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情要「平等對待,共同奮鬥」。你愛我,是因為我也愛你;我願意為你做一切,是因為你也願意為我做一切。

    在漫山遍野準備綻放的小花當中,只有一株幸運的小花被賜予可以選擇自已花朵顏色的權力,最後卻無法下定決心要什麼顏色,還沒來得及綻放就枯萎了。

    對日後人生影響最廣的事件,大多都發生在20~29歲之間。30歲以後,「個人重大經歷」逐漸變少。約莫80%的人生大事發生在35歲以前,30歲以上的人多半是延續二十幾歲時所做的決定,或只做微幅調整。

    多半人都以為,人生的重大經驗來自重大時刻以及可遇不可求的機運;事實沒那麼簡單,人生的重大經驗不是這樣來的。

 

    未經檢驗的人生並不值得活。

    未曾活過的人生並不值得檢驗。

    愛與工作,工作與愛......人生不外乎這兩件事。

 

    錯以為二十幾歲的人生無關緊要;但事實上,這是我們成年生涯裡最關鍵的十年。

    不做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幾乎在所有的發展過程裡,都有所謂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期內,我們已準備妥當要成長或改變,只需暴露在適當的環境下,就能產生驚人的轉變。

 

人不會自動變成大人,大人是做出來的。一凱。海莫維茲(Kay Hymowitz),社會評論家

我們的出生並非一次完成,而是一點一點生出來的。一瑪麗。安廷(MaryAntin),作家

 

    紙上談兵不採取行動,通常對20世代有不利的影響。

 

    身分統合資本: 就是我們個人資產的總和,這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累積的個人技能資源。這些是我們對自身的投資,等做得上手、時間夠長之後,它們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有些身分統合資本會以履歷的形式呈現,像是學歷、工作經驗、測驗成績、參加的社團等;有些則比較個人化,譬如我們講話的方式、出身、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我們的外貌。隨著時間推進,身分統合資本一點一滴打造出我們現在的身分。最重要的是,身分統合資本是我們進入成年人職場的必要裝備,它們就像貨幣,我們可用以買到職位、感情生活等想要的東西。

    危機和資本可以一而且應該一同時處理。

    那些願意花時間闖蕩同時也真心承諾要培養更強大的身分認同的20世代,不但有更高的自信心、更大的毅力,也比較腳踏實地。在尋求身分認同的歷程上,通常會帶來許多正向的結果。

     大多時候,我們的身分和事業並非由大學學位或GPA成績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們在外頭累積了哪些身分統合資本。

    大多數低就的工作對未來並沒有多大用處。研究指出,20世代若從事低就的工作,就算只有九個月也足以令他們比同世代的其他人一甚至比失業的同世代一更消沉也更提不起勁。不過,可別以為那就乾脆選擇失業算了;要知道,二十幾歲就失業的人,即使日後有了穩定工作,到了中年大多有酗酒與憂鬱的問題。

    人一生中的工資成長,有三分之二發生在工作的頭十年。之後,家庭與房貸的負擔阻礙了繼續進修取得更高學位及調派其他國家的機會,所以薪資幅度逐漸變小。一般薪水高峰落在40歲。

    有些職務就能帶來很高的身分統合資本。

 

    更好的機會不會憑空出現,你要靠著一個好資本,才可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人生的道路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研究指出,超過四分之三的研究對象,是透過那些偶爾見面或完全不熟的朋友的幫忙,才找到新工作。

    弱連結的力量:不熟的人際關係富含獨特的價值。弱連結則指那些我們見過面、或偶爾會聯繫但還不太熟的人。

    同一個強連結圈的人通常都很相像,甚至連身陷的困境都十分相似。所以,他們除了陪著你同病相憐,能給的幫助很少。何況他們對工作或感情生活的了解不會比我們多到哪裡去。相較之下,弱連結的人和自己有極大的差異或住得很遠。弱連結就像橋梁,你看不到對岸,所以無從得知他們會帶你到何方。

    與弱連結溝通需要更完整表達想法,所以也能提升我們並改變思維。

 

