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書提出了歷史的三個功用「啟發智慧」、「審時度勢」、「感動人心」,隱含在這三個功用中,還有第四、第五......歷史的功用,其中包括「反求諸己」、「明辨是非」到「奉元復性」。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反求諸己的自省功夫,不僅讓讀者發思古之幽倩,更發揮了「古為今用」之效,以古人思想來啟發後人智慧;培養明辨是非與撥亂反正的能力,一掃我們心中的迷茫,重顯人類共同價值的澄明。

     奉元復性則是回到人類的根本─「人性」。歷史是「人心人性」的組合,從「人心人性」來瞭解歷史是最直接、最務本的方式,也唯有回歸到「人心人性」才能掌握歷史脈動與規律。歷史本有其規律,在此規律面前,為以秉持謙卑、自省、警惕的恭敬心,方能發掘歷史長流中的「真」與「性」。

 

    教育,應該是讓人成為知識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僕」。

 

    歷史學的本質,就是研究「時」和「變」。時間不斷流逝,世界剎剎更新,上一刻正確的事,未必能適用於下一刻;別人用來正確的方法,卻未必適用於您。所有的知識,都將隨時而變;只有能夠運用知識的思辨和智慧,才是上天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如何學歷史?

    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書蓋上。

    好好想想,如果你身處對方的位置時,你會如何決定?做甚麼樣的決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後,再把書打開,看看這個人物是怎麼做的,他最後作了什麼樣的決定?.他的決定帶來的是成功或是失敗?.原因何在?.然後比較自己與古人,在選擇和方法上有何異同之處?

    甚至進一步,不僅設身處地古人為何決定? 還要我們當自己面臨現實中的抉擇時,去設想如果是你學的那位古人處在這個環境下,他會如何作出決定?

    這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重視的不是「記憶」,而是「思辨」。

 

    歷史的實用性: 教導人們如何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這也就是太史公所說的,讀史是為了「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報任少卿書)

    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斷相互印證,不斷地去思索如何運用前人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中,最後將書上的道理與自己的生命融合為一,讓古人的智慧為己所用。

 

學習歷史可以「啟發智慧」

    啟發智慧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見有智慧的人,他願不願和你交友,能認識到多深,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有智慧的書。

    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我們的智慧。

 

第一章

    想要學習「思辨」,第一步應該從問「對/好」的問題開始。

    有好的問題,未必能有好的答案。但沒有好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得到好的答案。

    中國的學問與西方的學問不同,西方學問講求方法,中國學問講求工夫。講方法就要重取徑,所以現代學術論文的第一節,必然是研究目的與研究取徑,因為這是西方知識體系的產物。講工夫就要重「層次」,因此想讀懂忠國書,就必須將其內容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來進行剖析。

 

我們活在歷史的巨變中

    活在巨變時代的人們,往往具有一種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價值觀的混亂與迷茫。這是因為舊的文化已被推倒,新的文化又尚未穩固。

 

三次歷史巨變:

    第一次巨變是從仰韶時代到龍山時代,從人人平等到「血緣貴族」的出現。人出生背景決定你的人生。以「禮」治國。

    第二次巨變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代,貴族消失,儒生士大夫的興起。

    第三次巨變是從鴉片戰爭到今天,這次巨變尚未結束,還沒找到主體階層和其乘載的文化。。

    巨變的核心,其實就是文化和支撐這個文化的主體階層的改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需要靠一個階層來信奉他、執行他、支撐他。

    本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介紹第二次巨變最傑出的人們,如何面對巨變,創造新時代。

 

第二章

    以「圯上納履」為範例,介紹如何讀歷史。

    有人就有慾望,就有戰爭。所以易經在「需」卦之後就接「訟」卦,「訟」卦之後就接「師」卦。

   「忍」: 人生要就不忍,既然已經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先」,兵法云: :「先發制人,後發受制於人」。兵法最重要的就是「先」。絕對的先。出乎對方意料之外,就是「絕對的先」。

    唯有「忍」,才能讓敵人失去防備。敵人沒有防備,你才能出乎對方意料之外,才能占住「先」來出奇制勝。

    忍,就是為了等待最好的時機。

    歷史就是講「時」與「變」的學問,萬事都有時機,你必須要在最適合的時機做最適合的事情。時機不到,你只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過早暴露你的意圖,敵人就防備你,你就什麼事也故不成。只有「忍」,你才能夠去搶那個絕對的「先」,這就是兵法的道理。

