地是必須被打開的,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與戀人相愛。

 

7每一次緣分都是一個功課

    假如我們執著地認為,幸福就在於找對一個人,那麼可能我們終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相反,假如我們能明白,幸福在於內心的和諧,而外部世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展現,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自己身邊,就是那個和我們一直廝守著的伴侶。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自我體系。在這套體系中,我們曾認為,某些特質是好的,也即「好我」,某些特質是壞的,也即「壞我」。我們會執著於「好我」,並排斥「壞我」,不想讓它表現在自己身上。

    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發展出自我體系的。在這個家庭中,如果自己節儉可以獲得更多的愛與關注,那麼自己就會變得節儉。

    我們之所以堅持「好我」排斥「壞我」,首先是因為恐懼。其實,我們身上仍然有對「壞我」的渴望,但我們不敢去發展這些特質,因為我們會認為,我們只有堅持「好我」才能獲得別人的愛與關注,假若自己呈現了「壞我」層面的特質,就會被疏遠、懲罰甚至拋棄。

★我們所堅持的特質─好我─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被別人接受。

★人、對「壞我」有渴望。

★我們不敢發展出「壞我」的特質是懼怕別人不接受自己。

    意識上,我們認為自己的這一套好,必須堅持,但潛意識上,我們渴望自由和圓滿,我們渴望能吸納那些不一樣的特質。

    對很多人而言,他們不僅潛意識上有這種渴望,意識上也有。具體表現就是,他們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樂於跟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

    很多人對自己的那一套自我體系太執著了,意識上會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然而,他們的潛意識一定會驅動著他們去接近與自己不同的人。結果,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常有一種困境出現,他們非常討厭某種人,但這種人就是不斷地出現在他們身邊。其實,這種人不斷出現在他們身邊是他們潛意識的渴望,是他們更深層的需求,因為這種人是他們新的功課,會教會她們學習接納更多的東西。

 

    當愛情出現問題,別在別人身上找答案

 

    與自己不同的戀愛是學習對象。

    我們內心中都渴望圓滿,所以容易選擇和自己不同的人,這一點在戀愛中尤其常見。但同時,我們意識上又對自己的邏輯很執著,同時排斥別的邏輯,所以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又很容易發生衝突。這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對自己自我體系的執著,而去向對方學習。

 

     每個人的生命是一個輪迴,你勢必會發現,「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不斷在同一個地方以同一種姿勢摔跤的歷程。

    同樣地,每個家族的生命也是一個輪迴。

    命運之所以給我們這些輪迴,正是為了讓我們有機會完成這個功課。

 

第二部分-難以避免的愛情戰爭

8迴避型依戀需要更多的愛

   簡單來說,迴避型依戀就是冷漠。可能是嬰幼兒時期沒有體驗到足夠的愛與溫暖。

   通常一個人只有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才真正想改變

 

9要激情,還是要安全感

    如果你有機會,去接觸那個「乏味的配偶」,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他()並不乏味,甚至在你看來是有趣極了,可在當事人看來,其配偶卻是那樣乏善可陳。真正的奧秘也許是,當事人創造了一個事實─將本來精采絕倫的配偶變成了一個在婚姻中乏味的人。甚至,可能是當事人在想像中創造了一個事實:其配偶仍然是精采絕倫,但其對那些事實視而不見,只能看到乏味的配偶。

    我想,有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無數人極其缺乏安全感,為了擁有「至少有一回人絕不會離我而去」的安全感,我們甘願將那個最重要的人─配偶─變成一個乏味的人,那就意味著他()沒別人要了。或者,至少我可以將他()視為一個乏味的人,那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沒有人要的無聊傢伙,怎麼可能會離我而去。

    只是,和生理需要不同,安全需要常常是一個幻覺。

    我深信,只要兩個人用心相處,那麼慢慢會明白,沒有哪個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個人都很精采。

 

10沒有安全感,毀了張柏芝的婚姻

    經營感情其實是一種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礎。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經營感情,而安全感低約人自然就傾向於逃避問題並幻想正確的人。

 

    經營感情,即知道感情並不僅僅是命運的恩賜,你會預料到感情出一些問題,而當問題出現時,你會有耐心地去溝通,去化解問題,於是感情可以越過一個又一個的障礙,最終兩個人擁有一份穩定而又高品質的親密關係。不會經營感情,就容易幻想Mr.RightMs.Right的出現:我和這個人處不來,只是因為他()不是我的靈魂伴侶,如果我能找到一個正確的人,幸福就會瞬間到來。

    當內心有濃重的不安全感時,一個人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不愛」的訊息上,一旦嗅到這類的訊息,就會立即後退,並很容易在後退時做出嚴重傷害關係的行為。其實呢,這些「不愛」的訊息,很多時候只是自已以為的「不愛」,或準確來說是內心的不安全感向外投射的幻象,而不是事實。或者,假若對方的「不愛」是10分,自己就會傳出50分甚至90分「不愛」的訊息來。

    這樣做,是為了追求一種掌控感:「是我在控制著感情的進展,如果感情完了,那也是我摧毀的,而不是你。」

    實際上,對於有濃重不安全感的人而言,突然掉入到真正的幸福裡,也會有巨大的暈眩,而難以相信愛的到來,並曾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挑戰對方,讓對方不斷提出愛的證明,好像只有這樣自己才能確信這是愛。但這樣做的結果很容易是,對方感到越來越疲倦和厭煩,最後真的不再愛了。

 

    說「貪錢」,是道德和人品問題,而說控制,就是心理問題。當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一個人的內心時,就容易將事情朝道德上歸因。

 

    因為強烈的不安全感,這樣的人會在情感上極度依賴男人,沒辦法承受孤獨,她一定要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而明明是兩個人,但那個人卻寧願打電玩遊戲而不陪她,將她一個人扔在孤獨裡,這種感覺是最可怕的。無數女性將電玩遊戲視為頭號情敵,原因就在於此。

    缺乏安全感的人吵架的常用方式,先說A,當A對自己不利時,轉而說B,當B對自己不利時,轉而說C......於是,本來只是說一些飯菜或做家務的小事,但結果是幾十年的老帳都翻出來了。

    面對缺乏安全感的伴侶,不能完全容忍,而是要學習忠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尤其是不滿。

    而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人,能化解不安全感的不是伴侶,而是他自己。

 

11支配與服從的拉鋸戰

    我們都想做好人,並想用好的方式對待某人。如果一個人越重要,我們就越會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方式去對待他。然而,我們這個所謂的「好的方式」常常是有問題的。而且,我們使用「好的方式」時,藏著一個邏輯:我對你這麼好,你當給予我回報。

   關鍵是,我們還渴望對方也用某種特定的方式給予自己回報。如果對方不僅給了回報,而且還剛好用的是自己所渴望的方式,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真愛自己。否則,我們就會失望,就會覺得對方對自己不夠好,並萌生出想遠離這個人的念頭,對方也會執著於類似的渴望。

    當兩個人的渴望相契合時,所謂完美的愛情出現了。然而,即便此時,這也不是相愛,而只是一種命運的偶遇而已。我們看見的,只是自己的世界,而並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更多的情況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個人多麼愛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願─自動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報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仍然不能、甚至不願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報你。