    有的新事物幾乎都來自我們的小圈圈之外。沒有善用弱連結的20世代,勢必會落後懂得善用的人。

    動用關係,善用人脈不是件壞事。

    請求幫忙是開始的第一步,如富蘭克林借書的故事。

    曾經善意幫助過你的人,極可能再幫你第二、第三次,就算你不開口,他也會主動幫忙。

    我們必須靠那些比較不熟的人幫忙。一旦弱連結幫了我們,他們便會開始喜歡我們,往後也極可能施予我們更多的恩惠。

    登門檻策略,即先從小的要求開始,再慢慢提出更大的要求。兩者同樣指出,一個協助會衍生出更多的協助,就會慢慢從小忙變大忙。

    只要利他行為不會造成負擔,一般人會有助人為快樂的感覺。

 

    請求協助要明確,最好知道對方是擅長的領域。

    先讓別人對你感興趣,並設法拉近關係。事前做好功課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客氣地請對方協助。

 

    智者創造自己的好運。要有勇氣正視自己想要的事物。

 

不確定性永遠是承擔責任前的必經過程。一哈洛。季寧(Harold Geneen),商人

 

   追逐青春並非恣意妄為,而是去找到新的方式,直接面對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一艾瑞克。艾瑞克森,精神分析學家

 

    乍看之下,20世代有無限可能,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24種果醬跟6種果醬兩個攤位,6種果醬的攤位會賣得比較好。選擇性較少,讓人比較容易選擇。

    20世代聽到的都是:他們眼前有無窮無盡的選擇。每個人都跟你說,你可以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就如同你所描述的大海,也像是站在二四種口味的攤位前面一樣。然而,至今我還沒聽過有哪個20世代的人能有二十四種可行方案供他選擇。事實每個人只要從自己的六種口味攤位上選擇即可,最多就只會有六種。

    過去這二十幾年造就了現在的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所以選擇不是無限,都是有限的。越慢做選擇,選擇越少。需要考量到自己的條件、能力和經濟。

 

    20世代常發生的問題:「遺忘的已知」。是指那些我們對自己了解但不知怎麼卻遺忘了的事,包括我們曾經擁有但逐漸淡忘的夢想,以及我們明明很清楚卻不願開口承認的事實。

 

    做出選擇會啟動真正的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使人裹足不前。因為選擇某件事,卻不知道該如何達成。

 

要求完美反難成功。一伏爾泰(Voltaire),作家

若我們只是想快樂,那麼很容易達成。然而,如果我們想比別人更快樂,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總是把別人想像得比他們實際狀況快樂得多。一孟德斯鳩(Charles tie Montesquieu),作家/哲學家

 

    臉書不是用來呈現真相,而是展現表相的場所。

  

    要了解自己的潛能,得先認清我們特有的才能與限制,懂得將它們應用在現今社會裡。換言之,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真實潛能在哪裡。

 

    發揮潛能還是在追求榮耀? 我們對理想的了解比對真實來得多。我們或許會因為社會壓力而選擇當工程師,後來才發現自己的天命在其他地方。父母可能會告訴我們應該變成怎樣的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追求榮耀比較容易看得出來,因為所有的追求榮耀都受到某種力量的驅使一即荷妮所謂的「應該的暴行」。聽塔莉雅講話時,你很難不注意到她一再提到的「應該」和「照理要」,像是:工作應該讓別人讚歎不已、她應該唸研究所、她的人生照理要比實際上看起來更好。

    「應該」會偽裝成高標準或極高的目標,但它畢竟不是目標。目標能夠由內而外指引我們,「應該」卻只會從外面癱瘓我們的判斷力。目標像是真實的夢想,「應該」則像是沉重的義務。伴隨「應該」而來的是錯誤的兩分法:達成理想或失敗,完美還是殘渣。「應該的暴行」甚至會逼我們放棄對自己最有利的事物。

 

     我們的潛能通常不會在二十幾歲就完全發揮,而是到三、四千歲才會達成,這與我們平常的認知剛好相反。在發揮潛能之初,通常我們得做一些看起來不太稱頭的工作。

 

