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序

「回望過去,我們不是重溫舊夢,而是給過去新的註解。年紀大了,明白的世情多了,憤怒少了;對自己過去的了解多了,回憶中的情節忘掉了,但情理卻來得更清楚。」

「記憶裡的現實,加上對未來的期望便是我們眼前的現實了。沒有錯,過去和未來是分不開的。對過去的回憶牽動我們對未來的期望,我們選擇回一些甚麼倒轉過頭來又影響對未來的期望,成為我們眼前的現實。」

「新的知識會給舊的事物帶來新的了解,歷史不會長大或變小,卻會不斷更新,故此歷史也是活的。」

「錢財沒有了遲早會回來,得失不重要。但千萬要記住,鈔票買不到的東西一點一滴都不能浪費。」

「窮或苦都只是一種心境。」

「他們活在痛苦裡,那既是生活現實,也是他們自己做的選擇,他們選擇跟這個世界作對,他們選擇以自己為被迫害的一群。以這樣的處世態度,這些人又怎能不註定活在痛苦裡?我從未見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會自願留在黑道中的。」

「我相信人可以互相提攜幫助,但凡人卻不能救世,只有神才可以救世。人要認識自己的極限。」

「我過了一些很窮困的日子,但卻從未匱乏過;就算甚麼都沒有、連飯都沒得吃,我都還有希望。在平常的日子裡,人也要對未來有希望,在困苦的日子裡,希望來得更重要。」

「我從未為錢發過愁,我不相信金錢是我創業的動力。」

 

 

.我的立志

賣五香花生也要做老闆。

    須知家庭生意,那怕理論上你是有全權打理生意的總經理,每一位家庭成員還是可以是你的老闆,真恐怖!

 

我不想當廟祝,我要成佛

     人生不測,沒有運氣,就算有天大本領亦難以成功。

     世事就是這麼奇怪。假如想通透才辭掉高職創業,我可能會有太多顧慮,最後會拿不定主意。幸好我生性衝動,豁了出去再算。可是豁了出去,我才發覺創業路途崎嶇,困難重重。

    要想得通透才拿定主意,最終往往便做不出決定。沒行動之前怎可能把所有問題想通? 創業必須有膽識破釜沉舟、燒掉撤退得橋。

    一間新廠起碼要操作了一兩年時間才可以把人才、系統協調起來,形成足以應付大眾款式以外的熟練技術和管理架構。在此之前,新廠只宜接數量大、無論是原料或款式都簡單的大眾款式;這些訂單生產轉流快,因資金週轉也快。創業者都欠缺周轉資金,流程簡單完工快的訂單就更重要了。

    我對腐敗的夜生活有所警惕,更加自律,從此早睡早起,以免拖著疲累的身軀上班去。

    他們是家族生意,做他們的小股東更容易產生利益衝突。我想,受利益牽制比做他們的大伙計還難捱。況且,他們是找我為他們經營生意,就這恍如找的看管廟宇的廟祝一樣。我不想當廟祝,我要成佛。

 

    知道自己是個男人不難,知道自己是個老粗則困難些;而要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點,就恍如畫一幅自己在畫自己的自畫像那樣,要有這個自知之明,確實難如登天。

 

.我的摸索

     年輕人創業就像不知是傍晚或日出,騎著駱駝上路去。那到底是走向黯淡的黑夜,還是在走向陽光普照的白天,便要看我們能否有所覺醒了。

     年輕人理想多而顧忌少;不知天高地厚,衝進有餘,但卻往往罔顧現實;做生意,操守、誠信也較鬆懈;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效果。也是這個原因吧,成年的生意人往往對年輕人有戒心,他們寧願跟年紀相若、較成熟的人打交道。

    上班,有老闆和大公司的威信撐腰,不會察覺別人對自己有甚麼顧忌。到自己創業,身分變了,別人便會用另一種眼光看我們;以前的感情和信任沒有了,有的只是謹慎和顧忌。如果對這眼光角度的改變懵然不知,不同時調校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只顧埋怨人情冷暖,那就是死路一條。

    誠信是做生意寶貴的資產。有誠信,沒有本錢也可以做生意。壞了誠信,不管有多少本錢也會衰收尾。誠信是做生意的磬石。

    有錢人要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孔還要困難。在我看來,這是駱駝是比喻做生意,為了賺錢便不惜手段的罪孽。我就是騎著駱駝上路,希望在做生意的旅途上,透過不斷吸取教訓、不斷懺悔,將駱駝逐漸琢磨變成一條細小的穿得過針孔的駱駝毛,到其時天堂的路便會對我敞開。

 

    創業的經驗就從灰燼中重生得鳳凰。燃燒的不是我們的軀體,而是我們的習慣、期望、意志和周詳的計畫。

    品質和付貨期是客戶的命脈。

    我們都有錯覺,以為只有深思熟慮想出的辦法才可以解決困難。殊不知,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只能從實踐中掌握走出困難的道路。高僧坐禪般的冥想怎悟得出發展生意的竅門?