    因為,一旦這麼做,他作為一個人的獨立存在就不存在了,他就淪為工具,一個滿足你的夢想的工具。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都渴望愛,都愛過,然而,要命的孤獨卻糾纏著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

 

    在人際關係中,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這種誘導無處不在。如果用普通的語言來說,這種誘導是強加。如果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這種誘導便是投射。如果投射成功了,這個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那麼,這便是認同,即這個女孩認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性認同─孤獨的遊戲

    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浸在這種遊戲中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他們只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換一種說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

    這樣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導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對你是個獨立個體的事實視而不見,他既不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了解你。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曾覺得特別受壓制,因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對他,他才會滿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會滿意。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玩這個遭戲的人,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迎合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變我,你這個大壞蛋。

★情欲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這麼性感(性能力這麼好),你必須滿足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性無能(性冷淡)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與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相輔相成,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常見的孤獨遊戲。前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強大,你很無能,你必須聽我的;後者表達的含義是,我很無能,你很強大,我必須聽你的。

    如果一個執著於權力遊戲的人碰上一個執著於依賴遊戲的人,兩者會相處得比較有默契。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頑固的投射性認同,和他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密不可分。

    我們生命的主要動力是尋求建立關係,尤其是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第一個勢必會建立的親密關係便是親子關係,而我們最初也是在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中初步形成了「好」與「壞」的概念。

    如果父母特別執著於權力,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就會特別執著於依賴。

 

    我們說「相愛」,但其實只是試著將愛人拉進自己的邏輯,我們看不到愛人的真實存在。

    每次上演依賴的油戲時,勢必會傳遞「否則」的訊息─我這麼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其實依賴的背後藏著威脅的訊息:你必須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對我,否則我就會考慮離開你。

    戀愛時,我們會渴望延續過去的美好,同時修正過去的錯誤。所以,她既會渴望男友能包容她的獨立傾向,同時也能在她渴望的時候滿足她的依賴。

    一個執著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的人,勢必會有一個權力欲望超強的撫養者。

 

12支配者與依賴者的心理奧秘

    對於控制者來說,你的想法不值一提,她們根本不關心你的想法,拒絕真正瞭解你。一摘自帕萃絲。埃文斯著作<不要控制我>

 

    支配者還可大致分為兩個類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們甚至不願借用「我對你好」這個藉口,而是直接表達「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會讓你付出代價」;溫情的支配者,在表達支配欲望的時候,他們會使用「我是為了你好」這一藉口。很多支配者既是赤裸裸的,也是溫情的。

    不管多有愛心和耐心,他們一定會追求「你必須聽我的」這個終極目的。必須強調的是,當傳遞「我是為了你好」這個信號時,支配者自己意識上的確是這樣想的,他打心眼裡認為自己是為了對方好,但對自己習慣性地否定對方的意志缺乏認識。

 

    若和支配者談戀愛,那麼,在最初的蜜月期,一些自我意識不是很強的人會有完美感。因為,支配者越認定「你不行」,他就越要展示「我行」所以,他會盡自己一切所能,無微不至地照顧你。

    不過,支配者這樣做時,他藏著一個假定的條件─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他們不僅會收回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而且還會施展出霹靂手段,以懲罰不聽話的戀人或家人。

 

徹底被控制的結局常是被拋棄

    支配者是做洗腦的工作,工作,將自己所愛的女人的意志洗去,然後將他心中的一個女性形象加在戀人的身上。並且,他們所幻想的這個女性形象都有一個共同點─永遠知道他在想什麼,永遠不會違背他的意志。

    但被支配者仍然不是他所幻想的形象,所以他會拋棄這個人。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支配欲,都渴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愛人身上:支配者是主動地強加,而被支配者則是委婉地強加。我們都不容易看到並尊重戀人愛的邏輯,相反地,我們都執著在自己愛的方式上,並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這就導致了孤獨,並且越相愛越孤獨。所以,這是一個普遍問題。

    超強的支配欲和超強的依賴性,其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恐懼。

    恐懼什麼呢?分離。

 

13夫妻吵架:隱密的權力鬥爭

    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頭上,這就是權力。

    對方越不情願,越能表明強加者的權力。權力存在於一切人際關係中。甚至關係越親密,權力鬥爭越激烈。

    很多夫妻吵來吵去,其實就是在爭取這樣一個結果─你什麼都不懂,你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你什麼都要聽我的。

    一個人越渴求這樣一個結果,他就越容易把每件小事都變成一個戰場。

    他這麼渴求控制配偶,進而徹底在這個親密關係中占據制高點,其原因常常是,以前在原生家庭的親密關係中,他沒有占據制高點,相反地,他老被其他親人控制,或曾被嚴重傷害過。

 

適度的吵架也是正常的磨合

    所有在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人,腦中都會有一個自己可以操控的戀人原型。這樣的人長大後,就會將這個幻想的「戀人原型」投射到真實的戀人身上,於是本來是想操控一個幻想的戀人,現在變成了操控一個真實的人。

 

    很多時候,越偏執的人越容易爭奪權力的制高點。偏執的人安全感極低,所以腦子裡的「泰迪幻想」(將泰迪熊假想成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人)越強,他們的控制欲望也越強烈。

 

    一個正常的親密關係中,儘管吵架也在所難免,但不會成為這個關係的主旋律。儘管彼此都嘗試過爭奪一下關係的制高點,但不會特別渴望對方絕對地服從。

    吵架也是磨合。每個親密關係的一開始,雙方其實都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我們都常將自己腦子裡的戀人原型投射到對方身上。當發現真實的戀人和幻想中的戀人不相符時,我們曾渴望真實的戀人朝幻想的戀人方向變化,但真實的戀人一定不大願意。

    反過來,真實的戀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而我們也不願意。於是,兩人由此產生意志的較量。

    但這個較量過程自然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最終,在一個健康的親密關係中,較量的雙方都失敗了,誰也沒有改變誰,同時又透過這個過程了解了彼此,而後就可以看到對方真實的存在,並與其打交道了。從這個意義上看,吵架也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14別拿自己的標準衡量對方

    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我們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

    同一件事情,因為座標體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認識。家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對方,就必須學會放下你的座標體系,嘗試著進入對方的座標體系,這是實現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徑。

 

幾個常見的錯誤,很難讓配偶的感覺被理解

    錯誤一:揣測。我們以為,做為最親密的伴侶,我們非常了解另一半。

    錯誤二:評價。誇獎和批評都和批評都是我們的工具,目的是為了控制對方。對於親密關係來講,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錯誤三:出主意。出主意。對方一說到「問題」,我們就急著去出主意、提建議,忙著為對方「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對方多數時候只是為了藉「問題」宣洩情緒,根本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同時,我們是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為對方出主意的,這會嚴重地妨礙理解的達成。

 

揣測:對真實答案視而不見

    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記住,要相信對方的感受,與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測「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來聆聽對方的感受。

 

評價:錯用自己的標準去評估

    批評是阻斷交流的最常見原因。一些人之所以喜歡評價,是因為他們學來了父母對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點孩子,告訴孩子什麼地方做得對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但是,這是一種「我行,你不行」的關係模式。