    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想要知道自己讀懂了沒有,最重要就是找到最關鍵的概念。

讀書三個層次

  誦書:背誦書中的內容。

  讀書:能夠分析、歸納書中的道理。

  念書:把書中的道理,時時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實踐它。

    講道理容易,做事難,做得成事就更難。因為講道理容易,道理講得通就可以了。做事要有現實的條件配合,做得成事得要所有的條件都到位,缺個條件都不行。

    讀書到念書間的工夫,叫做「習」(小鳥學飛),非常多次的嘗試與挫敗,才能學會實踐。

    「常習誦讀之」,這就是讀書的工夫。

 

第三章

    「一字寓褒貶」,史書的寫法,秦始皇帝稱秦始皇,省略「帝」(較重要的字),表示貶意。史書中用字,稱名不同,都是褒貶的一種,這是春秋筆法。

    判斷哪個字比較重要,有個方法,就是一定要省略哪個字,被省略的那個,一定是比較不重要的。

    :同一個祖先,不會更改的。

    :可依地、依官所更動。

    第二次巨變的象徵之一,就是氏取代姓,表示血緣不再這麼重要(不因血緣高貴而不殺你)

    第三次巨變,則是名取代字(甚至多個英文名字)

    所謂歷史的巨變,往往不是驚濤駭浪似地急速改變,絕不是有人突然規定明天開始人人都要廢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變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孟子所說的「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沒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會自然去做的東西,這才叫做巨變。

 

    成功的第一要件: 無論何時何地,請把你的理智擺在感情之上。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這個方法的人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的計謀,某個人來做就好得不得了,某個人來做就是天下最餿的主意。

 

    有很多人,常常就覺得自己才能很夠,卻懷才不遇,想知道怎樣才能被人重用。我跟大家說實話,這個社會不外乎就是「需要」和「有用」。人家需要而你有用,人家自然會重用你;你有用,可是人家不需要,那就白搭了。

    秦始皇為什麼能成功a.因為他在統一天下之前,無時無刻地不把統一天下這個目標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他每一刻都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這一念之間,就能決定成功或失敗。

 

第四章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你沒有防備的敵人。在強者沒有防備的時候,弱者秘密聯合行動就把它給打倒了

    在成功的前一刻,在志得意滿的那一刻,往往是最危險的一刻。

    永遠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驕傲正是人類所有情感裡面最可怕的其中一種。

 

    學問有兩種:

    衰世之學:只點出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人聽聞後長嘆。

    盛世之學:點出問題,並告訴你解決方法,令人備感精神大振。

 

    我們用人要用其所長,不用其所短。

    方法不在新舊,有用就好。一好。花錢收買人是老方法,也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方法。

    尉繚觀察秦始皇的長相,鼻子高,眼睛長,有雞胸,聲音像豺狼,從面相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人多半不在乎恩義,心如虎狼一般貪殘。行為舉止中,有求於人時,姿態特別低。過度的謙卑和過度的驕傲都需要提防,老子說:「寵辱若驚」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到他得志的時候必然狠。為什麼? 壓抑得越深,反彈的力量就越強,這是人性。

    這個社會人人都在觀察別人,人人都在被別人觀察,古今都是一樣。

 

    我們看一個人,要觀察一個人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看其兩端:看他得志之後是什麼樣子,會做些什麼事?看他失意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會做些什麼事?

    特別是人得志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往往就能看出這個人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一個人要完成目的之前,他會為了完成目的付出很多的代價,做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去做很多他本來並不想做的事。可是當他完成目的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樣子。

 

    有些人只能在一百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裡,找一個最好的答案。可是有人卻能在一百個標準答案之外,找出第一百零一個更好的答案。這就是天才和人才的思維差距,也就是秦始皇聰明才智高人一等的地方。

    年輕人是需要磨練的,一個從來不知什麼是憂愁,不知什麼是煩惱的人,到了大難來臨的時候,必然樂極生悲。

 