    成年後的人生不是只有吃、祈禱和愛(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英文翻譯),而主要是由人、地方與事情組成:我們和哪些人在一起、住在哪裡,以及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不管其中哪一項,我們都自有一套想法。

 

    接受人生是支離破碎的這件事實,是成年人對自由的體驗,然而,這些散落的碎片依舊必須找到地方安頓,最好能安置在一個足以讓它們持續茁壯的所在。一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社會學家

一個人的身分並非從行為得知,......而是看他講述特定故事的能力。一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社會學家

 

    我們對自己最初的了解,通常不是來自於我們是什麼,而是來自於我們不是什麼。我們用「不是這個」、「不是那個」來定位自己。可是,自我定義不能單單用這種方式,畢竟我們的身分或事業並非由我們不想要的事物構成。因此,我們必須跳脫負面身分到正面身分、從我不是什麼轉變成我是什麼。這需要勇氣。

 

    「說不要很容易,但你究竟要什麼?

    接受某個真實存在的事物,感覺上等於葬送了有趣又無可限量的人生。事實剛好相反:若是不做出選擇,伊恩的人生將平淡無奇且格局受限。

    伊恩的人生可以非常個人化且富含變化,但他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與心力,而且可能必須從某些普通的零件開始。想擁有非凡的人生,不一定要排斥這些尋常的選擇,它們才是創造非凡人生的基礎,一如他的單車。

 

    對找工作的20世代來說,一個好的故事尤其重要,比其他時期都重要。精彩故事勝過長串履歷。

    學校和企業雖然注重原創性與創造力,但更看重溝通與分析能力。

    合理的故事,清楚交代過去、現在和未來。故事要有條理,有明顯的敘事弧的論述。

    必須採取行動,搖擺不定的話甚麼事都做不了。

 

    我們的[社會)體制不重視對人們幸福有極大影響的抉擇,反而引導人們關注那些無關緊要的決定。選擇結婚對象是我們最重大的一項決定,卻沒有一門課教我們如何抉擇。一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政治暨文化評論家

 

    挑選結婚對象與幸福息息相關,唸哪所大學反倒沒那麼重要。

    有些事情晚點做,不代表會做得比較好。晚婚也不會降低離婚率。過了青春期再結婚的確會降低離婚率,但只適用於20~25歲。一旦過了25歲,結婚年齡對離婚沒有絕對的影響。

    因為晚婚,雙方人格已經定型,低承諾與消極的感情關係會造成壞習慣。

 

女性很容易在30歲拉警報

    不要談沒有結果的戀愛,不浪費時間在隨隨便便或低於自己標準的戀情上。不可能或不想開花結果的戀情就不要談。

    感情也和工作一樣,即使我們準備好了,它不一定會馬上出現。我們得用心嘗試好多次之後,才可能了解到愛與承諾的真諦。

 

其他事物或許會改變我們,但我們終其一生都栩家人息息相關。一安東尼。勃蘭特(Anthony Brandt),作家

 

    一個好的伴侶可以讓你重新得到一個家庭。

    對感情沒有絲毫戒慎恐懼的20世代,通常表示他們沒有遠見。

    20世代最大的機會:揀選並創造我們自己的家庭。隨時都可以揀選自己的家人,創造自己的家庭,擁有一個改變人生的家庭,一個徹底影響下輩子的家庭。

 

物盡其用是超級爛的因應方式。我的人生總得不斷從那樣的流沙中逃離。一蘿絲。懷爾德。藍恩(Rose Wilder Lane),作家

 

    在心理諮商界,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你走得愈慢,愈快到達終點。」有時候,幫助別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慢下來,慢到足以檢視他們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論點都有縫隙,若能停下來,用一道光照向這些心靈缺口,會發現那些驅使你做出反應的往往只是假設,你卻不自覺。珍妮佛講話時,很容易讓人聽出她的假設:「同居是婚姻的試金石。」然而,這是常見的迷思。

    事實上,先同居再結婚的伴侶,在婚姻滿意度上比沒同居過的伴侶更低,也更容易離婚。這就是社會學家所謂的「同居效應」。訂婚後才同居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同居是順勢,而非決定。凡事變得模糊不清。同居的成本很高,要轉換的成本也很高(時間、金錢),所以出現經濟學上的顧客鎖定,一旦投資了某個標的,便不太再尋求其他選擇或轉換到別的標的物。

    基於方便和曖昧而開始的感情,往往會干擾我們、讓我們無法認清誰才是真愛。每個人必須篤定的知道,我們會和伴侶結婚是因為真心想在一起,而不是因為在一起很方便或是分手很不便才結婚。

    千萬別在訂婚前同居!