    急於評價的人著眼點也是「解決問題」,而不是「交流感受」。「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親密關係進行絕大多數溝通的目的。

 

    我們看別人的事情,經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實。要想知道事實,就必須去了解對方的感受,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實。

    我們要永遠記住,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係中是最重要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15放下親密關係中的擋箭牌

    本來,任何小小的不滿和任何小小的快樂一樣,都是一次心與心相通的機會,不管是喜悅、歡樂、感恩,還是憤怒、怨氣、嫉妒甚至仇恨,我將我的感受告訴你,你將你的感受傳遞給我,我們就這樣建立起了連結。

    我們要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去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某種程度的連結感才會發生,而連結感一旦會發生,一個親密關係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而那要命的孤獨感也會消失大半。

    但是,假如一旦發生衝突就豎起「你是個大罪人」(指責對方曾經犯的錯)的擋箭牌,那麼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你也切斷了感受傳遞的通道。並不是只有脾氣大的人才使用擋箭牌,實際上,在我看來,幾乎在任何一個親密關係中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且很多時候相當隱秘。

 

最常見的擋箭牌─你錯了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這不僅是職場上的重要原則,也是親密關係中的重要原則。

    很多人可以在職場上做到對事不對人,但在親密關係中就未必能做到這一點。事實上,我自己很少發現有人能完美地做到這一點。也許原因是,親密關係是我們最在乎的,而我們越是在乎,就越是怕承擔責任,就越是希望分出個誰對誰錯來。毫無疑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罪人。所以,在親密關係中,不去糾纏誰對誰錯也是很多婚戀專家強調的一個原則。

    要想像到這些原則,首先需要一個意識:談事情A的時候,只談事情A,而不去扯事情BCD等等。否則,事情BCD等很可能就是擋箭牌。並且,談事情A時,重要的不是去分出個對與錯來,重要的是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具體到你自己身上就是,你能否坦承地表達你的所有感受,你又能否聆聽到對方表達出來的感受。

 

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個罪人

    「你是個罪人」,這是親密關係中最容易找到的擋箭牌,也是最好的擋箭牌之一。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主動去追求這樣一個擋箭牌,好讓自己永遠在親密關係中處於優勢地位。

    我們最容易揮舞的擋箭牌就是「我是聖人,你是罪人」。因為這一點,我們在吵架時喜歡說自己好的地方,而斥責對方壞的地方。

 

16注意你身邊的隱形攻擊

    很多人際關係是失衡的,一方明顯處於強勢,一方明顯處於弱勢。並且,強勢的一方攻擊性很強,同時又不允許弱勢的一方表達他的感受。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擊,一定會感到憤怒,並想還擊。一個關係不管多麼失衡,這一點也不例外。在嚴重失衡的關係中,弱勢一方不敢表達憤怒,更不敢還擊,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甚至還會發生嚴重的分裂,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憤怒。

    但是,憤怒一旦產生,就一定會尋找宣洩的出口。弱勢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達憤怒,那麼,他們會發展出獨特的還擊方式。從意識上看,他們絕對不敢違背強勢一方的要求,也不敢挑戰強勢一方的意志,在強勢方的強大攻擊下,他們唯唯諾諾,乖得不得了。

    然而,他們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情況:很簡單的事情,他們搞砸了;很容易兌現的承諾,他們卻不守信......總之,他們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令強一方暴跳如雷。此時,強勢者看起來彷彿是遭到嚴重侵犯似的。這,也正是弱勢者的還擊,也是弱勢者潛意識深處的渴望。他們沒有表達出強有力的憤怒,甚至沒有表現出一點憤怒,但他們透過犯一些莫名其妙錯誤的方式最終達到效果,卻和直接用憤怒攻擊強勢方沒有什麼兩樣。

    這種心理機制,叫做被動攻擊,常被比喻為「隱形攻擊」。隱形攻擊最常出沒的地方,是家庭。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以及丈夫與妻子的關係,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愛的名義攻擊孩子,另一方面絕對限制孩子的還擊。然而,不管攻擊時所用的名義多麼偉大,被攻擊的孩子都有憤怒產生,他們都得找到宣洩憤怒和還擊的方式。

 

    這是大人最常犯的錯誤,不把孩子當成一個個體來尊重,而認為只要自己的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必太講究方式。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樣,不管父母用什麼名義,只要遭到父母粗暴的對待,他第一時間產生的一樣是憤怒。假若父母不允許孩子表達憤怒,那麼孩子會不敢生氣,因為他們擔心一旦生氣會失去父母的愛與認可。父母的愛與認可,是他們最在乎的,為了維持這一點,他們可以做一切事情,譬如壓抑憤怒。

   只是,憤怒一旦產生,就要尋找宣洩的出口。

 

    作為一個經常被折磨的人,她必須找到自己還擊的方法,否則她鬱積的憤怒只能針對自己,那樣她就會自殺。

 

被動攻擊是弱者的武器

    不管關係多麼親近、多麼特殊,當你對另一個人表現出相當強烈的攻擊性時,對方在第一時間產生的一樣是憤怒。

    一個專制的公司,人們勢必會發展出許多被動攻擊的方式,於是大家經常會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級錯誤,譬如懶散、遺忘、拖遝與失約......這些所謂的馬虎其實常常就是被動攻擊。

 

解決之道:學會直接表達憤怒

    被攻擊,會憤怒。作為一種基本情緒,憤怒是調解關係遠近的重要武器。而且,有了憤怒,一定會想辦法表達。既便意識不想,潛意識也會做這個工作。不攻擊別人,就會攻擊自己。

    最好只和會表達憤怒的人做朋友。因為,看似不會表達憤怒的人,其實也在用他的獨特方式來回擊你,而最常見的就是被動攻擊。一些人看似從不憤怒,永遠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卻非常不舒服,脾氣變得很糟糕,這是因為,這些看起來永遠不生氣的人,實際上頻頻以被動攻擊的方式攻擊你。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一間自己:自己是否透過語言、態度、姿勢等傷害過別人,並在這樣做時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和顏悅色?如果你經常這樣做而自己並未意識到,那麼,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現了偏差,看看你與別人的關係有哪些不正常。

 

17慎防親密關係中的洗腦

    並非所有人談戀愛都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很多人其實更在乎永遠正確。他們談戀愛,像是為了和這個人建立這樣一種關係:你永遠錯誤,而我永遠正確。

    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需要。有這種需要的人有強烈的欲望,要在親密關係中論證自己永遠是對的。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們會對戀人或配偶實施病態的控制。

   

無論是集體性的洗腦,還是一對一的洗腦,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1資訊封鎖。即讓對方在一段時間內只接受一種資訊。譬如那個男孩,可以一天24小時對女友說:「妳一定和誰『有一腿』,快告訴我是怎樣發生的!」他根本不讓女友有機會接受其他資訊。

