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觀念篇
經營管理學常說:「失敗者只看見問題,成功者卻看見機會。」
第一章釐清需求,找到最適合的房子
釐清自己的喜好和優先順序,便你在抉擇時有一個取捨的目標,也方便尋找替代方案。
確認家對你的意義和價值,別讓蛋黃區、黃金地段等世俗條件干擾了你內心深處對家的期待。老聽別人怎麼說,不如先管自己怎麼想,讓成家的過程和結果,可以少點遺憾、多點滿足。
第二章動心動手前先動腦
買或租? 可以動手先算一下。
「租金房貸比」是用來檢視租金和房貸差異的比例,也就是把月租金除以月房貸,數值越大,顯示租屋的錢,幾乎足以負擔房貸,代表買比租划算;反之值越小,代表租金偏低或房價偏高,因此「租比買」划算。
房貸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並且要為將來利率升息預留空間。
先排出優先順序
購屋條件 |
排序 |
房價 |
|
通勤距離/時間 |
|
距離父母/親友生活圈範圍 |
|
房間數量 |
|
坪數大小 |
|
屋齡新 |
|
學區 |
|
已裝潢與否 |
|
是否具備電梯 |
|
公設比 |
|
周邊特定設施(醫院、公園…) |
|
在房價漲得比薪水還快的年代,要累積購屋的第一桶金,有超過一半的首購族是靠父母長輩金援,近兩成是靠另 一半。
購屋勿求一步到位。
建議首購族,對買房這件事情還是要有點信心,成功買屋術秉持「三不一要」,不求大、不求近、不求新,但要掌握「能增值」的原則,才有機會順利圓夢。
市場上粗算的方式,自住型大眾經濟級裝潢費,一坪3~5萬,如果20坪舊屋小宅,就差不多要60~100萬。因此就算可以順利貸款到八成, 。
可先由自己的年收入,換算可支應的房貸是多少,來估計可買的房價範圍。
對於首購的朋友而言,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方案,還可以在利息上幫你多省一點!(尋找資源)
第三章地段、地段和地段
要擺脫價格的壓力和地段的迷思,首先要體認,家的功能和價值是回歸到個人和家庭的共同需求和能力! 所謂的location可以用更多方式去定義和詮釋。
1交通方便
2購物方便
3就學區域
4就業機會
5親友生活圈。
上班通勤距離不是唯一考量重點。倒是離父母住家距離近才是生活利多,畢竟很多祖父母可以幫忙帶小孩,或是就近回父母親家吃飯,省點餐費,還兼回家給爸媽看,年邁長輩身體有狀況,趕回家探望也比較近,總而言之就是就近互相照顧,跟父母保持一種可以互相依靠又不會吵架的距離。
2014嫌惡設施
排名 |
嫌惡設施 |
1 |
殯儀館、公墓 |
2 |
加油站、瓦斯儲氣槽 |
3 |
高壓電塔、變電箱 |
4 |
垃圾場、焚化爐、資源回收場 |
5 |
機場 |
6 |
神壇、廟宇 |
7 |
高架橋、鐵道 |
8 |
特種行業 |
9 |
夜市 |
10 |
大型醫院、急診室 |
最怕的就是那些看不到的潛在陷阱,或是得花點時間觀察才察覺得到的問題。例如:偽裝在住家裡的「基地台鄰居」;大樓裡的中繼水箱,一天到晚稀哩嘩啦的流水聲;暗藏賭間的左鄰右舍;隔壁抽油煙管設計不良,老是他家炒菜大家香......。購屋前早晚多到周邊走動走動,觀察鄰居狀況,避免遇上惡鄰。
第四章選甚麼住宅類型好?
套房
總價時代,小宅正夯,同時也因應社會結構變化,兩口之家越來越多,小宅也成為這幾年的房市搶手貨,市區內新建案推案也以20坪左右為主流產品。不過現實考量,自住者必須考量個人的生涯規劃,也就是結婚成家的時間表,小套房對兩口之家或許還勉強可以暫時滿足階段性需求,一旦有了小孩,空間絕對不夠,因此就得面臨換屋規劃,如果換屋間隔時間短,還得面臨奢侈稅等短期買賣問題。
銀行對小套房的鑑價與核貸較嚴格,可能五、六成,有些甚至15坪以下不核貸。
注意新房子公設比高,小宅的使用空間會更小。
公寓
其實中古公寓並非真正的「零公設」,一般五樓的公寓房子,包括大、小公設比約5%至12%左右,屬於公設地「樓梯」會登記在主建物面積中,或沒有登記。
但公寓產品就得面臨屋齡高、屋況舊的問題,尤其20年以上的房子,管線老,就會出現漏水、壁癌等問題,何況是30、40年以上的舊公寓,另外像公寓二樓也有較多管線,因此買公寓裝修翻新的費用要列高一點; 另外,公寓沒有電梯,就不適合家有行動不良的長輩,或是還需要用娃娃車的幼童。
過去還有些人特別喜歡公寓最高樓層,因為還有頂樓的空間可以使用,而頂樓的空間坪數雖然不出現在權狀坪數中,但如有加蓋部分,一般會依標準產品行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計價,也有依照加蓋區域的建造成本計算單價者,總價約高出二至三成。
頂樓平台是屬於逃生或全體住戶共用部分,無論新舊違建,法律上都是違建;如果將頂樓空間出租,訴訟上還會被判「返還不當得利」,須將收到的租金吐出與樓下住戶均分。
並沒有所謂「合法違建」。
電梯住宅
電梯住宅有分華廈和大樓,十一層含以上有電梯稱住宅或複合型大樓、十層含以下是電梯華廈。在民國94年7月建築法規新制實施之後,不但八樓以上建物強制設置「雙安全梯」,緊急升降梯梯間也必須設置獨立出入口的排煙室;兩項新規定讓「公設比」提高5%左右,30%以上的高公設產品將成為常態。換句話說,在民國94年之前蓋的房子,公設比相對小,一樣的面積,新套的空間感覺小,有十年以上屋齡的中古屋,實用空間,對於希望把錢花在刀口上的購屋族,一定會覺得比較划算。
高樓景觀好,出入單純,所以價格較高。
透天厝
有些新的透天產品為了擁有更多的使用面積,利用二次施工的方式,提高使用面積,但並未登記合法產權,最常見的包括夾層、後院增建及中庭墊高占用道路的情況,小心這類產品容易引起爭議。
新式透天產品大多採連棟設計,土地採持分,屋主想要整個大翻修需要其他土地持有人同意。左右兩側採光不易,前後日照決定全屋光源,若全屋長度太深,就會影響屋內採光,建議最好不要超過11公尺,最合適的透天深度應在9至10公尺之間。
車位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停車位分為「法定停車位」、「增設停車位」與「獎勵停車位」三種類型。