第五章

    中國文化講陰陽、正反、表裡,就是不希望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在中國傳統的語彙中,「顛峰」並不是一個好詞,因為這代表了接下來只能走下坡。所以在過去,很少會恭維人「如日中天」,這等於咒他後面只會「夕陽西下」。如果真的要恭維人,就會對他說「如日東升」,接下來能步步高升,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所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其實難免都會碰到挫折。挫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在你努力做了很多的事後,最後才發現結果完全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別人對你的實際評價和你自己認為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有時是天壤之別甚至背道而馳。

    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不在於遇到不同的問題,而在於面對問題的態度。通常決定你一生成敗的,有兩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面對現實,改變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掩耳盜鈴(自欺),設想別人的評價都不正確、都是偏見、都不懷好意,因為各式各樣的目的故意污衊扭曲自己。其實自己做得很成功,都是別人不對,你沒有錯。

    歷史中,大部分人通常都會選擇第二條路。因為第一條路是很痛苦的。

    面對真實的自己、甚至是醜陋的自己,就好像傷口結疤之後,要把疤撕開一樣的痛苦。活在自己的幻想跟美夢之中,永遠是比較快樂的事情,沒有幾個人有勇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但如果你選擇的是第二條道路的話,也不可能改變自己,事情只有一步一步的越來越糟。

    人生從你選擇哪一條道路,就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秦始皇選擇自欺。

    這個世界上越聰明的人越會自欺,因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當人走到了這條道路上,他就離悲哀和失敗不遠了。

 

    在中國人來看,歷史最重要的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得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須忠實去認識人到底是什麼,才能真正明白歷史。

    預言書在中國歷史悠久,它最大的特徵就是,你光看字面絕對看不懂是什麼意思,而猜測通常都會猜錯。只有等到最後應驗時,你才會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

 

    方法對不對是一回事,但態度對不對(待人接物的交際手腕)是另外一回事。

 

第六章:

    從歷史上來看,要成為成功人物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就是百折不撓。人生哪有不碰到挫折的,差別只在於有的人遇到挫折就被打倒,有的人卻永遠不會被挫折打倒。這種百折不撓的人,始終相信自己必然能夠排除萬難達到目的。

 

    一個人會被騙,絕對不是因為他「笨」,而是因為他「貪」。

    越是聰明的人,他的欲望越強烈,也就是越貪,他就越會自欺,就越容易被騙。

    因為每個人心裡,都必然有一樣他真正想要的東西。別人引誘你,而你不為所動,那是因為那不是你真心想要的東西。可是有一天當你真心想要的東西,就出現在你的面前,有幾個人能夠忍住,能夠抵抗這樣的誘惑?

    越聰明的人越抵抗不了這樣的誘惑,因為他覺得這樣東西唾手可得。

   

    《史記》並不是誰的談話都記載,記載或不記載往往都有它的道理。章學誠說:「古人之去取,古人之心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許多時候,《史記》中記載一段對話,是希望藉他人之口,來表達史家對於那個人物的評價,這就是顧炎武所說的「寓論斷於序事之中」,這是中國傳統的史法。

 

    商代人用甲骨占卜並記載結果,在商代中期占卜結果往往有吉有凶,可是到了商末越是危機四伏、風雨飄搖的時候,占卜結果幾乎全部都是吉。恐怕是因為占卜的人也不敢講真話。國家越危險的時候,反而越沒有人敢講真話,於是就讓國家更加的危險,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第七章

    不過光是知道他的做法還不夠,學歷史需要「原始察終」,我們還得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你可以欺騙得了天下的人,但你真的欺騙得了自己的心嗎?

 

    歷史來看,男人似乎最喜歡的都是比較小的兒子。

 

    人終究不能一直跟現實作對,你可以自欺,但現實不會因為你的自欺就變好。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它只會不斷惡化下去,終有一天你會承受不下去的。

    這不是靠著一味強悍的意志力,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如果不改善現實環境,意志力終究只能撐一時。

  

    歷史就是研究人的學問,你要明白人性,你才明白什麼叫做歷史。

 

    簡單地說,秦始皇的失敗,就從他的「驕傲」而來。希羅多德曾說過:「神要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一個人瘋狂」,聖經上也說過:「驕傲在敗壞之先,狂新在跌倒之前。」驕傲正是瘋狂的前奏。