    2關係封鎖。即限制對方的人身自由,要求對方不把問題交代清楚就絕對不能離開。而且,必然會限制對方與其他人交往。

    3適度威脅。要麼直接用暴力,要麼用歇斯底里的咆哮讓對方害怕。

    4樹立權威。他一定會說,自己絕對正確,而且其權威性絕對不容侵犯。

    集體性的洗腦還需要更多一些條件,但一對一的洗腦,滿足以上幾個條件就足夠了。因為實施洗腦一方的人,太有毅力、太堅決了,被洗腦的一方最後會投降,而且,一開始投降的時候,會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想:「算了,算了,這一次暫且就認輸吧,我太累了。」殊不知,這只是噩夢的開始,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洗腦曾接踵而至,而且投降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

 

洗腦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正確

    在我看來,他們是在完成潛意識深處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他們心中早就認定,最親密的人一定會離自己而去,一定會背叛自己。所以,他們看起來很在乎戀人的貞潔,但其實「不貞」的女性會對他們有強烈的吸引力。找到這樣的女性並與她們建立戀愛關係後,他們潛意識深處會有一種抓住獵物的興奮:看,我終於找到一個人,可以證明我是對的了。

    童年受過的苦,長大後我們要再重複一遍。但可惜的是,很多人的重複是一種轉移,即建立一個親密關係,然後把自己心中壓抑了很久的痛苦,轉移到戀人或配偶身上去。所以說,千萬不要以為,每個人建立親密關係都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事實人,很多人建立親密關係只是為了控制並折磨對方。

 

解決之道:打破(關係)封鎖,盡早抵抗

    如此偏執的人,特別不能接受最親密者的挑戰,他可能會用暴力來捍衛日己的「永遠正確」。如果意識到有這種危險,一定要先躲到安全地方,在有安全保證的條件下,再去抵抗,以結束這一場噩夢般的親密關係。

 

18戀愛,是為父母而談嗎

    親密關係是對人最大的心理支持,親密關係的結束也是對人最大的心理傷害。

    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比較健康,那麼一個人就比較容易接受分手的事實,並能較快地重新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但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些問題,那麼他就難以處理分手的事實。

 

    受傷的父母讓我們做一些事情報復另一方父母,並且會向我們灌輸一些對異性的恐懼。儘管我們本能上知道這樣做不對,但為了表示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父母的忠誠,我們會強迫自己認同他()的觀點,並把這種觀點帶到自己的戀愛中。

 

19四年沒性愛,到底錯在誰

    性,是對關係的渴望。扭曲的性,是對扭曲關係的渴望。

    男人濫性,通常是征服欲在作祟,是希望占有很多女性。這種占有就是一種扭曲的關係。

    還有許多人,雖身體機能正常,但卻無法正常地享受性,而要靠自慰、暴露、偷窺、虐待或被虐待等方式達到正常性愛無法達到的高潮。這些人,如果認真審視其親密關係,你會發現,也存在問題。如果不是有明確的生理原因,但在性上卻出現了危機,那基本可以斷定,一定是在建立親密關係上出現了問題。

    學不會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的人,就無法學會享受健康的性愛。

 

「好孩子」們通常埋藏著很深的憤怒

    小時候一直不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心理創傷。正常情況下,經常與媽媽分離的孩子,會對媽媽有憤怒情緒,會用不和媽媽說話、不讓媽媽抱等方式來懲罰媽媽。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做法是正當的,而刻意地強迫孩子理解大人的艱難處境,並且孩子不聽話就懲罰他,那麼,孩子會把憤怒和懲罰媽媽的衝動壓抑下去,並真的戀成一個「好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不恨媽媽,甚至會主動和媽媽親近。

    然而,他的憤怒並沒有消失,懲罰媽媽的衝動也沒有消失,而是被壓抑到內心深處。一旦再有機會,這種憤怒和懲罰衝動就曾重新被喚起。這種機會,最經常地出現在他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即把對母親的憤怒和懲罰衝動,轉移到對女朋友或配偶身上。

 

第三部分-任何選擇都有道理

20找到你人格的對立面

   你恨一個人?這種恨就是你的需要。你討厭一個人?這種討厭就是你的需要。

 

聚焦你的內心

   「看到了A,也就看到了A-」的道理。意識和潛意識是分裂的,意識上渴求A,但潛意識上戀棧A-A的程度看起來有多強,A-的程度也就有多強。

    那麼,該怎麼化解這一衝突呢?關鍵是將注意力的焦點從外部轉移到自己的內部。改變自己的內心,拉近AA-的距離。

    在「自我覺醒之路」的課程中,我出過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作業:用五~十個形容詞描繪「真實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其實,這就是AA-,真實的自己就是A,理想的自己就是A-

    真實的自己是怎麼形成的?或者說,我現在的個性是如何形成的?是在關係中形成,更具體而言,就是童年時在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相處時形成。作為新精神分析流派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當孩子呈現某種特質時,得到了父母的親近,也即在關係中的獎勵,那麼孩子就會執著於這種特質,並將其視為「好我」。

    相反地,當孩子呈現某種特質時遭到了父母的疏遠,也即在關係中的懲罰,那麼孩子就會懼怕或抵觸自己這種特質,並將其視為「壞我」。通常而言,「真實的自己」也即「好我」。「好我」和優點不一樣,「真實的自己」中有很多缺點,我們會覺得自己某些個性已經嚴重影響目前的生活需要了,非常想改變但卻改變不了。

    但這只是從當下的情形來看的,而假如去審視我們的童年的話,會發現,幾乎所有「真實的自己」中的個性,都曾經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獲得過很多好處。也就是說,在我們潛意識深處,其實是將這些個性視為「好的」,認為這些個性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長大後,我們或許一時碰觸不到潛意識深處的感受和想法了,於是忘記了這些個性曾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總能找到你的A-,總會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你會下意識的選擇這樣的人放在你身邊,這是你內心的需要,需要找一個人,把你內心深處被嚴重壓抑的東西投射到他身上,那樣看到了他,也就像是看到了你自己。你要感謝你身邊這個人(往往就是讓你很焦燥的那個人),他滿足了你的內心需要,甚至這個需要比成功更重要。

 

21誰是你的第三者

    這是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的一句話,這句話談到他的哲學觀核心─一個人只有在關係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我們常講「享受孤獨」,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可能一萬個人裡都找不出一個。如果包圍著自己的,只有徹頭徹尾的孤獨感,一個人就會生出想死去的念頭,因為沒有關係的牽繫,那感覺已接近死。所以,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雅各比也說:沒有「你」,「我」是不可能的。

    相信無數人都深有體會,當某一瞬間,覺得世界上了無牽掛時,自己就會產生死亡的念頭甚至衝動。

    馬丁‧布伯和弗里德里希‧雅各比都是宗教哲學家,他們所說的「你」首先是上帝,其次才是人。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必須心中有上帝這個「你」,「我」才會有存在感。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信仰,那麼,我們就會將對關係的全部期待放到與某個人的關係上,這樣一來,這個關係便承擔了不能承受的重量。也許是「上帝」知道,一個關係承受不住一個人的生命重量,於是,每一個新生命,一開始便處於兩個關係之中:/她和媽媽的關係,他/她和爸爸的關係。必須看到的一個事實是,這原來就是一個三角關係。