1法定停車位
依「建築法」及「建築技術規則」,建築物按其總樓地板面積,規定之比例所設置的停車位屬法定停車位。法定停車位登記為公共設施,若登記為「大公」,產權由全體住戶所持有,或登記為「小公」,由擁有車的住戶共同持分。法定停車位沒有獨立權狀,需和主建物一起登記在權狀中,賣房子時也必須連同法定車位一同賣出,無法獨立出售給社區以外的人。
2增設停車位
指在法定停車位之外,建商或建造人自行增加規劃的停車位,此類停車位可以登記為大公、小公,若與法定停車位在構造上及使用上各具獨立性,並取得「防空避難室所在地址」證明,可為主建物單獨移轉,並不限定於該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區所有權人。因為有獨立產權登記,可以單獨賣給非住戶以外的民眾,增設停車位通常是價格最高的,在買賣上也最安全有保障。
3獎勵停車位
建商在法令所要求應設置的停車位以外,另外增建供給公眾停車使用,政府給予額外樓地板面積作為獎勵,需在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平面圖上加註「於x層增設公共停車空間x輛供公眾使用」。不過,民國102年起獎勵停車位取消,獎勵停車位不再增加。
車位名稱 |
停車出入口 |
停車位型態 |
說明 |
坡面平面 |
坡道 |
平面 |
經過坡道進入該停車空間,車位在平面,市場接受度最高,但也最貴 |
坡道機械 |
坡道 |
機械 |
經過坡道進入該停車空間,還需經機械操作停車,大約是坡道平面車位的七折價 |
升降平面 |
升降 |
平面 |
升降機械操作進出停車空間,車位在平面 |
升降機械 |
升降 |
機械 |
由升降機械操作進出停車空間,車位也在機械空間上,維修成本最高 |
夾在兩根柱子中間的車位,因為進入困難,因此價格較低。
如購買機械車位,必須注意機械載重限制,以及緊急安仝設定,避免故障時引起的人車危險。
*小提醒
購買停車位,需在權狀上載明交易標的細節,以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1車位面積
2.停車位性質(法定、自行增設或獎勵增設)
3位置(地上、地面或地下第○○層)
4.型式(平面或機械)
5.規格(長、寬、高)
6.編號等詳加記載
若權狀上面沒有標示任何能證明停車位產品及使用權文字時,消費者則依據「分管協議」或「管理規章」來保障自有停車位的使用權,不過這類停車位的使用權將來要外售或外租時,則必須經過管委會的同意。
Part2練功篇
第五章預售屋
- 付款流程
預售屋的付款流程,主要分為:「訂金」、「簽約」、「開工」、「工程期」、「交屋」等階段。
前三項:「訂金,加「簽約金」加「開工金」,為時程比較接近,一般代銷直接稱之為「定、簽、開」。在選好屋但還沒簽約前,需先支付訂金,訂金又可分為「小定」、「大定」,付了「小定」便先取得了購屋預約單,也就是市場上占稱的「紅單」,意味著你選定的房子已經暫時被保留了,在時間內補足「大定」後,就正式完成「訂金」流程。
付完訂金就準備簽約,再來就等開工。一般「定、簽、開」所付的費用,合計約占總價的10%至15%,如總價為600萬元,在開工前,購屋者只需要準備90萬,比起同價格的中古屋,得準備將近200萬的自備款,相對門檻低一點。
在景氣低迷時,有建商打出「1O%低自備」、「工程期零付款」的訴求,就是把工程期的款項併入銀行貸,降低購屋門檻,吸引買氣。不過要注意的是,現在銀行放貸保守,貸款約為總價的70%,因此其中的20%可能會由建商所釋出的「公司貸」,也就是建商貸款給屋主,或由屋主向銀行用個人信貸補足20%的部分。由於信用貸款和房貸的利息不同,兩筆貸款的繳款方式時間他可能不同,因此建議還是要先精算是否划算。
大部分預售屋工期大約是兩年左右,雖然第一階段定、簽、開只需要準備15%左右的頭期款,但還是得拿握自己的財務狀況和繳款時程是否能配合,否則一旦工程款無法順利繳交,恐怕就會面臨違約賠償問題。
- 樓層
面馬路大樓的一樓,因為有店面效益,所以價格和樓上住家會差距比較大,通常是整棟最貴的,次貴的是頂樓。
有的建商會每兩樓算價差,比如二、三樓一個價格,四、五樓一個價格,有的是每三個樓層訂一個價差,「二、三、四」,「五、六、七」一組價格。以這樣定價的話,選擇該組的高樓層會相對划算。
還有一個價差最明顯的就是住宅大樓的頂樓戶,因為私密性高,因此通常都是該棟的最高價格。
另外,上下樓層如果有明顯視野差別,價差也會拉大。
*小提醒
其實樓層的價格,除了看樓高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對數字的喜好或顧忌,傳統對四樓比較排斥,因此議價空間比較大。有的新案建商曾在四樓打造,精美裝潢的實品屋,當作廣告戶,增加購買誘因,降低購屋者對四樓的排斥感。
另外,舊公寓二樓以上的住戶共用管線,而2樓又多半是水管糞管的轉彎處,因此如有堵塞,2樓首當其衝,加上樓層低,擔心小偷入侵,且如果臨路的話,噪音大,購屋前得先明確掌握屋況。
依照消防法規定,樓高超過50公尺以上的住宅大樓,需在45公尺左右的高度設有中繼水箱,常見在十至十五樓之間,該樓層上下的隔音較差,也會有漏水疑慮,因此若要購買該層或上下樓層,可以爭取較多議價空間。
- 裝潢屋、毛胚屋、樣品屋、實品屋
裝潢屋:帶裝潢的。
原則上這些裝潢或贈品都是建商大量採購,因此多統一規格,以量制價,會比自行選購便宜一點,不過有些建商會在合約上提供的款式後加註「或以同等級品或型號取代」,一旦有「或」這個字就提供了模糊空間,簽約時要先溝通清楚;如果你對裝潢用材有特定偏好,可另外簽署「室內工程變更確認單」,也就是業者俗稱的「客變」,委請建商的工班另行依照需求施工,亥你想要自己規劃,可以要求「毛胚交屋」另找設計師裝潢。
毛胚屋: 指已通過建造申請,建築物僅完成灌漿工程,室內磁磚、天花板或隔間都尚未施作,牆面都還是尚未修整過的水泥牆,馬桶等衛浴設備也都沒有,因此銷售單價會再便宜一點。
過去曾發生買毛胚屋的屋主,因為施工不良,所以樓上裝潢、樓下漏水,還沒搬進去住就造成鄰居之間的糾紛,所以要注意的是,如果買毛胚犀,在交屋時應該會同設計師一起進場,了解所有管線完成的狀態,衛浴是否有做好防水工程,以便後續工程的銜接。