    推動我們思維的,是實際行動;帶動腦袋的是我們自己的一雙手。工作是行動,實際行動令我們從工作中得到樂趣,使我們為工作而工作。目標卻只是遙遠的北斗星。

    我們從實際行動中不斷完善工作的方法、能力和概念。在走向完善的過程中,會不斷呈現激發我們投入工作的美妙境界,給我們帶來樂趣。這種美妙的樂趣令我們忘卻已成功作為工作的目標,轉而為工作而工作,最後透過實踐達至成功。

    我不是說為工作而工作便是成功。我的意思是,我們的一雙手是大腦思維的先鋒。人類的進步,不是一個又一個完成了的目標加起來的總合,而是一個又一個苦心歷練過程的結晶。成功不是完成目標,成功是個完不了的過程。

    令人類進步最大的原動力,是從行動中發現自己的能力,並從中得到喜悅。

    從零起步便一無牽掛。

    做生意的最終目標是滿足最前線顧客的需要。我便決定要跑到美國去面對面接觸客戶,直接接單。這樣我便可以體味市場的變化、感受市場的脈搏。

 

    工人的困難便是我們的困難,解決他們的困難也就克服了生產的困難。速度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縮短與工人的距離,好讓我能夠更快捷地對他們的困難和須要做出反應,以便進一步簡化運作、提高效率。我們知道與工人緊密溝通和合作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而這也是加速生產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一定要做得比別人更好、更快、更便宜,才有希望接到生意。

 

    當一個人還在追求機會的時候,他的心情是興奮的;可是一但他抓住了機會,他的心情就會凝重起來;因為隨著機會而來的,是沉重的責任。

    我告訴自己,我們只有一次機會。把這批貨做好並不足夠,我們一定要一鳴驚人。我們一定要客戶印象深刻,從此再不能不給我們生意。我不想再要求他給我們生意,我要他需要我們,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安枕無憂。

    幸運和努力哪個重要?毫無疑問,努力更為重要。因為只有努力才可以讓人真正幸運起來。努力是我們幸運,越幸運我們越努力。因此幸運是努力賺來的,要成功,除了努力外,就是要繼續更努力。

 

    那時我看的還是與賺錢有關的how to 書籍為多。這些書就好像肚子餓了吃泡麵一樣─有即時的滿足,沒有真正的養分,對增進知識幫助不大。

    讀書是為了充實學問,而不是為了找尋甚麼發達方程式。充實學問,可以擴闊眼界、視野,加強分析能力,對生意的創造和判斷決策都有幫助。

    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都只能從實踐中得出成果。只有透過實踐探索,思想才會開竅,這個過程需要從不同書本吸收養分;也只有這樣才會帶來領悟。

    深厚的知識是做大事的基礎。

    海耶克<到奴役之路>這本書開始了我對知識的追求,改變我的一生,也使我對人生和生意有更清晰、層次更高的看法。

 

    智慧是幫助你看破眼前利益的信念。要走智慧之路,變得捨棄方便之門,只有這樣才可以走上踏實但崎嶇的成長旅程。

    因應週遭事物演進的速度做事,你便有足夠的力量達到目標了;這樣整個環境是你的後盾,推動你前進。急於求成,你便脫離事物演進的力量和方向,背離周遭的人的共同意志;失去大眾的支持,事倍而功半;你早晚會筋疲力盡,終至失敗。那麼不管你個人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管你如何心急,你也不能令這個世界走快一步啊!做事的方法和規律只是表象,隨時都可以改;可是原則和操守卻千萬不能變,因為那是大眾的力量和意向,是你賴以成功的潛在支柱;失去這個大靠山,我們便失去形勢,那有怎麼不失敗?