 

人與人的對話被視為創造社交世界的元素,一如因果關係創造物理世界。一羅姆。哈瑞(Rom Harre),心理學家

 

    最難治療的是病患想要自我療癒的企圖。

    你需要竹筏才能過河;但到了對岸以後,就應該把竹筏放下。』有一段時間,音樂和性讓你不再那麼孤單,可是它們現在卻讓你更加孤單。每個問題都曾經是個方法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以為心理學家只在乎童年的回憶;儘管童年很重要,但我對高中發生的事愈來愈感興趣。而且,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高中與20世代這兩個階段,不僅是大多數人「自我定義經驗」(self-defining experiences)發生的時期,也是大部分人「自我定義記憶」(self-defining memories)形成的時間。

    青春期有許多的「第一次」,其中包括第一次嘗試塑造我們的人生故事。此時我們不但具備抽象思考的能力,也對它感到興趣,於是開始把「我是誰」、「我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人」的相關故事整理在一起。我們所說的自身故事變成我們身分的一個面向,顯示出我們獨特複雜的個性。同時,就連我們多年來為何以某種生活模式過日子,它們也會賦予合理的解釋。

    未說出來的故事大多和羞愧有關。悲劇性的人生故事會困住我們,成功的人生例證則會改造我們。講出故事,改編故事。

    我們的故事需要時時拿出來編輯和修正,不只是你,每個人都必須記清楚這點。

    被人渴望轉變為我渴望。希望伴侶具備甚麼條件,甚麼關係讓自己更自在。

 

人們喜歡與自己相像的人。一亞里士多德,哲學家

幸福婚姻的關鍵不在於你們之間有多麼合得來,而要看你們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合不來。一托爾斯泰(Leo Tofstoy),作家

 

    情侶相偕到第三世界國家旅行,與結婚生子幾乎沒兩樣。

 

    伊萊和女友需要的是「相似相愛」(in like)。我這樣說有兩層意思:關鍵的地方要相像,而且真心喜歡對方的個性。(譯注: like有「相似」之義,也有「喜歡」的意思。)兩者通常是相伴而來的。因為愈相似的兩個人愈能夠心靈相通,兩人很清楚對方會怎麼做,會有什麼反應,如此一來可以預先避免許多摩擦。兩個相像的人可能對雨天、新車、長假、紀念日、週日早晨、大型宴會等,都有相同的反應。

    大多時候,相像適合得來的關鍵。研究一再指出,背景相似的夫妻一如社經地位、教育水平、年紀、宗教信仰、吸引力、政治理念、價值觀和智力等一對感情生活比較滿意,也比較不容易走上離婚一途。

    交易破壞者是指你個人在感情中必須堅守的條件,是你認為絕不可妥協的特質,而這幾乎全都是相似點。少了這些相似點,會讓你斬斷情絲,不再和那個與你完全不同的人交往。譬如,宗教信仰不同。

    個性就是媒合者的一種,必須納入考慮。研究指出,兩人性格愈相像一尤其是年輕伴侶一對感情生活就愈滿意。然而,通常情侶、甚至夫妻的個性都非常不像,原因可能在於個性不像交易破壞者那麼明顯,也比較不易分類。

 

    詢問我們「想要的伴侶條件」,只會把我們帶往交易破壞者一嗜好、宗教、政治理念等相似的特質。這種做法的確很方便,但不一定帶給我們幸福。反倒是「你是誰」的問題,得以剖析出我們的個性。個性有50%是天生使然。