    儘管無數歌曲、小說和電影中的愛情都是兩個人的,但從物理學和幾何學上講,兩個人組成的關係只是一條綠,脆弱、不平衡。相反地,三角關係才容易是平衡的、穩定的。

    三角關係中的一角不必非得是人,也可以是事業或其他事物。但是,如果只對人感興趣,而對一個事業或愛好缺乏投入感,那麼他們的關係一定是不穩定的,要麼是他,要麼是她,總會有要找一個真正第三者的衝動。

    男人很容易有一個共同的「第三者」─事業或愛好。當他們過於投入地做這些事情時,他們的愛人會吃醋,就像吃別的女人的醋一樣。

    這也是多數家庭的共同特點,男人的「第三者」是事業,女人的「第三者」是孩子,這樣每個人都處於三角關係申,家庭因而變得比較穩定。一些有智慧的女子知道,老公最好要有一個嗜好,要麼嗜好事業,要麼嗜好旅遊、收藏、攝影、音樂或體育等,嗜好便是一個穩固的第三者。所以,我對我這個朋友的太太說,「妳最好接受相機和鏡頭這種情敵,否則妳可能就要面對真正的情敵」。

    不要期望把你的全部注意力放到一個人身上,也不要期望那個人的全部注意力放到你身上,這種狀況一定只是暫時的,它非常不穩固。

   

22我殺死了一個23歲女孩

    很多男人懼怕妻子不忠,為此會有意無意地向妻子施加壓力,讓妻子收斂其風采,但是,假若這個妻子真這樣做了,甚至還做得很成功很徹底,那麼她很容易得到一個惡果─她丈夫對她的興趣日益下降,最終對她再無興趣甚至拋棄她。這種心理,就好像小孩子一樣,一開始收到了一個迷人的禮物,非常愛惜,但禮物越來越破舊,最終被他扔在了一個角落裡。

    所以,不管丈夫是怎樣的心理,一個女子都應保持風采。這樣一來,她的情人或丈夫會有壓力,但這壓力會讓他更用心去珍惜。同時,這個保持著自己風采的女子還可以讓他相信,她對愛情是忠誠的。

 

23解夢:忠實男友屢有新歡

    正常的人,愛過之後提分手,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為這會傷害對方。不管對方讓自己多麼不滿,但畢竟是愛過,所以想到分手都會難過。

    而有部分人,等意識到對方將提分手時,會爭著先提出分手,與其被拋棄,不如先拋棄對方,那樣心裡會好受一些。這些搶著提出分手的人,內心的安全感相對較低,他們很懼怕樣顯得自己是弱者,而對方是強者。

    然而,也有很多人,儘管是自己想分手,但卻不想傷害對方,於是希望對方主動提出分手,這樣造成的傷害就少一些。這些等著對方提出分手的人,內心的安全感相對較高,他們雖然也不想自己被傷害,但相對於傷害別人,他們寧願被傷害。

    必須強調,在很多情形下,等著對方提分手的人,並不比搶著提分手的人更有「良心」,更懂得愛。相反地,等著對方提分手的人,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其實是不想承擔「當壞人」的惡名和責任。

    海靈格說,一場感情,無論其變得多麼糟糕,但做出結束的決定並將其提出來,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因為,主動提出分手的人,顯然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更容易被斥責為「情感劊子手」,被認為是傷害這場感情的肇事者。我們不想這樣做,不想被外人斥責,不想留下口實讓對方指責,也不想承擔由此而帶來的內疚感。

    所以很多情侶就這樣耗著。

 

以下兩種心理,讓人做不了一個「感情的終結者」。

    第一,賭徒心理。即,我投入了扣分,希望對方能回報加分,但對方卻只回報了1分,我太不甘心了。於是,我繼續投入,希望能拿回那沒有得到的9分。但對方一如既往地不肯給予回報,於是自己的損失越來越大,而「不甘心」的心態也越來越強。

    第二,自戀心理。這樣的人有另一種「完美情結」:我很聰明,我永遠不會錯。於是,當他們發現自己選錯異性時,他們非常難過,但主要不是為了這個異性帶給自己的傷害而難過,而是為「我怎麼會看錯他()」而難過。由此,他們拒絕面對這個事實。相反地,要麼是拚命遮掩,對別人說,戀人是多麼好; 要麼是拚命去改造戀人,希望戀人能變得好起來,但這種改造,目的並非是為了戀人好,而是為了滿足自己「沒有選錯人」這種自戀的心態。

    所以說,不肯與「錯誤的戀人」分手的人,並不都是「好人」。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完美情結」和道德制高點,既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也會犧牲對方的幸福。

    對戀人的反感和敵意越來越重,這樣下去的話,就算不分手,對戀人也將是一種折磨。何況,很多有這種心態的人,最終還是選擇了分手,那對戀人的傷害會更大。

    真愛,需要決心、勇氣和真正的責任感。懂得真愛的人,要為對方負責,但同樣需要對自己負責。那些一味在戀愛中扮演「永遠不會錯」的人,其實正是不懂得真愛的人。

    真正的善良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24她們為何偏偏當小三?

    第三者可以分兩種:被動的第三者和主動的第三者。

    陷入感情的漩渦後才知道對方有戀人,這是被動的第三者。知道對方有戀人但仍然投入感情漩渦,這是主動的第三者。對於後者而言,成為第三者,常常是一種渴望,一種癮。

    在這種三角戀中,關鍵不是與戀人相廝守,關鍵是一決高下。並且這種決戰最好永遠進行下去,最好永不結束,一旦對方的戀人離開了,一決高下的條件便不存在了,這時,以前主動當第三者的女子便會主動退出。這樣的故事,並不罕見。

 

    三角戀很容易被口誅筆伐,被視為洪水猛獸般的異端,但實際上,我們最初愛上一個異性時,幾乎必然是處於一個三角關係中的。這個三角關係,便是一個孩子和他的爸爸、媽媽的關係。

    一般情形下,一個孩子第一個愛上的人勢必是自己的媽媽,因為媽媽不僅哺育他,滿足了他的物質需要,也給了他溫暖與安全,而滿足了他的情感需要。但到了3~5歲,孩子們對異性父母的愛達到了一個高峰。佛洛伊德將這一階段稱為俄狄浦斯期。這一階段,兒子渴望媽媽愛自己勝過愛爸爸,而女兒則渴望爸爸愛自己勝過愛媽媽。敏感的父母會很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譬如媽媽可能會感覺到兒子很黏她,並對爸爸有時會刻意疏遠,而爸爸則會發現女兒很黏他,而對媽媽有時刻意疏遠。

    俄狄浦斯期是一個人情感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這一階段得以平穩度過,孩子與爸爸和媽媽的三角關係既充滿愛又沒明顯的失衡,即異性父母既愛孩子又愛自己的配偶,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對愛情就曾有正常的渴望;但假若這一階段沒有平穩度過,那麼這個孩子對愛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現問題。