不過想買毛胚屋必須配合建商的時程表提早告知,尤其設計師的設計圖必須提交給建商工務部門來審查,確認是否有結構安全性的影響,或者電路數量是否需要曾減。舉例來說,有建商會要求,想買十五樓的毛胚屋,必須要在該棟的七樓蓋好前提出。每家建商規定的時間不同,應該簽約簽事先了解。
實品屋: 有別於樣品屋的模擬概念,實品屋是在實際建案的低樓層,直接裝潢好一個實際物件以便帶看,同時也放進所有家具和家飾品,打造一個完整的居家氛圍,多半會朝富麗堂皇,精緻路線設計,因為從內到外整體風格一致,且基本家電也都一應俱全,深具吸引力,因此也有人會直接購買實品屋。
買實品屋的好處是現場的屋況誤差小,而且該物件的裝潢費用都已經含在房價中了,因此可以此總金額向銀行貸款,購屋者無須另外規劃裝潢費用,或擔心核貸不足的問題;缺點是裝潢用材都是現成的不好更動,也難確認品質,且該戶經常有客戶出入帶看,裝潢多少會有折損。而建商考量這一點,對實品屋也會以優惠價格來出售。
代銷話術
重大建設是房價的保證,尤其是完工前的一年漲幅最明顯,雖說越早買賺越多,但是風險也更大,所以當你打算買在重劃區,請先評估政策成熟程度,以它的現在價作為購買基準。
接待中心不一定就在基地的正旁邊,你要判斷周邊行情的時候,大路和小巷的差異就得列入考量,別被迷糊仗呼嚨過去了。
距離都得親自走一趟,尤其別只挑夜闌人靜的離峰時間,你常上下班的動線都要試試看這些路線的車流狀況。另外,廣告提到的鄰近學校不見得就是學區所在,因此在意特定學區的家長,還是得上教育部網站確認一下該地址所屬的學區,避免想買學區宅卻進不去這道窄門的窘境。
樣品屋故意多幾坪,或是家具展示品縮小一點,讓空間看起來變大。
有些樣品屋從玄關至室內、甚至主臥室內的衛浴設備,都不做房門,或者採用玻璃門,目的在增加空間的開闊性,房子的實用空間看起來也比較大一點。
因此案場的樣品屋不靠譜,實品屋至少還看過、摸過,直接買下來,裝潢都省了。真的這麼萬無一失嗎? 有時住進去後才發現,一些家用設計看起來樣樣都有,但卻不符合實際使用。例如,雖有現成衣櫃,真正放了衣服卻關不起來,廚房碗櫃看起來時尚漂亮,但容納量有限,大一點的鍋子都無法收納,轉角無法置物,浪費了空間,跟裝飾品沒甚麼兩樣。當然,裝潢材料品質也是難以掌握把關的部分。
不過,樣品屋也不是不能買,尤其當建商以較低價格售出,就真的還蠻吸引人,只是要特別注意實際坪數,而重複確認各項裝潢的空間費用,免得搬進去移才發現糖衣下的藥有多苦。
穿隱形斗篷的雨遮
因為每塊地依法有一定的容積率,可以蓋一定的樓地板面積,這也決定了未來銷售的價格和利潤。而建築法規允許建商可以不用將陽台、屋簷、雨遮、屋突及機電設備等項目計入容積範圍,不過又允許這些項目可以列為附屬建物或公設,也就是說,不會增加使用空間的雨遮,可以納入「權狀」面積,這麼一來,它既不」會占掉建商可以使用的「容積量」,又可以納入權狀,拿來賣錢,所以對建商來說多蓋多賺。常見到有的建案訴求三面採光,就有三面雨遮,坪數加起來可能超過3坪,這在單價高的都會地區,窗戶多的房子,可能光是雨遮就花掉你一、兩百萬。
另外一個關於雨遮的小秘密,就是它可用來增加附屬建物的坪數,稀釋公設比,因為權狀上的坪數包括主建物十附屬建物十公設,公設比越高,一般人購買意願就越低,因此附屬建物的虛坪越多,「看起來」公設比就可以低一點。
此內政部規定雨遮得計坪,但不得計價,建商、代銷也會告訴你,雨遮是送給你的!不過還是要小心大十部分建商已將雨遮的價格轉嫁到「每坪單價」上,每坪,單價已經「變相」提高。
就算預售市場賣雨遮不計價,但是二手成屋買賣,多半看的是總價,雨遮也早在權狀內,包在一起算。不過,也不是說有雨遮的房子不能買,或一定都是騙人的,只是要會精打細算,可以從「建築測量成果圖」看出主建物,包括陽台、雨遮等附屬建物等詳細坪數大、小,如果雨遮坪數過多,就一定要進一步拆算價格,再來砍價,最後的買價才比較實在。
偷天換日之二次施工
二次施工最常見的就是夾層、陽台外推、後院增建、頂樓加蓋,還有在透天別墅社區的車道上加蓋空中花園等。為了避免日後的購屋糾紛,建商在和消費者簽訂合約時,通常會附加一份變更(加建、外推)同意書,以便萬一將來舉發違建時,責任由消費者自行負責。
常見的二次施工出現在頂樓加蓋、陽台外推等地方,由於這些空間原本並不屬於容積面積範圍內,但是又可以供屋主使用,常會有使用空間增加的好處,因此購屋者常會忽略這些違法的問題,一旦被檢舉報拆除罰鍰,還得自行付錢拆除,因此為了避免在不知情的況買到二次施工的物件,購屋前還是要看清銷售單位提供的平面配置圖。
社區住宅的蓄水池,在不妨礙消防專用蓄水之使用,並能符合消防安全設備設置規定,經常保持,其有效水量之原則下,是可以申請兼作游泳池使用。不過得先進行使用執照變更,如果使用執照上沒有游泳池的規劃,泳池就是違章建築了,如果違法使用,會面臨建管處處罰。且管委會若同意住戶使用,一旦泳池使用有任何意外發生,管委會恐怕會有刑事或民事責任問題。因此在蓄水池還是蓄水池之前,還是別違法使用。
- 預售屋的交屋注意事項
為了交屋驗收時有憑有據,因此在銷售時的所有資料都得保存下來,除了買賣合約書,包括廣告單、銷售時額外承諾的贈品,都必須加註在合約中,載明數量、規格、品牌和等級,若該承諾品牌斷貨,改使用甚麼品牌?寫得越清楚仔細越好;甚至和銷售人員的對話,都可以錄音存檔,以便交屋有爭議時作為溝通的證據。
交屋時要逐項點交,查看施工成果與建材設施是否與當時契約所條列的規格相符,不過建商有沒有偷工減料,一般購屋者不容易判斷,現在坊間也有專業人士和單位提供點交服務,不管是自己驗收或專業人士協助,都要申請「建物測量成果圖」,比照實際坪數和格局是否相同。
1查使用執照: 凡拿到使用執照的建案才算成屋,因此消費者就算看到建物都已經完工的成屋,仍須依據用執照驗收要過戶的面積。房屋面積有誤差,就要互相找補。
2對照建物測量成果圖:可向地政機關申請調開「建物測量成果圖」確認是否按原設計施工,就是該戶房屋的測量平面圖,購屋者可按圖索驥,查房屋的方位、大小尺寸、房間配置等。
3核對產權登記及房屋面積:調閱土地謄本及建物謄本,核對產權登記及房屋面積。
4檢查建材設施:確認建材施工是否與契約相符,包括功能性的設施,如門窗、門鎖、排水系統、衛浴設備、插座等;及戶外設施,如樓梯、消防設備、停車設備等,須開啟使用,若有贈送家電,也要一一比對品牌、規格、品質、數量、等級。