    多數時候,我們會覺得對方不好,是因為他和我們個性不合。

    婚姻為「通往辛勤工作的大門」,因為它打開了通往房貸、生兒育女等的大門。

   我們和另一半的大五性格模型當然不可能完全吻合,不過個性愈相像,關係會更良好。或許你所愛的人和你一點也不像,但若你懂得對方的個性,心裡也比較能夠釋懷,才能理解為何他做事的方式和你如此不同、讓你煩心。雖然得花好長時間接受彼此的差異,但了解是必要的。

 

    神經質向度如果落在高點,對感情是一大毒害。神經質是指容易焦慮、緊張、愛挑毛病以及情緒化,高度神經質比個性不合更容易導致感情不順或是分手。雖說個性相似可以讓彼此過得更愉快,但畢竟兩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些地方不同。因此,如何面對彼此的差異,比起差異本身重要許多。

 

    針對長期婚姻所做的研究指出,我們在婚姻裡的需求會隨著時間改變。年輕伴侶要的是擁有共同的想法,一起共組生活。此時,高相似度感是種保障,也讓人心安,相對的差異性就給人威脅感。到了40歲以後,工作、孩子、家庭、活動、大家庭成員、社區變成優先考量的重點,此時婚姻的重心就不會只在夫妻兩人身上。一旦夫妻必須忙著晚餐聚會、週末與別人一起出遊等大小事,若能有多元化的技巧與興趣,相信會大有幫助。何況,差異能讓生活常保新鮮。

 

生命唯有走過才能了解,但必須向前看才活得下去。一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哲學家

腦子用得愈多,你就有愈多的腦子可以用。一道爾西(George A. Dorsey),人類學家

 

現在我們知道大腦的發展順序是從下到上,自後而前,從這樣的順序可以看出大腦各部位的發展年齡。

額葉掌管理性與判斷力,同時也是大腦處理或然性與時間感的區域,幫助我們應付不確定感。它幫助我們平撫起伏的情緒,靜候我們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同時為明日規劃,即使結果仍不明確,未來尚不可知。額葉到二十幾歲某個點才會發展完全。

要成為一名前瞻式思考的成人,你必須有能力預想未來,甚至採取行動,尤其是在不確定的情境下。額葉不只能幫助我們冷靜思考,設法解決人生難題,尤其是成年後常遇到的難題:要選哪個工作?要住哪裡?和誰交往?何時成家? 這些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額葉還能讓我們跳脫非黑即白的解題邏輯,學習接受灰色地帶,甚至懂得在其間應變。

前瞻式思考不會因為年紀到了就自然發生,還必須仰賴練習與經驗。

 

出生後十八個月內,大腦歷經第一次的快速成長,製造出遠超出大腦所需的大量神經元。第一次的成長後會伴隨另一波的修剪期。從青少年起一直到二十幾歲,人腦還會重複嬰孩時期的流程,形成第二次的關鍵成長期。大腦會再一次長出無數的連結新芽,大幅提升我們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這些在青春期新長成的連結,大多數分布在額葉。為了因應成年後的不確定感。

20世代對周遭環境也特別敏感。二十幾歲從事的工作,會教導我們調適自己的情緒,學習成年世界裡複雜的社交互動。拓展社交網路有助於改善大腦,因為我們必須與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為二十幾歲已經接近最後一次關鍵成長期的尾聲,因此這幾年就像某位神經學家所說,是「充斥極大風險與極大機會」。

基於「用進廢退」的原則,那些使用到的新額葉連結會保留下來,速度也會變快.;我們沒有用到的那些,則修剪淘汰掉了。我們每一天所聽、所看、所做的事,形塑了我們。那些我們沒有每天聽到、看到、做到的事,就不可能塑造出我們。在神經學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最忙碌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busiest)

 

嘗試新事物時,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一傑弗瑞。卡爾米科夫(Jeffrey KalmikoN),設計師

任憑一陣陣批判的風吹過去。一山謬爾。約翰生(Samuel Johnson),作家

 

老闆之所以站在權力的頂端,是因為他們過人的能力或經驗,而非憑藉他們的管理技巧或是GPA成績。

那些在職場上不會感到焦慮和無能的20世代,不是過於自負,就是低就。

演化理論家認為,大腦是設計來特別注意那些教人措手不及的事,好讓我們下次有更充分的準備來面對世界。人腦裡頭甚至有個內建的新奇事物偵測器,當新奇事物發生時,它會傳送化學訊號去刺激記憶。