    俄狄浦斯期的偏差有許多種類型,容易出現的是媽媽愛兒子勝過愛丈夫、爸爸愛女兒勝過愛妻子。在這種家庭長大的男孩以後會有強烈的戀母情結,女孩則容易有強烈的戀父情結。但如果出現了另一種偏差─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關係的失敗者,那麼這個孩子就容易出現第三者情結。換句話說,第三者情結是一種彌補。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有意無意地渴望陷入一個三角關係中,渴望將一個異性從其愛人身邊奪走,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彌補他童年時的失敗。

    然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競爭關係。有第三者情結的人,並不會追求簡單的成功。相反地,他們有著強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們渴望競爭成功,將一個異性從其愛人身邊奪走:另一方面,他們又畏懼這樣的成功,所以一旦看到成功即將降臨時,他們就會逃跑。之所以畏懼,源自俄狄浦斯期的兩種複雜心理:首先,不管同性的父母多麼令自己不滿意,一個孩子天生會渴望獲得同性父母的愛,假若異性父母單純地愛自己勝於愛配偶,這個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負疚感和罪惡感;其次,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父母是無比強大的,孩子渴望獲得異性父母的愛,但他們同時也會畏懼來自同性父母的懲罰。

    我聽到幾個故事都是這樣:當男人結束與妻子的婚姻關係,準備娶另一個主動陷入這個三角戀的女子時,這個女子反而後退了。這不難理解,在童年時,一個小女孩絕不會渴望媽媽離開家,她渴望的其實只是爸爸既愛媽媽也愛她。

 

    主動的第三者看似是愛得死去活來,但真相其實是,她們在主動營造一個施虐與受虐的關係,而這是她們童年失衡的親密關係再現。

    假若一個女孩在和父母的關係中受到了嚴重的忽視。那麼,首先,這個女孩對父親有憤怒,她會想,為什麼人這樣對她。其次,她對母親有醋意,渴望把父親從母親身邊奪走。最後,她自己有深深的自卑感以及負罪感,因為她認為自己的願望非常邪惡。

    這個女孩長大後,如果變成了一個主動的第三者,那麼她會把這三種情感都投射到自己主動營造的三角關係中。第一,她會很愛那個男子,但也會抓住種種機會直接或間接地攻擊他,質問他為什麼對自己不公平。第二,她會對戀人的妻子有複雜的情緒,有時想攻擊她,有時又很幼稚地渴望和她和解。

    第三,她會有強烈的自卑感、負罪感和內疚感。所以,常常渴望受虐,因為不管看似多麼理直氣壯,她都認為自己是在做壞事,這不需要別人的譴責,她會自己譴責自己,自己懲罰自己。

    如自己頻頻陷入三角戀迷局,而且事先均已知道所愛的人已有愛人,那麼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是否有第三者情結。如果是,就要好好去認識這個情結,不要重蹈覆轍。

 

25她們為何非殺人犯不嫁

    童年受過的苦,我們長大後一般至少要再重複一次。童年受苦的時候,弱小的我們無處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類似的苦,其實是埋著這樣一個願望: 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所以,一個暴虐老爸的女孩,容易迷戀上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子。她們這樣做,就是因為想證明一下,她們可以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雖然別人覺得這個男子的暴力傾向已經無可救藥了,但她們卻總是懷著一個單純的夢想─我可以用我的愛來改造他。

    發這種改造當然很難做到,暴力傾向太厲害的男子,一般伴隨著惡性自戀。他們很少反省,很少認錯,生活中有了什麼問題,也總會歸咎到別人身上─哪怕再牽強,然後就對別人大打出手,而妻子和孩子是他們最容易找到的歸罪對象。

    一方面,抵擋不住改造夢想;另一方面,媽媽的經驗告訴她們,改造夢想很難實現。那麼,怎麼辦?找一個有暴力傾向但不能實施暴力的男子,當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所以美國很多殺人犯在進監獄後成了新郎。

 

    嫁給潛在的殺人犯才是真正的瘋狂。被殺害的人,經常是那個一開始想改造暴力丈夫的妻子。

 

    改造夢想源自不甘心。要克服「改造夢想」帶來的感覺誘惑,最好做一次深度心理諮詢。在深度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幫助我們重新認識不幸的童年。那些有過可怕童年的孩子,都無一例外地扭曲過真相,甚至會粉飾得好像自己的童年比誰都幸福。諮詢師會協助認知不幸,並與之道別,改造夢想才會真正被放棄。

 

26要求戀人鼓勵我過分嗎?

    你到底是更在乎幸福,還是更在乎妳的想法?妳要的究竟是幸福,還是一個幻想?

    有太多人對於唾手可得的幸福毫不在乎,而寧願捨棄一切去實現自己一個執著已久的想法。

 

    很多戀愛一開始都是失衡的,一方在扮演另一方的父母。但是,這種關係模式最好不要一直持續下去,否則,這種外在的失衡最終會導致雙方內在的失衡,那時至少有一方會產生到外面去尋找平衡的想法或衝動,這是很多婚外情的重要原因。

    並且,嚴重失衡的關係中,雙方都會有著很大的怨氣。喜歡依賴的一方的怨氣是,「我這麼柔弱,你怎麼還不保護我,你這個壞蛋」;喜歡付出的一方的怨氣則是,「我做了這麼多,你怎麼還不聽我的,你這個壞蛋」。所以,一個和諧的親密關係需要付出和接受的平衡。

 

    第一,優點和缺點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完美的父母不存在。妳戀人的眾多優點滿足了妳的很多需要,但他的這些優點必然伴隨著缺點,妳的一些需要他勢必不能滿足,這一點妳除了接受別無他法。因為不管多完美的戀人都一定有他的缺點。

    第二,需要警惕自己角色的變換。童年時,妳被挑剔。現在,妳可能反過來開始挑剔戀人。並且,無論如何妳都不滿足,而這不滿足是為了有挑剔的機會。

    要想脫離這種困境,辦法或許只有一個:接受。首先是接受童年的欠缺,接受自己父母的真實形象,放下對父母的怨氣。其次是接受戀人的不完美,明白無論多麼好的戀人都不可能完美,而且戀人的優點與缺點總是並存的。最後,感謝那些已經擁有的一切,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經擁有的事物之上。

 

27萬里之外的愛

    大多數愛情的一開始,我們愛的其實都是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的幻影。變得越癡狂,這種投射就就越嚴重。

    於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因為愛的是幻影,是一個孤獨的遊戲,而相處則要和一個真實的人打交道。這是真正的關係,這真的很不容易。

 

28安於孤獨並享受親密

    心理治療師瓦蘇說,我們的心有三層結構,最外面一層是保護層,中間一層是傷痛層,而最深處一層是真我層。保護層太厚,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問題。因為這個厚厚的保護層,我們觸碰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觸碰不到別人的真我。結果就是,我們不僅常常感覺到要命的孤獨感,我們也無法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因為真正的親密,是兩個人真我與真我的相遇。

    保護層之所以太厚,是因為有太多的傷痛。我們懼怕這些傷痛,不敢去面對它們,於是使用了種種自欺欺人的辦法,將這些傷痛包裹起來,並由此形成了保護層。

    在研究所快畢業時,我給自己的人生立下兩個目標:第一個是與孤獨達成默契,第二個是在最值得珍惜的人面前表現出毫不猶豫的真誠。假若第一個目標達到,那麼我將不再懼怕孤獨,反而可以安於孤獨,而假若第二個目標達到,我就可以擁有深度的親密關係,那時所謂的心靈感應都會自然發生。