5.未合格清單列表: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任何瑕疵或和契約有出入的地方,一定要白紙黑字寫下來告知建設公司人員,要求限期替換或修復,等一切都處理無誤,再進行交屋結算的相關事宜。預售屋成屋與原先DM內容、合約所載不同或有瑕疵,消費者都有權要求業者「依約履行」或「進行修復」,若無法改善,雙方也可協商以「減少價金」的方式替代。在瑕疵尚未修復前,也請不要搬入,並應盡量避免填寫建商所提供的任何書面「遷入證明」,以免讓業者以此作為「交屋」藉口,推卸修復責任。
6.檢查水壓:高樓層,景觀好,價位也不俗。但是因為家用水多是靠抽水馬達抽取發送到各戶,樓層越高、越容易遇到水壓不足的問題。因此驗收時別忘了把廚房、浴室的水龍頭開到最大,看看水流量,確認水壓是否足夠。
- 小心一案建商
建議選擇成立三年以上,資本額2,500萬以上,當然資本額越大,倒閉的機率越小。
其次,在司法院網站,「查詢服務」中「判決書查詢」的功能,輸入建商公司名,了解過去是否有買賣糾紛。此外,就是在網路上的討論區搜尋,多爬爬文,看看是否有網友負面經驗,作為購買前的參考資料。
交屋驗收小工具
工具 |
用途 |
買賣契約 |
核對建商/屋主承諾的設備建材和家電數量款式是否相同 |
平面圖 |
確認屋內工程狀況合法性 |
水桶 |
取水確認各排水孔水流速度,是否有堵塞問題 |
螺絲起子 |
簡單拆驗電器或設備 |
捲尺 |
丈量尺寸 |
手電筒 |
檢查裝潢暗處使用 |
水平尺 |
確認施作工程平整,例如門框、水泥 |
紅藥水 |
確認馬桶是否漏水 |
高爾夫球 |
確認地板地磚是否傾斜 |
衛生紙 |
試沖馬桶沖水力道 |
硬幣 |
敲牆壁聽聲音確認是否有空心,地磚是否鋪平 |
四色筆 |
紀錄瑕疵或問題處 |
有色膠帶 |
標記有瑕疵處,並可用不同顏色代表需清潔、需更換、須修繕等不同處理方式 |
手機相機 |
拍攝需改善的地方,以便修繕完後對照確認 |
小夜燈 |
確認插座通電 |
小凳子 |
爬高用 |
計算機 |
計算坪數或找補款項 |
噴霧香水 |
測試抽油煙機、廁所抽風機的抽風效果 |
抹布 |
確認是否為可清除髒汙、或是需要特殊藥劑的汙點 |
第六章特殊住宅類型
購買捷運共構宅的注意事項
.大樓公設的管理和維護規則。
.是否和捷運共用出入口。
.隔音效果是否足夠。
.制震功能是否良好。
.是否採用瓦斯或電熱設備。
.是否有停車位需求。
.政府配房的租售規劃。
購買工業宅可能遇到的問題
1不能申貸優惠房貸
內政部所訂頒的作業規定,申貸優惠房貸的房屋主要用途必須有「住宅」或「住」字樣,所以建物所有權狀或建物登記簿謄本,如登記為「店鋪」、「工廠」、「辦公室」等,則不得辦理這類專案貸款。
2.銀行貸款成數低
3.住家位於工業區內
4.轉手不易
銀拍屋
1產權屬於銀行,無點交問題
2.可入屋內看屋況
3.投標當日保證金較低
4,貸款相對容易
第七章小心這些瑕疵屋
淹水屋:注意牆壁有沒有水痕、一樓門口是否刻意比地面高、家中是否有沙包擋水板。可洽詢各縣市水利局詢問淹水地段。
海砂屋: 所謂的海砂屋其實是「高氯離子含量的混凝土建築物」。短期會使牆面滲出白色的痕跡,也就是俗稱的「壁癌」;長期會造成鋼筋鏽蝕、體積膨脹,使混凝土結構體產生裂縫,容易讓鋼筋脫落,影響建築物安全,降低結構強度及抗震能力,更進一步會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海砂屋的明顯徵兆,就是混凝土大面積的掉落,因此購屋者在看屋時可以注意天花板、牆面,如果產生裂縫,而這種裂縫若跟鋼筋的走向相同時,有可能是鋼筋在牆壁裡頭鏽蝕而形成的裂縫,這時可以初步動手剝剝看,是否混凝土有大塊鬆脫的情況。
而部分屋主可能以裝潢來掩飾,這時則可以先觀察大樓的公共設施,或是地下室停車場混凝土塊的附著情形;海砂屋的徵兆,要數年以上才會明顯浮現,因此也可打聽建商以往興建的社區是否出現海砂屋。或查詢建管局網站所列的列管清單,看看是否榜上有名。
購屋者觀察到有疑慮的徵兆,可要求屋主提供海砂屋的檢測報告,或是自行委託專業檢測單位,如建築師公會、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來做檢測,判別是否為海砂屋。
為了避免買到海砂屋,在買賣雙方達成購買共識時,可以請賣方先做檢測,或者要求屋主提出非海砂屋的證明,並於買賣契約上明訂「屋內任一處採樣,氯離子檢測值不得超過國家標準」的解約條款。若購屋過戶後才檢驗發現確實為海砂屋,買家可以訴求原價買回,或 是減少價金。
輻射屋: 依照政府的追蹤和目前檢測出來的清單,輻射污染之高危險群主要在民國71年至73年之間興建,使用執照核發日期在民國71年11月至75年1月之間。若同一棟樓房已發現有輻射污染情況者,就要提高警覺,有疑慮的買家可以先上原能會的網站,或要求屋主做施作檢測。
事故屋(凶宅): 多問問社區管理員或是遠一點的里長。建議買屋時的現況說明書中可附加「買到凶屋或海砂屋時,得解約退款」,保障自身權益。
如果屋主刻意隱瞞,簽立買賣合約後發現與事實不符,買方可以向賣方要求酌減價金或解除買賣契約。
第八章實價登錄的迷思
盲點:
1實價登錄的資料更新較慢,至少有兩個月的差距,是落後指標,而且樣本過少時,數字的代表性也不夠,所以在實際市場價格的比較,還得考量整體市場狀況,修正行情才比較貼近事實。
2現行的實價登錄會去除過高的交易資料,避免失真的問題,不過,既然真的有這筆交易卻不公布,不是!就失去實價的真實意義了?而且對於特殊性的物件,也缺乏參考的依據。
3.實價登錄顯示的資料,過去以50號為區間,現在以30號為區間,所以只能呈現該區段大致的行情,無法反映出不同大樓、不同物件內部條件差異,例如室內裝潢,是否附贈家具,是否有漏水問題,所以實際交易價格還是或多或少會因內裝條件而有調整空間。
4.有時候交易資料中顯示的資料不完全,最常見的就是沒有明確登記車位,或是很難辨別陽台、露台等空間,這會影響我們計算單坪價格,也就是說,如果其中有車位,卻沒有登記,拆算出來的單價可能就會偏低,也就失去參考價值了
需看交易明細,細拆單價。
帶車位房屋單價怎麼算?