人們比較會記住那些引發我們情緒大幅波動的事件,像是特別開心、傷心或尷尬的時刻。

每當驚人的事情發生,特別是激發情緒變化的事件,我們通常會深刻的記上很長一段時間。這類的記憶稱為「閃光燈記憶」因為它們就像是讓強光投射並凍結在時間裡,形同我們的大腦把那一刻拍了照。

我們來自成年前期的深刻回憶,比其他發展階段來得多。

MRI研究顯示,20世代的大腦對負面資訊的反應比年長成人大腦更強烈,因為他們掌管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活動更為頻繁。

 

智慧的訣竅在於知道哪些事應該忽略。

 

隨著年齡增長,會產生更多的「正向情緒效果」。我們不但對正面資訊會更感興趣,在面對負面資訊時大腦的反應也不再那麼激烈。我們的人際衝突會因此減少,進而選擇放下,尤其是那些與我們親近的人際關係。

 

任何事都能海闊天空。在海闊天空之前,必定會歷經一段異常痛苦、可怕或悲傷的時期,誠如這名個案所經歷的,所幸她後來活了下來,只不過,在那個當下,她無法預見自己熬出頭的模樣。

 

20世代及其活躍的杏仁核常會讓他們想藉由換工作轉換情緒。當工作變得麻煩或不愉快,他們便辭職。

 

20幾歲談工作跟談感情反應是一樣的,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會因為一些小事被甩,也會因為幾個小時沒接到簡訊就開始焦躁不安。就像你一直想辭職,他們也是成天嚷著要分手,想故意挑釁大吵一架,藉此結束感情;這麼一來,他們就不必一天到晚擔心突如其來的分手了。

 

重新評估有助於減輕、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緒。若是丹妮兒可以根據事實重新評估,不但能改變因應工作的方式,她對工作的感覺也會改變。愈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生活滿意度愈高、比較樂觀、有更大的人生意義、人際關係也比較好。

 

心理學上稱之為「借用別人的自我」。她有需求時,向外求助,讓別人的額葉替她運作。每個人偶爾都有這樣的需求,然而若是太常把自己的苦惱託付他人,我們就無法學會獨自面對悲慘的日子。因為面對困境時,大腦處於最佳學習狀態,若我們不能趁此時試著安慰自己,大腦就學不到新的技巧。若不學會安定自己的情緒,我們的自信只會日益減弱。

 

面對工作上不心的事情,用理性回應你的情緒腦。你會開始想:哪些才是事實?

 

什麼都不做只會滋生恐懼租懷疑;行動則能產生信心租勇氣。如果你想克服恐懼,別只鑾在家裡擔心。走出去,讓自己忙起來。一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作家暨演講家

知識不等於技巧,知識應用一萬次之後才會變成技巧。一鈴木鎮一(Shinichi Suzuki),鈐禾音樂教學法原創人

 

錯誤可以只是個回饋,提醒她哪裡需要再加強學習;錯誤也可以是一面明鏡,提醒她工作生涯目前才剛起步。

認為人在工作上的自信(或是沒有自信)是天生注定的,這種信念即所謂的「定型心態」。我們的定型心態會展現在不同事物上,像是智力、運動能力、社交手腕、體型胖瘦等等,不管是哪種情況,定型心態是種非黑即白的思維。

另外有一種人則抱持稱之為「成長心態」的信念。他們相信人可以改變,而且成功並非遙不可及。這不是指每個人凡事一定會成功,但至少借助特定的條件,人們能夠學習與成長。對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而言,失敗或許很痛苦,卻也視之為進步與改善的機會。

定型心態會阻礙成功。他們會喜歡從事天生就會做的事,懼怕挑戰。

 