    你要記住,事業成功,甚至擁有全世界,要是沒有好家庭,你也只是一條窮困得很的可憐蟲。千萬不要為了工作而冷落太太,也不要為了兒女而忽略夫婦感情。太太才是你的家庭。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堅持操守和原則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的崛起

     為了做生意刺探情報,我不惜穿西裝、打領帶扮得瀟灑帥氣去泡女售貨員。那是不擇手段還是人盡其才我便不得而知了。我知道的事,只要有用便要做了。創業時資源少,選擇少,不能不物盡其用。

    補貨有困難,那麼這個款是在別的分店也肯定賣的好了。補貨超過一次的款式,值得留意;賣的好但沒有補過貨,這樣的資料做不得準。

    1.高檔公司的中價貨會在大眾化的公司流行,高價或暢銷的低價卻不會;到大眾化公司大量下單時,中價貨便會變他們的中下價貨;2.季初顧客需求急切,他們對款式的反應不可靠;故此他們對開季後感到新鮮的貨才重要;3.高檔公司新鮮好賣的款式可以在季中在大眾化的公司推出,不用等到下一季。    

    每一個款式我都會買下所有顏色,把最好看的顏色作為樣品,剪下其他顏色毛衣做為色樣。當然,我會剪掉牌子,貼上我們的樣品標籤,寫上編號、重量和價格,當作自己的樣品給客人接生意。這種作法成本低而快捷、簡單,這就是我的竅妙了。

 

    成功令我們的靈魂兒飛上的太虛,以致透過成功的光環看世事。結果看到的只是光芒,沒有黑暗。那又怎會是真正的事業和人生?沒有黑暗便沒有缺點,那又何來進步的空間?沒有進步的人生,那不便是向死亡一般完美了。

    我不相信可以從別人身上汲取到甚麼教訓,因為只有自己的親身體驗才真的到肉。

    永遠不要把自己放在成功者的高台上;永遠要提醒自己是在攀坡;終點在前,永遠不能停下來,否則便會馬上滑落谷底。

    我們來得太早,以他崇高的地位,未到絕境他是不肯面對現實和道理的。

    他們都給身段的堅厚外殼障住了視線,看不清問題的所在。他們都是身在高處不勝戇也。

 

    Glynn設定款式潮流的辦法,是將每款設計的構造、顏色、組合等細節逐一剔除、修剪,他更乾脆把部分沒有希望被人接受的設計廢棄掉。經過他篩選、修剪、去蕪存菁,原來八至十件一組的樣品,往往只會剩下三、四件;原來三、四十個不同的組合,也只會剩下二十個。四面牆原來都掛滿了樣品,最後只剩一面牆還掛著樣品;剩下的樣品,每件都貼滿便條紙顯示出要更改的地方。

    做事既要簡化又要集中。生意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多搞幾種別的生意,或是增加款式。在那個時候,Glynn會問,可以剔除那些做得太濫、做得不好的東西?

    創新是個簡化過程。從細節入手,不斷把問題過濾、淨化,直至找出困難的癥結,便剔除不可以融合為一的元素,剩下來的可以融合的便是解決困難的方法;掌握這個方法就是創新了。創新是知道問題所在,成功地解決問題。

 

    創作是構想和事實的結合,經過不斷的失敗和嘗試,最後構想和事實吻合一致,便是成功創新的結晶。

    累積的經驗真的是創作的資源。

    每一個成功的創作都會啟發別的創作,就正如成功解決了一個問題,會引發出相關的問題一樣。創作永遠完不了,就猶如永遠都有問題等待解決一樣。

 

    我的事業發展迅速,原因之一,是我不斷創新─因為我永遠都是活在困擾中。如果有人問我:「你的工作是甚麼?」那麼我會說:「我並不工作,我只是在找出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解決了問題我便沒有工作了。」

    工作的真諦就是解決問題。創新其實就是成功的解決問題。所有的創新都是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成功的亢奮令我猶如置身殿堂裡,踏在紅地毯上接受別人的歡呼。過去的委屈和怨氣不單一掃而空,更還可以傲視那些以前看不起我的人。太過癮了。故此那只是墮落的開始,因為在市場哩,變化才是永恆的,創作者個成功轉瞬即逝。

    我為人樂觀,我的信念是,只要你相信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便存在了,那麼你便可以找到問題的困難所在。一但知道問題的困難是甚麼,解決的方法便自會呈現了。

    要創新便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態度。不管是甚麼問題,只要找出困難所在,我們便有機會找出解決困難的頭緒來。每解決一個問題,便是一個創新。只要接受問題是存在的,解決困難的靈感並油然而生了。

 