在實價登錄資料上,部分含車位的房地交易,並未載明車位面積和價格,因此有時候參考資料有限。一般常見的平面車位合車道的公設,約占10至12坪,機械車位含公設約占5至7坪,如果你要買的房子的坡道平面車位價格登記只有5坪,就要注意,建商有可能把車道面積登記在公設裡賣給了所有住戶,換句話說,沒有買車位的人可能多花錢買了車道。車位價格除了可以參考房仲提供的資訊,也可在實價登錄中查得到,一般來說,機械車位是平面車位的七折。
針對有具體列出車位面積的交易,單價的計算: 公式為
單價=(總價一車位價格)/(總坪數一車位坪數)
掌握車位坪數和價格才能精確算出房屋價格,並拆算其價格是否合理。
5.房子不是規格化商品,就算在同一路段,也會因屋齡新舊、產品類型(公寓、華廈、住宅大樓)、樓層高低、座向、戶數多寡、建案規格等等因素而有價格差異,因此要比對同類型產品、同屋齡和樓層,算出來的價格才會有代表性,畢竟有些地段,公寓一樓有店面效益,五樓有頂加空間,價格跟三、四樓不能相提並論。還有媒體常提到某某豪宅行情不再,創新低價,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這筆交易在四樓,和上一次揭露頂樓保留戶價格當然相去甚遠,所以若只看同一社區的交易卻忽視高低樓層的價差,也無法精準掌握行情。
6.購屋者在自行搜尋實價登錄資料時,還要注意,有一些過低的交易,備註欄位如記載是親友間交易,這一類包含親人家的買賣過戶,或兄弟分家產後,其中購買所有持分,所以可能比市場行情低,也不其參考價值。
7.當買家懂得運用實價登錄作為砍價情資,賣家也懂得參考實價登錄作為成交價參考,尤其對不缺錢的賣家而言,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房子賣得比別人低,除非他急著脫手,或是房子有甚麼特殊問題。因此實價登錄成了最低參考值,反而一路墊高了行情,間接成為炒作的工具。不過房市進行盤整的時代來臨,現在買家追價的情況不再,實價登錄便成為最高參考價值,成了下殺的標準。
8.當市場依賴實價登錄資料作為市場行情標準時,有些投資客或建商老闆,開始懂得運用這個透明機制一來操作市場。例如左手賣右手,產生定錨價。
Part3實戰篇
第九章你一定要有的購屋小幫手
善用實價登錄查行情:對有興趣的標的,或參考價格一定要細看交易明細。
其他房地產專業網站和APP:看到只是開價,還有砍價空間,有足夠市場情資,是學會砍價的第一步。
地產相關稅費估算APP:可計算面積換算、貸款利息、各項稅費
各縣市地政局APP;查公告現值和公告市價。估算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稅,追蹤登記或測量的案件。
建物使照E指通:營建署的APP,查詢建築物的使照存根,看房屋合法性(用途、構造、面積等)
災情報報APP:可看淹水、地震災情區域,最近的緊急避難所。
第十章讓房仲成為你的好朋友
房仲最重要的就是信賴感。
和房仲業務的三類接觸
第一類接觸:挑選物件,首次帶看
一個好的房仲業務,在帶看過程中,就應該準備物件的相關完整資料,通常會依照買方的需求程度提供進一步資料,也就是說,賞屋時業務都會提供該物件的現況說明書,還有實價登錄上類似物件的行情,或是同社區同類型待售物件的開價比較參考,以及媒體刊載的市場資訊;如果這個物件符合需求,買家看得頗有興趣,可以進一步要求了解產權狀況,包括房屋所有權狀,土地建物謄本、建物謄本地籍圖等資料核實,同時也藉此確認房伸確實受委託銷售。
好的業務員,其實在幫客戶尋找合適物件或帶看前,也都會跟客戶多聊天,了解明確需求和特別喜好、至少可以確定,甚麼條件一定會被打槍。
第二類接觸:複看
複看代表是有較高的購買意願,這時房仲通常也會進一步針對客戶需求提供詳盡的參考資料,或提供購屋流程諮詢服務,包括後續可能面臨的流程,該屋可能貸款的成數和估價,幾家配合銀行提供的貸款利率方案,還有購屋相關稅法的試算分析等,為客戶量身訂做的服務。
第三類接觸:斡旋出價
有些房仲可能會明示暗示,請你拿出斡旋金出價,屋主比較能感受誠意,才會真正探出屋主真正的底價,不過拿不拿斡旋金出來議價是買家的權益,好的房伸還是需要告知你「要約書」有同等效力可以作為出價選擇。
房仲業務需準備給買方的資料
賞屋購屋階段 |
房仲提供文件資料 |
賞屋 |
主動提供: 該物價現況說明書、物件周邊行情、市場分析 備用資料: 產權資料確認:房屋所有權狀、土地建物謄本、建物謄本、地籍圖、平面圖等資料參考 |
複看 |
針對買方需求提供 銀行貸款估價、貸款試算建議、相關稅法提醒、購屋流程說明和提醒、加強說明屋況歷史和周邊商圈分析 |
斡旋出價 |
產權資料再度確認:房屋所有權狀、土地建物謄本、建物謄本、地籍圖、平面圖等資料核實 提供斡旋金和要約書兩種出價工具選擇 |
服務費: 一般來說,6%服務費中,對賣方收取4%、買方2%,如有特殊狀況,依照事先約定。。
買屋不一定要找房仲,自己必須注意以下部分:
1產權調查:自己學會產權調查,或是透過專業人協助。
2.調查屋況:為了避免屋主含糊交代,或是隱匿事實,針對屋況還是要嚴格檢查。
3.專業代書:透過信任的代書處理交易流程,避免因便宜行事造成的風險。
4.履約保證:雖說鄰居常見面,但你不一定清楚他的財務狀況,何況這麼大一筆錢,難保交易過程不會出甚麼差池,因此透過履約保證還是最安全。
可以委託專業的房仲,但也要自己做最後把關。
第十一章賞屋技巧
看屋要「望聞問切」
望:所謂「眼見為憑」,看屋況是絕對必要的,看裝潢、看座向、看光線、看環境。不只近看也要瞭望! 注意室外是否有電信電塔電纜的相關設備,該棟大樓或附近頂樓是否育電信基地台,過去也發生過住戶中有人租卻沒人住的情況,最後才發現鄰居就是基地台,因此對於周邊鄰居的出入狀況也要多加觀察和了解。
另外,青山綠地也是許多人追求的景觀之一,不過欣賞美景也要看仔細,是否有未遷公墓或私墓在附近。
聞:山區或山邊的房子,室內潮濕味是聞得出來的,尤其聞聞牆壁、排水孔和廁所衛浴,通風是否良好,確認水管沒有老舊堵塞的問題;另外,如果周邊有餐飲業經營,排油煙管的設計不佳,可能也會飄來味道,因此用聞的也可以發現眼睛看不出來的潛在問題。
另外房子是舊的,但是油漆味道很重,顯然牆面是重新粉刷,不免讓人懷疑,都要出售了,為何還多花粉刷的錢,是不是為了掩飾漏水的痕跡?
問:問房伸、問屋主、問鄰居、問管理員、問里長,多問總沒錯。
以下是買房必閥的題目。
1屋主為甚麼要賣?
你可以判斷前屋主是不是自用,因為自用者對屋況裝潢的愛護程度比較好。那麼如果是出租的,可能要進一步注意,是不是有未繳清的水電,和屋況保持的狀況。
2.屋主住多久?
2015年底以前,奢侈稅對不動產的限制尚未落日,授資客的持有時間多以2年為標準,所以如果2年左右的房屋買賣,就有可能是投資客持有。但這有甚麼差別呢?如果是裝潢屋,他所用的裝潢可能是用來掩蓋屋況瑕疵,而且材料、品質不會太好,因此不要被亮麗的裝潢所迷惑,更應該要深入裝潢背後,了解實際屋況再出價。
另外因為從2012年9月開始有實價揭露不動產行情,換句話說,如果前屋主是這個時間點後才買進的房子,你就可以找到他當時購屋的價格,估算他可能可以接受的成交價格。
3.這房子有沒有殘生過「非自然身故」
不動產說明書須載明該物件的重大情事,但有些屋主會尋求模糊空間,例如在持有期間專有部分沒有發生過非自然死亡的事情,因此過去持有期間有發生的就不在必須說明的情事中。若多問了這一句,而屋主知情但不告知,就有詐欺之嫌。在未來對簿公堂時多問了這句話,可能就會決定訴訟勝負關鍵。
4,房屋有沒有瑕疵?
房屋的重大瑕疵除了凶宅,包括海砂屋、漏水或龜裂等等,若隱匿不告知,根據民法規定,賣方有5年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而買方如果發現房屋有瑕疵,立即通知原屋主後,並在六個月之內,提出訴訟求償主張,如果是重大瑕疵,可主張解除契約,若非重大瑕疵,則可減少價金或由原屋主修復、補貼。
但如果購屋時,已經了解房子有瑕疵,並因此減少價金,也在契約中註明了「拋棄瑕疵擔保」,因此針對相關問題發生時,使不得向前屋主要求修繕或賠償了。
5,上一次漏水修理是何時?