信心的形成並非由內而外,而是自外向內。人們的內心之所以不那麼焦慮,或變得更有自信,是因為他們對外貢獻了值得稱許的成就。

偽裝的自信來自對自我懷疑的壓抑,空虛的自信來自父母在餐桌上對我們所說的一成不變的讚美;真正的自信則來自於貨真價實的熟練經驗、嘗到成功果實的真實時刻,特別是得來不易的成功。無論愛情或工作,唯有靠著經驗衍生出的信心,才能夠驅除我們的不安全感。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信心就是「信任的心」。在研究心理學界,更精確的說法則是「自我勝任感」,亦即有效率做好事情或是達到想要結果的能力。不管用哪種解釋,總之信心就是信任自己可以把某件事做好,無論是公開演說、銷售、教書或是擔任助理。唯有先前做過那件事無數次,才可能獲得這樣的信任。

由於工作成就可以帶來信心,因此選擇的工作必須其挑戰性,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它多半要獨立苦撐,無法仰賴太多協助,也不可能每天都完美無誤的達成任務。輕鬆取得的成就,長期下來反而會形成某種脆弱的信心,一旦碰上挫折就會粉碎。而更有力的信心不僅來自成功,還來自愈挫愈勇的經驗。

掌控工作情緒能夠建立自信,你會愈撐愈久,讓你獲得其他的工作成就。這需要時間,而你也需要更多的熟練經驗。

多數人的技術之所以熟練、甚至爐火純青,是因為他們投注了時間。大多時候,「天生好手」只是神話。有些人或許具備先天的優勢或才能,才得以精通某樣技能,但他們同樣也花費了1萬小時左右的時間練習或反覆的做。

知道你想做什麼不等於你知道怎麼做,而就算知道怎麼做也不等於你真的會做得好。

20世代真正的問題在於工作本身。1萬個小時代表著5年專心投入的全職工作(40小時乘以一年50個工作週,等於每年2,000小時,再乘以5年,得出1萬小時),或是10年非全職的工作(20小時乘以一年50個工作週,等於一年1000小時,再乘10)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一凱偷。荷妮,精神分析學家

愛情與工作是人性的兩大基石。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之父暨神經病學家

 

我們的個性到二十幾歲還會改變,而且變化的幅度比人生其他任何時期都來得大。如今我們知道,相較於其他人生階段,20世代才是改變性格的絕佳機會。

 

若其想要換個腦袋,那就從生活改變做起。投身這個世界,你的感覺會好很多。

 

有工作的20世代比沒工作的更快樂。界各地許多研究都一致指出,人生到了二十幾歲會漸入佳境。我們的情緒會趨於穩定,不容易隨著生命裡的大起大落而起伏不定。我們變得更認真、更負責任,我們的社交能力變好、對人生有更大的滿意度、也更能夠和別人合作。整體而言,我們變得比較快樂、更有自信,不再如山姆形容的那麼焦慮或憤憤不平。然而,這些改變不一定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想讓感覺變好,靠的不是逃避成年生活,而是來自投資成年生活。我們得花上幾年的工夫,讓自己從學生變成上班族,從一夜情變成穩定交往,或是像山姆的情況從沙發變成公寓。這些改變大多與成年承諾有關一對老闆、伴侶、租約、室友等的承諾,而這些承諾會改變我們在世上的生存模式,以及內在的個性。

在工作與愛情上的投資,會使我們的個性趨於成熟。換言之,做一名樂於合作的工作夥伴以及成功的伴侶,都會啟動個性的改變。定下來之後,我們的情緒也跟著沉穩下來。

 

對周遭世界許下承諾的方式有千百種,而在二十幾歲時,有時必須用不同態度看待定下來或是成功。一段好的感情或是值得驕傲的工作也許遙不可及,但光是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就足以讓我們更開心。那些體驗到職場成功或財務穩定感的20世代,比那些未體驗到的人更有自信、更正面也更負責任。

30歲以後的人生會變得如何,仰賴你今日所設定的目標。

 

不僅在工作方面,對其他人的承諾也可以帶來改變與幸福。許多歐美研究發現,穩定的感情有益於20世代,得以讓他們培養安全感與責任感,即便感情沒能維持太久也一樣。

穩定的關係可降低社交焦慮與憂鬱,因為它能減緩孤獨感,並賦予我們練習人際社交技巧的機會。我們可以學習到情緒控制以及衝突解決的方法。

想在二十幾歲或三十幾歲時少一些焦慮與憤怒,設定目標與許下承諾是證實有效的兩大方法。

 