.我的慘敗

    我以為用最有名的騎師和名人做廣告,貨品便自然會暢銷,可是我們在牛仔褲店寄賣的T恤卻動也不動。不能光靠廣告來促銷,最重要的還是貨品的素質、價錢、服務和經營的能力。好的廣告只是吹皺一池春水而已,但卻興不了風、做不了浪。

    我想搞個自己的品牌賣T恤。反正我們有間T恤廠,可以自給自足,是不是?任誰都知道自給自足從來都不是個做零售業務的好理由,可是那時我被虛榮心迷著,不知道有這個道理。

    單靠一個好名字是不能建立品牌的。產品不像樣,怎麼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品牌?難道IBMDELLGE......成為世界通行的品牌,就是因為他們都有個好名字嗎?不過這當中的道理我是到後來才明白。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既不知道要建立品牌要有個經營概念,更也不知道貨品款式要有個性─一個清晰地反映顧客身分和態度的信念。

    我以為租金便宜便容易撐下去。但便宜有個屁用?一個月連七千元生意都做不到,還要賠上固定開支和人工,你說貪租金便宜笨不笨?

    其實做零售生意是不用怕租金貴的,要怕的是位置不旺、生意不好。挑店的三大原則永遠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那時候我連這基本的原則都不懂,不失敗是沒有天理的。

 

    創辦佐丹奴之初,我衰在一心二用,沒有視做生意為一門專業。不夠專心。有過這個教訓,我以後辦事都全情投入,心不旁騖。每一次創業,我都對自己說,這可能是我死亡前最後的一場戰役了。有甚麼比死亡的威脅來得更迫切、更能令人全神貫注?我要給自己死亡的壓力,讓自己專注起來。

    當你踏足會議室趣談一宗大生意時,要你看到牆上掛著是甚麼畫,地上的地談是甚麼顏色,那麼你是看到不應看到的東西,你便是沒有專注,你的交易大多會失敗,或者更糟糕的是你做成一宗壞賣賣。

    我從不相信半途出家、兼職或業餘搞生意的人是可以成功的。

    做生意像所有事一樣都講運氣;都會有走運和倒楣的時候。可是我們都不能控制運氣,那麼又何須為運氣費神?到頭來做生意靠的不是運氣,因為長遠而言決定生意成敗的是能力。

    運氣轉瞬即逝,只有能力才是永恆。

    要是有人相信無商不奸,故此生意成功便要耍詐,那便是大錯特錯。做生意跟鋼琴家一樣是一門專業,不是靠張嘴亂講,靠陰謀和狡詐便可以成功。壞人是做不成生意,正經的生意要由正經的人來做才會成功。

    我們一定要專心,是工作為專業。沒錯,做生意需要全身灌注。不能將所有時間、精力和思想投入的生意的人,那麼還是請他不要做生意,因為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的改革

     有誘惑因而有是非,有誘惑因而有困擾,故此誘惑也給我們帶來進步。要是有沒是非便有困難,而人類也就不會演進了。你要當個受到誘惑而犯罪的人,還是當個解決困難的人?

    誘惑是避免不了的,但那確不是放蕩的藉口。

    為了全心改革佐丹奴,我告誡自己:1.要屏除成見,更不能做任何假設,我要以一張白紙般的思想狀態投這心的挑戰;2.要找出每一件事的問題所在,解決問題是我處理事情的門檻。

    投入這工作,便不能計較得失,否則眼界和胸懷會給成見侷限,讓先入為主的想法歪曲事情的真相。

    售貨員的流動性非常大。我認為售貨員不擔心找不到同樣的工作,故此他們才會不斷跳槽,可見這一行勞工嚴重短缺。因小故辭職,正是他們對待遇、條件長期不滿;動輒辭職是不滿的條件反射。不徹底解決令他們不滿的成因,再好的管理也無濟於事。

    我決定冒著同事的反對,一意孤行,提高售貨員的待遇;至於這樣做另成本增加、虧更多的棘手問題則留待將來在解決好了。

    我認為月薪從大約三千五調高到五千五~六千元,同時有假期休息(一周不能工作高過五天半),售貨員才會對未來有所期望、珍惜工作。有將來便有希望,有希望,幹勁又怎麼不比待遇不滿而又疲倦的員工高?調整過待遇和工作時間,售貨員流動率果然大幅下降,而幹勁也高了許多、許多。

 