住了20年以上的房子,多少都漸漸會發生漏水的琉象,這也是買賣房屋最常見的糾紛,漏水並非房子的重病絕症,只是後續的處理工作有沒有做好?掌握房子漏水修繕的歷史,至少可以確認管線的使用狀況。
6.交屋後甚麼是可以留下來的家具或裝潢?
買賣契約書常見的是依照現況交屋,不過常發生搬進去的時候,跟當初看屋時的狀況不盡相同,為了避冤雙方對於現況的認知不同,對於買家期待屋主留下的家具,務必詳列清楚,例如: xx牌一對二冷氣,型號○○○,一台系統廚房櫥櫃一組,包含流理台,越詳細越好。
切: 運用在賞屋,則是手動觸摸,摸材質、摸濕氣、摸作工,動手摸摸看確認牆壁是否剝落,常見陽台外推的加蓋,和原結構銜接處常是漏水或龜裂的地方,因此這些地方也是需要多加診斷!眼到、手到、口到,才能面面俱到。
出價前,早晚晴雨多看幾遍
晴天看光線。
雨天看漏水。甚至颱風天後來看屋況,包括陽台排水功能,對外的牆壁內面有沒有滲漏水問題。如果有天花板裝潢的,則得想辦法從維修孔或是內嵌燈找洞往上看,尤其過度包覆的裝潢或是新的油漆,常常是用來掩飾這類的缺陷,購屋者」得提高警覺。
白天看環境。除了室內屋況要關心,周邊鄰居甚至附近環境也是重點,首先得先觀察鄰居,包括住宅大樓管委會的功能是否健全,看屋時可以觀察社區大樓布告欄,對於收取管理費的標準還有住戶繳交狀況,另外鄰居是否有占用樓梯間置放個人物品等行為,多觀察共有區域的狀況,了解是否有惡鄰居,和大樓管理委員會對於住戶的約束力,確保未來居住秩序。
晚上聽噪音。住家環境附近每周有兩天是夜市,遇到攤販垃圾,排隊人龍,外加喧嘩噪音,讓心情不怎麼美麗。或者一樓店面租給便利商店,白天車水馬龍噪音多,聽起來不覺得吵,但晚上夜深人靜,只要有人進出,或是晚上送貨車到,進出總是叮咚叮咚的,就得加強氣密窗等隔音裝置來杜絕外界噪音。
資深仲介提醒檢查屋況的注意項目
風 |
1打開窗戶看通風,周邊是否有異味?是否潮濕? 2相信風水的人可以初步看一下是否有風水禁忌? |
火 |
1瓦斯管線老舊與否? 2大樓消防安檢和動線,消防設備是否年年檢查,消費器材是否定期更新檢修? |
水 |
1水管管路老舊與否? 2是否有漏水? 3觀察牆面是否有壁癌? 4排水孔是否排水順暢? 5水流顏色? 6大樓水塔水箱位置? |
電 |
1電路管線。 2插座位置/數量。 3周邊是否有變電箱等設施? 4周邊是否有手機訊號基地台? 5大樓是否有無線網路? |
光 |
1光源方向。光源越多,條件越好,不過大樓林立的都市這樣的條件恐怕不多,基本上若有兩面以上的採光最好。 2.光線是否充足。雖有窗戶,但大樓之間的棟距過近,恐怕也會造成光源不足的問題。 3.以座向來看通常坐北朝南最舒適,而朝西的房子易有西曬,向北的房子冬天風大較冷。 |
天 |
1天花板是否有水痕或顏色不均勻處? 2如果有裝潢,可以透過維修孔或是拆卸崁燈,用手機進去拍照錄影,確定內部管線問題。 3.天花板高度:都市內的小宅,有時候會有挑高夾層,看起來有多的使用空間,但是如果進去連站都站不宜,大概充其量也只能當儲藏空間了。 4一般天花板大概3公尺左右,如果看的是未裝潢毛胚俯屋,可能還要估算未來加了地板和天花板後的高度空間,是否對於身高較高的家人會有壓迫感。 |
地 |
1已帶裝潢的房子,地板鋪得是否平整?地面是否有傾斜? 2.木造地板可觀察和陽台窗台間處的角落是否有滲水狀況。 |
牆 |
1油漆是否有剝落壁癌等狀況。 2.如果房子老,但牆面油漆新,或是剛貼好壁紙,要注意是不是刻意掩飾淹水瑕疵。 3觀察建築外牆是否有剝落或修補的痕跡,要多詢問過去修繕歷史。 |
柱 |
1梁柱是否有裂,有漏水痕跡? 2.若有鋼筋外露,也有可能是海砂屋,需進一步查詢。 |
窗 |
1窗戶防水防雨狀況。 2窗戶隔音效果。 |
第十二章科學風水
攔腰煞: 窗外望去,有高架道路、橋
或捷運,橫切而過,這種房子多在大馬路旁的公寓或大樓,特別是在二到四樓之間。攔腰煞是做生意的人最忌諱的,據說明明談好的案子,可能就曾有莫名殺出的程咬金,阻撓了生意機會,鎩羽而歸。
[科學風水]: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噪音問題,每天窗外車水馬龍,噪音干擾就容易睡不好,睡不好就脾氣不好,脾氣不好可能工作運勢就不好,或許就是這樣影響到生意或工作吧! 總之,住這類房子要注意是否需要加裝隔音窗或隔音設備;另外,就是隱私問題,如果行人走上天橋一眼就能看進你家客廳或臥房,感覺居家生活很受干擾,就算有窗,卻不得不終日拉上窗簾,生活少了那麼一點點自在。
穿堂煞:家裡大門,大廳就正對著後陽台的門,這樣的格局被稱做「穿堂煞」,會不聚財。
[科學風水]:風大冬天太冷、房門容易自動關上嚇到老人小孩。灰塵太多,廚房火容易熄滅。可以用裝潢修正,設置玄關、櫃子或魚缸擋一下。
抬轎屋:現在的社區大樓大多有地下車位,若位於二樓的住家,客廳或主臥房下面剛好就是車道,或是大樓有特別的設計造型,造成這樣的狀況,讓房屋懸空,風水上認為會中斷「地氣」,容易有財務問題。
[科學風水]: 如果臥房下方就是車道,每天進進出出的車輛,可能多少干擾睡眠。因此,遇到這樣的屋況,對於隔音設備就要多花一些成本去規劃。這種房型還有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二次施工。
路衝:路衝指的是家大門正對馬路,像是T字型路口,正對角的那一戶,就屬於路衝。易有血光之災。
[科學風水]:一樓住宅要小心,但若是開店面反而有比較好的能見度。因此有些人會建議用石敢當,或種植大型盆栽來降低危險性。
剪刀煞:不是每條十字路都能夠整整齊齊方方正正,或是Y字型的路口,角度會少於90度,舊的市區常見到這種路況。如果路口房子的角度比較小,就稱之為剪刀煞,聽到這個就知道,感覺曾有血光或是比較多意外狀況。
[科學風水]: 這樣的房子,跟路衝一樣,主要都是交通安全性的問題。另外因為房子格局不方正,內部的裝潢和規劃也需要花比較多心思。
無尾巷:死巷。在風水上認為這樣的房子,氣不通順、運勢不好。
[科學風水]: 如果巷子比較小,不夠明亮,出入就這麼一條路,就會有安全顧慮,遇到需要救災時,救護車跟消防車無法進入或迴轉;或是巷口有人亂停車,附近有人搬家,堵住出口,如果急著出門上班或接待客戶,卻又被堵住耽誤時間,也難怪會有運勢不順問題,所以遇到這種房子還是要三思。
第十三章議價
議價前的資料文件
@客觀的工具文件包括:不動產說明書、建物謄本