    千萬不能有「天下之人自古莫及己」的想法。

 

第八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大凡常人得到本來不應該屬於你的東西,多半都心虛,後來種種倒行逆施多半都從這個心虛來。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付出代價。如果你沒有付出代價,那就是別人要替你支付這個代價。如果祖先沒有付出這個代價,這個代價往往會到子孫的身上。中國人講「報在子孫」,正是這個道理。

    因為人的壽命有限,一件事情從做下去,到得到結果,再到付出代價,其間往往超過一個人的壽命期限。所以中國人看歷史,不是看一年十年,而是看百年千年,看這個事到最後到底是什麼結果。這是歷史的本質。

 

    創業難,有時候守成更難。

 

    教子則必要有道,首先是父母身教重於言教,其次是為你的孩子找一個影響他一生的好老師。

 

    你以為自欺欺人,你以為蒙在被子裡頭不聞外面的事,只要一切你不喜歡聽的東西都不要出現在耳邊,事情就能解決嗎?答案是,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只會越來越惡化。如果沒有辦法把你的意志變成具體的行動,現實是不曾隨你的意志而轉移的。

 

    他根本欺不了人,說穿了就是自欺而已。這是年輕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以為自己聰明能欺盡天下人,大學有云: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其實終究只是自欺而已。

 

    為近暱隔絕中外,這是人主之大忌。

 

    唉,二世不過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他不能嘛!如果是一個好老師,就應該勸學生,不能怎麼辦?就是學,拿刻苦學習來彌補。我們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至少要學而知之,再怎麼基礎不足,總得困而知之吧!

 

    孩子是學你做的,絕不是學你說的。

 

第九章

    歷代史書都勸領袖人物要「親君子,遠小人」,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小人太好用了!只要你能給他權勢利祿,不管那件事再荒謬、再無恥、再違背良心、再困難,他都會去做。

    如果你用一個君子,只要叫他去做一件不對的事,他立刻就會義正辭嚴地諫勸你。如果你硬逼他做,他就不幹了,哪個領袖會喜歡這樣的部下呢?

    既然小人這麼好用,為什麼史書還勸你不要用小人呢?因為通過對幾千年歷史的觀察,我們發現小人的欲望會不斷膨脹,只要你餵不飽他,他終究要反噬其主。

 

    信用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你如果不建立信用,一上門人家就知道你是來騙人的,你再怎麼聰明也無所施展。

 

    中國傳統歷史學的訓練,強調「原始察終」。秦國是怎麼得到天下的呢?前面說過,靠的是詐─欺騙,與力─殺戮。

    秦國靠著欺騙和殺戮取得天下,問題是你以欺騙租殺戮治國,別人也會以欺騙和殺戮回報你。所以孟子才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在中國思想土,「一統」和「統一」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統」,一而統,是王道的表現; 「統一」統而一,是霸道的結果。

 

    學歷史的第一個功用是「啟發智慧」。這個智慧有甚麼特別之處?

    歷史學是研究「時」和「變」的學問,因此歷史學所啟發的當然是「時」和「變」的智慧。因此歷史學的第二個功用,便是教人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

   「時」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藉由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先時」、「治時」的智慧,最起碼得能「因時」制宜,一定要避免去做「違時」的事情,我們最終才能獲得成功。

    無論聰明才智再高,只要你做違時的事情,必會落得一敗塗地,因為人終究無法和歷史作對。

    然而「時」雖多變,卻有其內在的連續性,不會亂變。這種「時」發展的方向,就叫做「勢」。得知大勢所趨,方能事半功倍,若逆勢而行,縱使個人聰明,力量再大雖可以得意於一時,久了,還是會被歷史打倒。而且得意得越久,反撲的力量就越大。只有「審時度勢」的智慧,才能幫助我們取得這個時代應有的成功。

    歷史的第三個功用,也是最後一個功用,就是「感動人心」。

    經過無數個時代卻始終沒有改變的東西,才能做為縱貫古今的「道」而存在。什麼是這樣的東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變世界,只能從改變人心開始。要成就大事業,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變了,世界才能改變。

    歷史是追求真實之道的學問,只有從真實出發才能提煉出真實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動人心,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