    優質服務的基礎是欣然向好的善心,不是精明的算盤。

    售貨員流動性穩定下來,他們幹勁十足,可是業績就是上不去,該給他們甚麼利器?我知道必須從更基本的層次入手。

    我認為顧客要買的不單是貨品,他更要買個良好的感覺。一位是買要合意產品的顧客,另一位是買到合意產品之外還更享受購貨經驗的客戶,你說哪一位會回頭光顧?當然是後者,因為他得到的滿足比前者多很多。

    為什麼?在富裕社會,人們買衣服不是因為他們沒衣服穿;他們大多是對穿慣的衣服生厭,買件新的換換感覺。喜悅的購買經驗也是一種貨品。

    服務是無形也是有形。顧客從服務中得到的喜悅不比買到合意的衣服為低,故此他的效果是實在的。優質服務是企業文化的體現,他植根於企業同仁的共同信念。他們都要相信優質服務體現人性善良的一面,是對的,是好的;那是不計利益的,優質服務不是建立在計算機之上,而是發自每個人的欣然向好之心。

    訓練做得成功,作為老闆,一定要全情投入。

 

    我認為要把生意做好,簡單的辦法比聰明的辦法更重要。聰明的辦法可能會來的很複雜,事倍功半,往往形成浪費。簡單辦法則可以將我們的聰明用到盡,故此簡單比聰明更重要。

 

    麥當勞快速服務的秘訣在於菜單上沒有多少選擇,使得品質高、效率快。

    佐丹奴當時的問題是:

    1商品種類太多,應該學麥當勞盡量減少和簡化商品的分類。

    2商品的款式太複雜,欠缺重心;應該學麥當勞,把貨品集中在基本和實用的款式;為了推廣招徠,間中當然也推出少量花俏的樣式,但這樣的推廣期一般不長。每個人的衣櫃都有十幾件衣服,但穿來穿去就那幾件實用基本的?也是最常購買更換,我們就應該集中賣這些。

    3運作結構太複雜,每件事就算有了決定也久久落實不下。要是取消複雜的款式,集中賣基本、普遍的簡單款式,將每季推出的貨品從三百多款減為五十多個,運作、經營的難度不便起碼可以減少六分之五了?

我不相信Michael比我聰明六唄。如果我們的經營模式比他簡單六倍我不是可以有機會取勝了嗎?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

   

   「良人不示人以樸」,要不示人以樸,便只好專注了。要專注便唯有簡化,故此良人都活得簡單。

    我經澳門偷渡到香港,因只能帶一元港幣出境,我毫不猶豫將口袋中的金條採入土裡。我從來沒想過要冒險將金條帶出去,我只是想怎麼樣才能安然到澳門。一到澳門,我將身上僅有一元拿去吃四碗雲吞麵,飽了肚子圓了小時的夢,不期然覺得錢真是偉大。但我沒因此後悔丟掉那小金條。我要逃出生天,到澳門是我唯一的選擇,此外我別無選擇。

    專注便要犧牲。要做犧牲,最難捱的,是其他機會和選擇的引誘。我們都以為自己擁有選擇權,便以為所有東西都是屬於我們的。殊不知,真正屬於我們的,只是實行了的選擇。只有選擇了的東西才真正屬於我們,因為那才是我們著著實實做到的東西。

    不少人以為選擇越多越好,而他們也往往因為這樣的念頭累死;世界上有不少一生也找不到配偶的美女,也有不少一生也找不著事業的能人。他們大多擁有所有選擇,不肯犧牲任何機會。

    於是名醫也走去兼營副業,最後他便疏於本行而變成庸醫,但也當不成一個成功的生意人;於是有些人以為只要給家裡供應不絕,便有權去泡女友,這樣的人最後無家可歸。追求選擇、不肯做出犧牲的人,都專注不起來,這樣的人往往只會枉度一生。

    簡單令人生畏:要我做這樣簡單的工作,你是要污辱我的智慧和能力嗎?我們往往把簡單誤解為愚蠢、低能。有這樣的誤會,故此不少人便以為只有做到很複雜的事情才可以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不少人都有做個聰明人的虛榮,這些人也因而成為理想抱負的俘虜:有理想有抱負,那還謙遜的起來嗎?