    我想,這或許也是每個人需要的功課,因為我們都懼怕孤獨,同時親密關係也是絕大多數人最頭疼的事情,似乎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都難以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真要安於孤獨並享受親密,就必須揭開自己的保護層。對此,我們會本能地感到懼怕,因為那時就得面對心中隱藏的傷痛。不過,如果能從一個旁觀的角度看看自己內心的傷痛是什麼,對它先有一個了解,那會幫助我們更有勇氣地去面對它。

    現在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將其修正成,人的兩大動力是親近與疏遠。可以看出,客體關係理論完全是從關係的維度去審視人心的動力的。

    與人親近,尤其是與自己喜歡的人親近,是我們的一大動力。但同時,有時適當地與人疏遠,保持一種孤獨,給自己一個空間,這也是我們的一大動力。

    如果親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創傷;如果疏遠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一樣也會產生創傷。既然心理學稱,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係,那麼也可以說,人類的創傷基本都可以歸為兩類:親近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疏遠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前一種創傷,即被拋棄的創傷;後一種創傷,即被吞沒的創傷。

    客體關係理論還稱,我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模式,其實是童年時的人際關係模式的再現。同樣也可以說,我們成年後容易襲來的創傷,其實是童年時早就被襲擊過的創傷。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們3歲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的概念。這時,一個事物從他眼前拿走,他不會太慌,因為他知道這個事物仍然存在。

    因為這一特點,孩子們對與媽媽的分離極其敏感。如果媽媽不見了,他們會非常恐慌,因為在他們看來,媽媽暫時的不見就意味著徹底消失,而媽媽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所以和媽媽暫時的分離會造成相當的傷痛。

    研究還發現,如果3歲前媽媽與孩子分離達兩個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傷痛就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比較完美的做法是,在孩子3歲前,媽媽與孩子沒有長時間的分離。

    最起碼,在嬰兒3個月大前,媽媽不要離開孩子。因為這3個月是至關重要的3個月,假若這一階段媽媽對孩子很親,將孩子照顧得很好,這個孩子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礎。最好這一階段要延續到6個月時,因為心理學研究發現,像精神分裂症、嚴重的人格障礙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是由於當事人在6個月大之前造成了嚴重創傷,而這是相當難治療的。

    尤其是,假如孩子在很幼小的時候不斷在媽媽和老人或其他撫養者之間來來去去的話,那也會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每一次和撫養者的分離,都是一次被拋棄的創傷。若在嬰幼兒時遭遇與媽媽嚴重分離的創傷,等他們成年後,他們很難與女性和諧相處,同時也很難與其他人相處。

 

    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疏遠會給孩子帶來創傷,而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過於親近也一樣會帶來創傷。這後一種創傷,可以稱之為被吞沒的創傷。

    並且,被吞沒的創傷,常常是與被拋棄的創傷連接在一起的。如果一位媽媽自己小時候有過嚴重被拋棄的創傷,那麼她對親近的渴求就非常強烈,以至於她的伴侶會被嚇跑,會感覺到厭煩,會想辦法與她拉開一段距離。這樣一來,她的親近的渴求就在伴侶身上得不到滿足,轉而在孩子身上去尋求滿足了。

    所謂分離攻擊,即當你覺得關係太過於親近時,你得發出攻擊性的信號,以此與對方暫時有一定程度的分離。然而,假若面對一個人的吞沒時,你完全發不出攻擊性的信號,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有分離攻擊的傾向,那麼這種分離攻擊就可能會變成極具破壞力的攻擊行為。

 

第四部份-將心打開,走向真愛

29男人心裡在想甚麼?!

    我們內心的傷痛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拋棄的傷痛,一類是被吞沒的傷痛。因為有被拋棄的傷痛,一個人就會無比渴望愛情,並在愛情中時時刻刻都渴望親密,這樣的人在愛情中會不明白什麼是個人空間。相反地,因為有被吞沒的創傷,一個人在愛情中反而會特別留意自己是否有空間,他會隨時為自己保留一片天地,有時是獨處,有時是保守一些秘密,有時則是將注意力從愛情中轉移到別處去,甚至是背叛。

    有人同時有兩種傷痛。因為被拋棄,所以懼怕孤獨;因為被吞沒,所以懼怕親密。

 

    內疚,是有嚴重被吞沒創傷的人的共同情感。

    男人主要遭受的是被吞沒的創傷,而女人主要遭受的是被拋棄的創傷。因為怕被吞沒,所以男人要逃離親密;因為怕被拋棄,所以女人要追求親密。逃離親密的男人總有一個安慰他的對象,亞歷山大的是征服世界,卡夫卡的是寫小說。

    追逐夢想和自由(其實是逃離親密),是有婚外情男人的一個普遍聲音。

 

    我自己的發現是,越是重男輕女的地區,男人有婚外情的現象就越是嚴重,而之所以會如此,核心原因是依賴與反依賴的雙重奏。先是因為重男輕女,所以一個媽媽在還是小女孩時就遭受了嚴重的被拋棄創傷。接著,這個女人嫁到了個重男輕女的大家庭,再一次遭受同樣的創傷。在這個家庭中,她是地位最輕的,而且丈夫根本不是情感伴侶,因為丈夫的心先是在父母那裡,接著在孩子那裡,然後在家人和朋友那裡,她是最後一位。沒有伴侶會非常孤獨,所以她必然要把孩子當作伴侶,如果是男孩,那就會更容易。這樣一來,這個男孩會產生被吞沒的創傷。媽媽被拋棄的創傷有多麼深,他被吞沒的創傷就有多深。

    多個和我深聊過的男性都談過他們對同時擁有多個女人的渴望,但最終我發現,這種渴望,其實是為了逃避內疚。有過嚴重被吞沒創傷的男性,他們看起來很想逃離親密。

 

化解吞沒的關鍵─學會拒絕

    作為男性,深入認識你自己的內心,尤其是深入認識你與媽媽的關係,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兒子與媽媽的關係,一定是雙重的,既希望親密並享受親密,又希望獨立並享受獨立。當你發現你與媽媽的關係似乎只有親密而缺乏獨立時,那一定是因為獨立的動力被壓抑了。

    如果一個媽媽太渴望與兒子親密,那麼這個兒子先是享受,接著是感覺到被吞沒,於是想逃離,但這個想逃離的願望,又會產生內疚,覺得對不起媽媽的愛。比內疚更深一層的,是恐懼,是害怕被媽媽懲罰,害怕被媽媽拋棄。認識這些內疚和恐懼是極為關鍵的,因為只有化解掉內疚和恐懼的障礙,一個男人才可以真正做到允許自己追求獨立。

    對於有被吞沒創傷的人而言,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必須學習的功課是,對有被拋棄創傷的人表達拒絕,因為每個人都是要透過自己而證明自己的存在。

 

30女人到底是甚麼?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比佛洛伊德層面的潛意識更深的是集體無意識,每一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集體無意識,而這當中藏著很多原型,每一個典型的人,都可以視為這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映現。由此,我們可以說,李夫人和鉤弋夫人即是我們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女人是想抓住男人而不得,並由此感到痛苦的人。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成年的女性來訪者基本上最初都是因婚姻或戀愛的問題來找我的,而她們當中有近80%的人有著類似的痛苦─她們最在乎的男人不在乎她們。

 

    所謂重男輕女,也就意味著女人的價值不在於她們自身,而在於她們對男人來說是什麼。如果她們在男人的眼裡是重要的,那麼她們就是有價值的;如果她們在男人的眼裡是不重要的,那麼她們就是沒有價值的。

 

31女人,破解你的幸福密碼

為什麼只付出不索取?