2015年10月1日起,新版不動產說明書必須記載: 「周邊半徑三百公尺範圍內之重要環境設施[包括:公(私)有市場、超級市場、學校、警察局(分駐所、派出所)、行政機關、體育場、醫院、飛機場、台電變電所用地、地面高壓電塔(線)、寺廟、殯儀館、公墓、火化場、骨灰(骸)存放設施、垃圾場(掩埋場、焚化場)、顯見之私人墳墓、加油(氣)站、瓦斯行(場)、葬儀社)。」
這個部分加強了仲介對於嫌惡設施的調查責任,以及屋主對於會影響屋況價值相關條件的揭露之必要性,對買家是更進一步的保障。
謄本揭密:
不管是建物登記謄本,或是土地登記謄本,主要是揭示該筆不動產的基本資料所有權狀況以及貸款抵押的情形,因此上面的資訊分為三大類資料:
1建物標示部:包括用途、建材、總面積、附屬建物等。
2.建物所有權部:內有屋主登記日期、登記原因、所有權人姓名、地址。為保護個人資料,現在謄本上只會顯示所有權人的姓,而沒有全名。
3.建物他項權利部:包括權利人、擔保債權總金額、變定權利範圍等。
建物所有權內的登記日期,可以知道屋主是什麼時候買的,如果是在2012年8月1日以後,意謂有實價資料可查,上內政部實價網查查看,就可知道屋主當初購屋的總價、單價。如果是在2012年8月以前購入,原則上在實價登錄網站上就查不到交易資料,則可以透過他項權利的「擔保總金額」計算可能的價格。
而甚麼是擔保債權總金額?他既不是貸款總金額,也不是成交金額,他是銀行設定債權擔保的「最高限額抵押權」,銀行擔心如果將來借款人還不出錢來,勢必曾有違約罰款、加計的違約利息,以及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的費用、人工成本等等,因此會將借貸金額加上20%,作為設定抵押權時的擔保債權總金額。所以一般銀行會設定為實際貸款金額的1.2倍。
在看到銀行的設定金額時,記得要除上1.2才是實際借貸的金額,然後再以一般貸款金額七到八成的比例推估可能的總價。
掌握屋主的購屋價格,比較能精準殺價,對於急求現,有賺就好的屋主,了解屋主成本,再幫他加一點持有期間合理的增幅,就有機會殺到皆大歡喜的價格。不過要注意,貸款可能會因為個人財力和物件可貸成數而有差異,例如屋主手邊現金充裕,只需貸款五成,所以可貸出來的金額再乘以二,才是當初購入的總價,回推的總價金,只是估算供參考的數字,並非「絕對值」!
另外,謄本裡他項權利的「權利人」,大多都是銀行,也就是該不動產借貸的銀行,如果設定很多銀行或法人,表示房子可能辦理二胎或三胎貸款,顯示屋主可能資金調度較緊。如果還出現自然人,不排除是地下錢莊,建議多了解。
搞懂主建物、附屬建物和公設,再計算合理價格
建物面積分為專有和共有部分。專有部分,包含主。建物、附屬建物;共有部分,也就是一般說的公共設施,簡稱公設。
各項的詳細坪數須經地政機關登記,並在「建物所有權狀」詳細記載,主建物十附屬建物十公設=實際面積,一般是以平分公尺登記,乘以0.3025就是坪數。
主建物:指房子的主要部分,具有使用上及構造上之獨立性的建築物,並應編列門牌,簡單說就是銷售的權狀面積,包括從大門、客廳、餐廳,到臥房、廚房等買後可以自由進出的空間。早年的建物,梯間都登記在權狀主建物面積,因此有些較舊的公寓,在權狀上,該戶大門外「梯間」的面積也納入主建物中。
附屬建物: 建物專有專用的空間還包括「附屬建物」,是指與王建物相連之建築物。還可以分為「法定附屬建物」和「約定附屬建物」。
由於過去附屬建物名目雜亂,民國85年6月4日「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法令修訂,之後申請建照者,只育陽台、雨遮、屋簷三種能夠登記為附屬建物面積,即為「法定附屬建物」,其餘包括露台、花台、雨庇、雨棚、裝飾牆、栽植槽等,都不列入登記。
還有一種則是「約定附屬建物」,例如地下室,若是法定公共設施的空間當然屬於公共使用,但也有些案例是約定屬一樓所有,成為一樓的附屬建物,常出現在老公寓帶地下室的一樓住戶。但購買老公寓一樓可不代表一定擁有地下室所有權,必須根據權狀確認。
公設: 所謂的公設(列為公設面積的設施),必須有頂蓋,像地下室空間或一樓大廳,其中又分大公和小公。
「大公」是大樓公共建築的一部分,指「所有住戶」共同使用的區域,常見包括:電機室=防空避難室、屋頂突出物、健身房、游泳池、大廳、警衛室、水塔、法定停車位等等。
「小公」指「部分大樓住戶」共同使用的區域,是當層樓的個別住戶使用分攤部分,如當層樓梯及電梯間、當層公共區域的花台、露台及走道等。一般小公的計算範圍為「樓層」,但在多棟型的社區大樓,該大樓的門廳也算是小公。
買房,需在購買的確認是否具有車位證明,或前往警衛室或管委會確認車位使用權利。停車位若屬共用部分,社區如有約定,不得停放機車或其他相關事項,必須依約遵守,因為無單獨產權,因此無法單獨出售給住戶以外的人。
又例如:頂樓上的平台,或購買一樓有獨立庭院等物件,由於這些部分多半屬於公有,因此購屋前都要確認是否有「約定專用同意書」,證明公有部分已約定為私人使用,避免日後糾紛。
公設比: 公設比簡單來說是公共設施面積與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之百分比值。
公設比=[公設/ (主建物十附屬建物十公設) ] xlOO%
針對有些社區的車位是列共有的,就得先把車位面積扣除之後再計算。
公設比的高低和公設面積多寡有時候也不一定是絕對正相關,還需要看總戶數有多少,也就是說,有些社區雖然游泳池、健身房的設備相當齊全,但因為分攤戶數多,其公設攤除下來其實並不高。現在一般的新大摟,大概都有3O%至35%左右的公設,不少豪宅公設還占四成。
常見的公設糾紛
1沒買車位的結果也不小心分攤到了車道公設?
一般平面車位含車道等公設面積約占7至12坪,機械式則約占4至6坪,不過現在看到有些平面車位只登記4至5坪,為什麼大小差這麼多?因為車位是以車位數計算價格,而非以坪數計價,所以一個停車位不管登記面積大或小,在同一區域或社區價格並無明顯差異,所以有少數不肖建商車位僅僅登記停車格面積,再將車道、迴車空間等車位的公設面積以「大公設」的方式登記,由全體住戶分攤,如果總共有100個車位,建商就多A了500坪,每坪60萬,建商就多賺了3億元。所以沒買車位的人要小心。
2舊公寓是零公設?
民國78年前興建的舊公寓或大樓,電梯間和樓梯間如果是「約定專用」,面積是算在主建物內的,所以仔網算算,買到舊公寓室內面積還小於主建物坪數的,代表門外一般被視為小公的梯間,也被列入主建物面積了! 因此在購屋時如果賣方訴求低公設,一定要看一下主建物是否有含「小公設」。
3附屬建物怎麼計價?