    簡化事業和簡化人生的辦法同出一轍,就是從謙遜做起。怎麼樣才可以體悟謙遜?那就要接受我別無選擇這個現實。

    我沒為金條冒險,踏出澳門的第一步,我自信地告訴自己:把命運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安全的。那時我十二歲。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簡化都是個做出犧牲的過程。要犧牲其他所有別的選擇,才能專注地把我們最有能力的事情做到最好。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能耐,因為絕大數的人都喜歡多選擇:越是重要的事他們便要選擇越多。可是選擇越多,事情變越複雜,如果我們將生命裡重要的事都複雜起來,那我們便必死無疑。

    不,取易不取難。人生的目標不是像難度挑戰,而是像生存挑戰;越簡單的生存方法,我們便越容易取得成功。

    簡化不是一頓免費午餐,要成功便要付出。

    要是我在複雜的人生裡找出了甚麼條理來的話,這條理便是簡化才是人生真諦。砍斷所有別的選擇,專注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一切便有條不紊了。無論做人還是做事,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有甚麼是不該做的?

    簡潔才是真正的謙遜!!

 

    知識是我們的命運,知識將我們從無知和愚昧中解放出來。簡單是生意的命脈,簡單的運作將生意從呆滯和混亂中解放出來。

    溝通一定要從接觸顧客的最前線開始。我便決定每週一要所有店長和部門主管到總部檢討貨品銷售情況。我們將貨品掛在會議室的牆上,逐個款式做出銷量報告,聽取店長們的意見,然後做出補貨和調貨的決定;很好賣的款式便給工廠下單趕工補貨,銷路欠佳的款式便馬上降價拍賣。

    跟著店長和部門主管便報告過去一週遇到的困難,提出對策;經過討論,最後由我拍板定案。

    我從這些會議發現了很多公司內外的問題,也澄清了不少溝通上的失誤,更讓同事們知道整間公司是在做甚麼─我要求所有店長和部門主管向下屬覆述會議結果,故此整間公司很快便可以清楚地掌握經營、運作的狀況。

    為了進一步簡化運作程序,我更簡化溝通的目標和程序。我要每個人在開會時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困難和解決辦法上。當人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困難上,他們溝通的目標變清晰、明確了,從而簡化他們工作的目標和程序。

    為了避免分散注意力,我把會議的時間以45分鐘為限。每個參加會議的人都要預先準備好問題,而這些問題又都要集中在內部運作和顧客面對的困難,不得提出假設和預測(我從不相信預測這件事),這樣便可以避免浪費時間、精力胡扯了。我看過太多無的放矢的胡扯會議。

    我將會議集中在困難上,同事們的工作都集中在解決困難上,整間公司的工作環境便因而透明,運作也因此大大簡化。

 

    系統是簡化之源

    做生意,我最怕就是good deal。小時候在街頭長大,看過太多以good deal為餌,引人入陷的騙人把戲。

    貪念確是最大的陷阱。特別便宜的價格一定有特別的蹊蹺,否則為什麼要便宜給你?

    雖然我看過公司的不少文件,又掌握了他們的生意細節,可是這宗買賣來得太划算,早晚會出問題,還是放棄罷了。一想到這裡,我心頭像放下一塊大石,整個人也輕鬆起來。

    不是我們中國人聰明,只是我們不把別人當傻瓜罷了。

    做人的處事習慣跟一間公司的工作系統一樣,要是更能夠將之簡化,事情就好辦了。做人一定要有處事的規矩和習慣,否則每遇上一件事情便要重新想一次辦法去應付,那豈不費時失事,麻煩多多?

    規矩、習慣是傳統智慧和個人智慧累積而成的做人、做事的原則,是從現實生活中累積得的解決問題的程序。在一間公司而言,這些解決問題的程序便是他們的系統。沒有系統的公司,那便跟一個沒有規矩、習慣的人一樣,會生活混亂、麻煩四出。公司運作簡化、建立有效的系統程序,便像一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事事得心應手的人一樣。

    系統也不是沒有代價。系統太複雜,公司便失去靈活性,變呆滯(習慣何嘗不然?)可是就算系統不是特別複雜,要是她不能針對公司的運作問題,那麼實行這個系統便只是會帶來麻煩。

    故此不是建立了一個系統便可以一本黃曆看到老。隨著公司的演變,便要按運作上出現的困難不斷做出檢討,調整更新系統的程序;發現失效的地方,更要馬上將之取消。失效的系統往往令公司運作複雜化,使公司停滯。

     A system that works,是簡化工作的程序。

 

承擔是簡化的要素

    成功不是免費的午餐,他的代價是承擔的勇氣。

    遇上困難便找人幫忙,甚至以為可以靠別人而生意成功,正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生意成功最重要的要素是為自己的一切作出承擔的意志。