   她們總是出身於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了就老是處於為別人(多是家人)服務的角色上。之所以要為別人服務,和L一樣,是她們認定自己不能獨自獲得好處─其實就是父母的愛。

 

32重新發現你的父親

    長大後重新看一看父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在未成年時,我們很容易受別人影響。

    常見的影響有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很容易捲入父母的婚姻戰爭中,甚至是家族的戰爭中,而被這場戰爭迷惑了雙眼;第二點是,我們難免會受整個社會輿論的影響,會追求主流輿論所宣導的父親形象,而不是去尊重父親的真實存在。

    相對於社會主流輿論對父親形象的塑造,更能影響我們是否接受父親真實存在的因素是,家庭對父親形象的扭曲。

    父母任何一方數十年如一日地向孩子數落對方的不是,都會形成一種沉重的壓力。最終,為了順應這種壓力,孩子們選擇了與情緒最激烈的一方站在同一陣線。在多個來訪者中,我都發現這一現象。孩子們並不是真正去平衡強弱,實際上他們和誰站在一起,關鍵是看,誰在訴苦時更執著,誰有更多機會向孩子們訴苦。很自然的,女性在這一方面占據優勢。

 

    我們必須尊重真相,否則就會悖離自己的心,而這種悖離會讓心分裂,讓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劇烈交戰。結果就是,我們的人生也一直處在劇烈的衝突之中。

 

33發現愛的證明

    那愛與被愛的證明總是得不到的。相反地,假若你能明白,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你所遭遇的一切,尤其是你自由選擇的一切,都是非常有道理的,那麼你會在不完美中發現愛與被愛的證明。

 

    看起來,我們要的是婚姻、地久天長、絕對忠貞、我是唯一的等等完美的愛的儀式,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就是,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尤其是,我的存在對於你是有意義的。

 

34為到手的幸福蓋個印記

    陷於痛苦的人,會渴望愛與美好。然而,當愛與美好來臨時,我們會如何呢?很可能,我們會退卻、躲藏,甚至去毀壞這份愛與美好。

    就像習慣了黑暗的人,突然見到光明,他會受不了,需要再次閉上眼睛,然後再步入光明。

 

    我們對愛都是缺乏信心的,或者說,我們在愛面前都會感到自卑。於是,當我們有愛與被愛的感受時,會半信半疑,這時就渴望別人給一個確認。

    但是,假若我們真的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那麼,每一次美好的感受,它本身就是一個愛的證明。

    我們之所以期待別人給愛一個證明,是因為,我們將自己視為虛弱的,而將別人視為強大的。或者說,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都將自己當成了孩子,而將對方當成了父母。

    每一個人本質上都是一個孩子,每一個人的承受能力都很有限,很少有人能承受這麼巧妙的考驗(有人總會製造考驗,讓伴侶證明愛)。所以,從根本上而言,是我們自己要去審視自己的內心,要去學著尊重那正在發生的愛與美好。

 

35放下愛情的神話

    最好的境界,和最低的境界,常常看起來是一樣的。愛情中最好的境界,是合一,而最低的境界,是貌似合一。

    真正的合一,是你徹底了解自己,也徹底了解對方。你先明白,你和他是兩個不同的人,但你們在長時間的相處中馴養了彼此,突然有那樣的剎那出現─你們碰到了彼此的心。

    這樣的時刻一再發生,最後你們兩人的精神交融在一起,兩個人宛如一個人。然而,你們兩人的精神獨立性依然存在。

    貌似合一,是你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對方,你活在幻覺裡,你幻想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這幻想套在對方身上,對方似乎還接受了,於是,你覺得,你們兩個人是合一的。這種合一,其實是只在你的幻想裡,你根本沒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你也沒看到自己的真實存在。

 

   「失區別」是一種心理防禦,防禦的是曾經體驗過嚴重的分離焦慮,即被媽媽拋棄的可怕經驗。用詩意一些的語言來說,如此這般的浪漫愛情,是在尋找一種證明:我在你心中是獨一無二的,如此一來,就證明了我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一般意義的浪漫愛情的迷人之處,或許就在這種感覺裡─你對我的愛,可以證明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很多時候我們試圖藉情愛找到生命的意義,而逃避了生命本來的意義。

 

    真正的敵人是「時間那吞噬人的巨浪」。但是為了某種理由,我現在不會在這些巨浪之前感到如此無助。今天,或許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我感覺我好像決心要我的生活。我接受了我選擇的生活。

 

36將你的心打開

    將心打開後,別人的愛才能流進來,自己對別人的愛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這樣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內心就有了支撐,會安定很多。

 

    我的辯論招數。這個招數,中國知名心理學家曾奇峰稱之為「抄近路」,意思是,當和一個人爭論時,你要能從觀點之爭中跳出來,問他為什麼這麼想,或者直接對他的想法進行分析。

 

    我們誰也沒說服誰,其實,我們也完全沒抱著說服對方的目的,我們的辯論只是為了交流彼此的想法而已。

 

迴避親密是因為懼怕愛

    他們往往會在關係最親密的時候去構建三角關係,因為關係中的親密,一方面極大滿足了他們對愛的渴求,但同時又喚起了他們的恐懼─這不是真的,說不定明天這份愛就會失去。於是,為了逃避想像中失去愛的可怕,他們立即轉到另一個人的懷抱中。

 

    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就是,一個痛苦讓我們難受,我們就用一些方法將這個痛苦包裹起來,好讓自己意識上看不到這個痛苦的存在。然而,這個痛苦並未消失,它只是轉入到潛意識中而已,並會以我們理解不了的方式控制我們的行為。並且,如果將痛苦包裹得太嚴實,一個人的情感和感受就會處於被截流狀態,會引來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

 

    當心中沒有深厚的情感時,一個人就會時時刻刻處於擔心失去另一個人的焦慮中。

    感知到是自己在迴避親密,是極為關鍵的一點。否則,我們總是容易指責對方不愛自己,其實真相絕大多數是,你的心沒有打開,你不敢接受愛。

    更準確的說法是,儘管你曾經一直在渴望愛,但你早已將心門關上了,別人的愛流不進來。

    最糟糕的情形是,你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對愛的渴求了,你只是麻木地活著。

   

    我相信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心打開。

 

 

 

<不要用愛控制我>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我們都有心理傷痕>

<靈魂的黑夜>

<怒氣與攻擊>

<第二性>

<父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