陽台、露台、頂樓或地下室等附屬建物,和主建物有差,市場上針對頂樓加蓋、露台增建、一樓外推或夾層屋等不同建物,每坪約以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單價加值計入屋價,也就是說你先掌握主、附屬建物的坪數以及車位坪數,才能精算計價基準。
斡旋書和要約書
議價可育三種方式,一種是大家常聽到的斡旋書,一種是要約書,還有一種是和屋主見面談。
一般來說,斡旋金約為總價的3%至10%。通常委託斡旋期間是7至15天,如果賣方在斡旋期間內同意買方的斡旋條件,斡旋金即轉成定金,成為將來簽約金的一部分,接下來買賣雙方就可以會面簽訂買賣契約;如果斡旋期間內買賣雙方就條件未能達成共識,斡旋期可以展延,當然如果最後價格或條件仍然談不攏,買方應要求這筆斡旋金在三天內原數退還,不得扣除任何手續費用!
採用斡旋金議價須注意:
1再度審閱房屋仲介公司提供的不動產說明書、土地權狀影本、謄本及建物權狀影本、謄本、建物平面圖、地籍圖等相關資料,以確認產權狀態是否有抵押設定、假扣押、處分,並重新精算實際坪數、屋齡,了解是否育違建加蓋部分,是否位於工業區或位於道路預定地等,以明確了解屋況,保障自己權益。
2.委託斡旋,須將委託條件及斡旋期限,斡旋金轉作定金或退還等細節在合約申說明清楚,並需蓋有仲介公司店章,確保交易安全。
3.斡旋金如果超過10萬,建議採用支票,抬頭以屋主作為指定人,並在支票上註明禁止背書轉讓。要注意的是,若價格談定後,買方反悔不進行交易,斡旋金則會被沒收。
房屋仲介業如向買方提出斡旋金要求時,應同時告知買方亦可採內政部所擬定的「要約書」,並向買方說明要約書不必支付任何金錢,效力相同,在賣方承諾前或仲介業者送達前,買方得撤回要約。由於消費者所簽訂之要約書,具有法律上意思表示之效力,一旦經仲介傳達到賣家,並經賣方同意,契約即成立生效,若買方反悔,賣方可選擇要求買方履行契約,或請求違約賠償。
(內政部有要約書的範本)
議價攻防戰
1裝扮平民路線
2哀兵之計(裝可憐)
3好屋多搶一?(有搶屋的情況不一定是真的)
4嫌貨才是買貨人?(嫌貨要有技巧,不能讓屋主不爽)
5建議議價方式:先斡旋再面談
第十四章購屋四部曲:簽約用印完稅過戶
前奏:交易安全
1找優質代書
2履約保證不能少。若有屋主堅持拒絕履約保證,買家可要格外小心!
首部曲:簽約(第一期款項10%)
1確認產權
2應由本人或有權代理人簽約
3詳細確認簽約內容
4簽約時即可設定履約保證專戶
第二部曲:用印(第二期款項10%)
小叮嚀:交給承辦代書之證件,應影印乙份交代書:簽收以免爭議。
第三部曲:完稅(第三期款項10%,或貸款八成者此期免繳)
此時須簽立保證付尾款的商業本票,待屋主收到尾款,於交屋後退還。
第四部曲:過戶交屋(尾款70%,或貸款八成者交付80%款項)
完成過戶手續後即可進入點交階段,最好的方式就是現場點交,確認點交內容與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中所載相同,同時買方支付尾款,以避免事後的糾紛產生。
完成點交手續後,取回權狀、鑰匙、搖控器、住戶規約,還有很重要的是之前提供作為尾款保證的商業本票。
點交注意事項
1買方交付尾款時同時點交房屋,如果是採用履約保證,在點交完成後,專戶即可撥款,清償賣方的剩餘貸款,並將剩餘的價金存入指定帳戶。
2.點交時應檢視房屋有無漏水或其他瑕疵,所承諾修繕的部分,是否已經處理完善,並根據契約確認載明要附贈設備是否與契約所記相同,鑰匙是否正確等。
3.稅款和帳單是否結清,地價稅、房屋稅、水、電、瓦斯、管理費、有線電視費用、電話費、網路費等應以交屋日為分算點,結算款項,並至管理委員會確賣方是否仍有欠繳管理費之情事。
4.請代書調閱最新的土地及建物登記簿謄本,核對坪數和合約上是否相符;確認屋主的抵押設定已經塗銷,並向代書索取權狀正本、契稅單正本、公契正本、土地增值稅單影本等文件。
5.支付尾款同時應向代書取回過戶擔保的商業本票並作廢,以及拿回個人證件和文件。
6.應向房屋仲介公司索取漏水保固證明書,如有其他房屋保固或是房屋檢測證明文件也應一併附上。
7安排個人入住手續,包括戶口遷移、水電瓦斯等帳單過戶,並記得更換門鎖,以保障居住安全。
第十五章房屋貸款
核貸看銀行鑑價,非成交價格!
承購房貸的主要兩個申貸評估條件,一個是抵,品,也就是你要買的房子,另外一個是申貸人。
你或許慶幸,在議價時,已在合約中註明:「如果未順利貸款,此契約則不成立」。但是千萬要注意,如果這一條不是有寫有保庇,如果一樣有核貸,只是核貸金額不如預期,這一條就無法生效。所以最好註明,「如果未順利貸款X成,或○○金額,此契約則不成立,得全額退還保證金/訂金」。
更安全的方式,是在出價前可透過銀行貸款專員了解一下該物件可以核貸的金額。另一方面,這個數字也有利於買家作為出價的參考。
好工作好貸款
穩定鐵飯碗可能勝過高薪者:銀行認定還款能力穩定
要不要用寬限期?
所謂的寬限期,就是只繳利息不繳本金。可考量自己投資能力,如果可以投資賺更多,可以使用。
房貸種類?
房貸商品依利率計算方式,可分為「固定型房貸」、「指數型房貸」、「遞減型房貸」。
再從產品組合來區分房貸,分為「理財型房貸」、「抵利型房貸」、「壽險型房貸」。
何種償還方式最划算?
房貸還款的方式可分為:本息平均攤還(每月還款金額固定)、本金平均攤還(前期壓力較大,會越還越輕鬆)。
房貸眉角?
1兩段式利率的數字陷阱。
要算出房貸總數再決定。前輕厚重的貸款,適合短期內會出售的投資客。
2固定利率?機動利率?
不過要注意,通常所謂的固定,也不是20、30年一路固定同樣的利息,只是它的調整期會比機動方案反應得比較晚一點。
3沒關係就有關係!
有認識的,或是薪轉銀行/信用卡銀行,均可能幫妳拿到優惠利率。
4洞悉房貸的額外費用
貸款的申請過程中所隱藏的手續費、帳務管理費、代償費等附加費用,會增加貸款成本,有時雖然看起來第一階段利率低,但加上手續費後並沒有想像中優惠,甚至更高。
5提早償還要付違約金?
在辦理房貸前,一定要事先間清楚有關違約金的限制條件,確定「提前部分還款」或「提前清償」是否須負擔違約金,問仔細一點,也可以避免影響自己還款的如意算盤。
6申貸年限的限制
銀行都有「核貸年限的潛規則」,例如,貸款者年齡和申貸年限加起來不超過75年,或屋齡加貸款年限不超過60。因此年紀較長的申貸者還款期限的限制較多,而屋齡較高的物件可以申請的貸款期限就較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