    沒有承擔的人是不敢面對困難的人。沒有解決過困難便無從踏上學習曲線,也就無從成長。

    我跟過不少有學問、有經驗、有頭腦、有個性和有心做成事─可是卻沒有肩膀的人共事過。他們往往都有很主意、計畫,甚至有眼光;但他們卻往往一事無成,以致不是慨歎時不我與,便是埋怨為奸人所害。沒有承擔的人非但沒有用處,更是個負擔。

    克服犯錯的恐懼,承擔的意志便油然而生。

 

    單憑努力不便有麵包吃,那往往還要靠信念。

    創業時我們要組織一個好幾百、甚至過千人的團隊,群體力量是成敗的主因。如果能令一千人都相信他們會贏,那麼創業的成功率便會很高了。

   

有的賺就足夠

    貨品的價錢和成本都有很大的變化空間。與其按成本定價格,不如用價格來壓低成本。價格便宜,銷路又快又多,成本和費用便都自然下降。因此,先把價格定在令貨品暢銷的水平,再回頭壓低成本、費用,往往是最好的銷售策略。

    賺錢之道不是要賺到夠,而是怎樣才可以賣到貨。

    只要有生意,價錢高低並不這麼重要。甚麼水平的價格才叫合理?夠我飯吃的價格就是合理。我知道只要賣得比別人便宜,便有不難有餐飽飯吃了。

    我應該說故事,而非講道理。

    特別便宜的貨品就像飛快滾動的車輪那樣促進所有貨品的銷量。我們的POLO衫不但是最便宜的,更是中價貨中質量最好的。

    強勁的銷量令公司上下的士氣高漲,我借勢推行其他改革,不館多大的困難也都迎刃而解。

   

    這個世界是沒有坐享其成的生意。

    生意是活的,是不斷改變的,故此成功只會不斷帶出不同的困難。要生意成功便要不斷向人偷師、不斷創作,猶如走在鋼索上耍雜技一樣。

    成功落實概念,那是自我進取,給自己證明自己的能力。

    我雖然貧窮、坎坷過,我做事卻從來不會只是為了出一口氣。我也從未顧影自憐,自慚形穢過。我心頭有一股志氣,故此從來不必為任何事情爭口氣。一直以來我追求的只是「媽媽我做到了」的滿足感。

    不管是窮到連飯也吃不起,還是有錢到不知道真正的金額是多少,我從來也沒有為錢而失眠。

    我不怕失敗,也不怕失去金錢,或為人恥笑,因為我從來都不介意別人拿我怎麼看待。我只是怕失去自信,以致自己再也看不起自己;我從不追求別人的接受、認同和讚賞。

    簡化概念的成功讓我有理據、有邏輯地證明給自己看,就算欠缺別人有的正規教育、學識、本事、家產,我還是可以簡化概念、將之落實,那麼我一樣可以勝過別人。

    麥當勞不時推出令人注目、只賣一個短時間的促銷商品。如是者,我們的店舖便永遠都有煥然一新的新鮮感。

    成功確是一條不斷解決困難的崎嶇路。

 

.我的憶往

    創業要的是鬥志和創意,而不是賭徒的魯莽。

    創業時出現的困難都較新鮮,較為怪異,我們一定要有朝氣和新鮮的感覺才可以創業。

    沒有困難要面對,我便覺得工作沉悶,不想上班了。不過,我可不是個為了工作而活的工作狂;我活著是為了解決困難。困難是鞭策我自律的圭臬。

    很多人說,要成功創業,最重要的元素是冒險精神。創業的成功率很低。要不是像拚了老命的賭徒那樣魯莽,那麼一但在創業的路上遇上不斷出現的失敗,當你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時,你又怎還可以鬥志昂揚?我不愛冒險,我也從來不是個賭徒。

    小時候玩梭哈,我出奇不意,嚇嚇人,趁他們還沒想通每個人的牌強弱,辯贏走他們的錢。這些人想以小博大,我卻是以大博小。他們不熟悉我的怪招,讓我有機可趁。可是,我卻不是個賭徒。

    創業不是賭博。這不是因為我們不能用統計學的或然率愈推斷創業的風險,而是創業觸發的困難往往都來的陌生。新事業牽涉的困難又往往跟一般傳統行業的困難很不一樣。不熟悉這些困難,很多人便嚇怕了,覺得創辦新事業的風險依定很大。創辦新事業的難度其實並不特別高或風險特別大,只是出現的問題怪異,像我賭博的怪招那樣,因為感到陌生,他們便嚇怕了。