生育能力的管理是成年生涯巾最重要的一項功能。一潔玫。葛瑞爾(Germaie Greet),女性主義論者

可得性捷思( availability heuristic)。可得性捷思是一種抄捷徑的思考方式:我們做決策時是根據腦中想出某個例子的難易度來判斷,記憶愈可得,就愈可能做那件事。是一種不理性思維。

女人的生育能力在二十八、九歲到達頂峰;從生物學角度來看,20世代對大多女人而言最容易懷孕生子。生育能力到了30歲左右和35歲左右會逐步下降,屆時女性懷孕或足月產子的能力便大幅降低。到了40歲,生育能力更是低到谷底。

女人到3040歲,卵子品質會下降,內分泌系統會變弱,懷孕便困難,就算懷孕也不容易保住胎兒。相較於二十幾歲的自己,三十幾歲女性的生育力大概不到一半; 35歲時,大約剩四分之一;到了40歲,生育力約莫只剩下1/8

越晚結婚生子,不只難以生下下一代,就算生下來,也容易出現蠟燭兩頭燒-年邁的雙親、幼小的子女,而且還在人生事業的需要衝刺的巔峰期。

 

我實在不能理解,甚至感到難過,為什麼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花了那麼多年做了那麼多事,和一堆人鬼混,但全都不值得回憶。究竟為了什麼?我二十幾歲時的確過得很開心,但有必要花八年的時間做那些事嗎?我根本在浪費人生

我不想丟下老婆一人獨自面對人生,拜託醫生保證我可以再活20年以上,讓我可以看到我的孩子大學畢業。

 

順著時間而行,它是最睿智的顧問。一普盧塔克(Plutarch),歷史學家

要成就偉大的事,需要兩件事:一個計畫,以及不太夠的時間。一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作曲家

我們知道在長時間、無間歇的情況下,大腦很難維持時間感。

人類行為的一項核心問題:即時傾向。我們比較重視今天能拿到的獎賞,勝過於明天的賞賜。

20世代無論做什麼,旁人總會熱情說些老掉牙的話,像是「年輕只有一回」或是「趁現在盡情享樂」,這樣的訊息都在鼓勵冒險行為,像是:跑趴、多重性伴侶、逃避責任、懶惰、不找份真正的工作。然而,長遠來看,這些行為並不會真的讓我們開心。

 

那些把現在和未來刻意隔得很遠的20世代,他們的即時傾向尤其強烈。愛情或工作可以看起來遙不可及,就像瑞秋一樣,把姻和生孩子的事拋到幾十年後。若是我們成天都與不想談論未來的同類朋友混在一塊,未來看起來會更遙遙無期。

時間表或許不像虛擬實境的房間,但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間的本質:時間是有限的。同時,時間表也可以給我們清晨早起、邁向未來的理由。

20世代是我們開始建立自我時間感、規劃自己未來要怎樣走的時期。

 

辜怎樣才會有幸福的結局呢?約翰。厄文(John Irving)應該答案。厄文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常描述橫跨多代的史詩般長篇小說;這麼浩大的作品,前後情節總是連貫得起來。他是怎麼辦到的?他表示:「我向來從最後一句開始寫,接著再往回寫,回推整個情節,最後到故事最初始的地方。」

 

到了我這個年紀,最棒的一件事就是知道我的人生是如何成功的。一史考特。亞當斯(ScottAdams),漫畫家

成年生活就有點像這樣,有些事情就是改變不了。最聰明的方式,就是盡你所能地了解他們。

我會不會成功啊? 「你又還沒決定」

未來並沒有刻在星星上,也沒有任何保證。你該做的,就是宣告自己已經成年、用心過日子、找份認真的工作、揀選你的家人、精算你的未來、創造自己的確定感。別讓那些你沒去了解或沒去做的事注定你的未來。

你現在的做的事,都在決定你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