    創業要有一個靈活、開放的態度,不要先機將困難定位標籤了才去設法解決他。恰正因為新事業觸發的困難都較為新穎、較為怪異,我們更是要拿出較為創新的思維和辦法來。創業遇到的困難往往是反直覺的,解決這些困難,便是不按牌理出牌,拿出counter-intuitive的辦法來。

    創業不會比經營一盤存在已久、上了軌道的生意來得困難。創業之初,環境和人事都新,困難很便會浮現出來。環境的積習和人的惰性不會把困難隱藏起來。反倒不少有一段日子的公司卻往往隱藏著許多大有殺傷力的問題而懵然不知。

    我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元素,是勇於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鬥志,和充滿樂觀有朝氣和靈活的創意。累了、厭倦就要休息,恢復再出征,才不會失敗。

                        

    抽象的模糊令我們有想像和實踐的空間、變化萬千的可能。確實的信念令我們堅定地朝著目標進發,那怕面對不測的未來亦不膽怯。

    我做過不少不同種類的生意,有成功也有失敗。有些是敗在策略,另一些投資則虧損慘重;整體而言,我還是算成功的。

    有個和尚要還俗;住持對他說:「我們猶如再找一座山,彎曲的路或濃霧擋住前路,我們看不見山,可是我們都相信有這座山,故此我們努力去尋。看到了哪還用尋嗎?」最後那和尚還了俗。

    要有路才可以找到山。然而路只是一個概念,一個不完整個可行方案。沿著路找到山了,那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路上一步步走,就是把概念具體化、完整化,那是個實踐的工作。

    一個完整的概念便猶如撩人的風景,這當然是brilliant,可是那只是一條死胡同。到了盡頭,前方哪還有路?故此概念只是個開始,透過實踐才有希望化概念為美景。

    走在實踐的山路上尋找概念蘊藏的美景,景色便會逐漸在我們眼底呈現,我們心中也逐漸有一座山。這座山本來是不存在的,是我們實踐的腳印創造了這座山。

    落實執行概念是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個嘗試的過程,故此無可避免會犯錯。風險這樣大,為什麼還要試?在我來說,學習就是一場探險。投身無從預測的混沌無知世界去尋覓方向,那又是一場多麼駭人的冒險阿!

    但從brilliant概念到現實,中間是有一條時間隧道的;我們是要走過山路才可以找到那美景。

    沒有實踐的概念不值一晒,從實踐中成功了,那才是概念的真相。

   

    創造和做好事一樣,都會帶來超然的快感。叫人感動的經驗必定激勵人們發奮,而善意又比好的主意更能啓人迷津。

    要是生意足以感動你自己,那種既充實又超然的快感,會令你知道把生意做成功並不只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可以幫你離開這裡,也沒有人可以救你。只有學好英文你才可以救自己。

    真情的感動比道理邏輯更有說服力,給人更為深刻透徹的感受。

 

    沒有尊嚴,就算是擁有全世界又怎麼樣?

    緬懷風光日子只會削弱鬥志。

    長大後你想做甚麼? 想來想去我還是想做自己。

    今日的事情尚且顧不了,哪來閒情回想過去,活得不耐煩了嗎?生活靜如止水的人可不同了,他們生活中一小點的漣漪便會成為動盪的波濤。

    少時黎智英的老闆對自己的世侄說:「武功還沒到家便要下山搏鬥,風險很大,有選擇的人是犯不著冒這個險。他們不博便沒有機會。你可不同,機會永遠都在等妳。只要練好武功,你的贏面會大很多。先不要計較輸贏、面子、榮耀,機會永遠在等你。武功了得,你便成為主角,別人便會敬重你,到其實家境只是你台戲的布景板而已。現在學好武功,造就自己,好準備將來做主角,而不是爭出頭的時候。」

    黎智英不完全同意老闆的說法,他要孩子不要怕闖,就算是亂闖也不要怕。

    我不相信世間上是有一套像武功那樣的做事系統的。儘管背景多少有點幫助,我卻不相信跟一個人(甚至幾個人)學出師便可以下山幹一番大事業的。本事是從經驗中鍛鍊出來。本事不是做事的方法或技巧,更不是一套一成不變的道理,而是判斷問題的能力。出了問題,判斷出癥結所在,解決的方法便是從嘗試的過程中建立的邏輯推理罷了。

    做事有本領那不是因為你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既定方法;你有本事,那是因為你懂得判斷問題。我們只能從失敗和挫折中累積出這個能力。故此沒有東西,那怕是武林秘笈,可以代替現實的鍛鍊的。

    我是在街頭鍛鍊出來的,他們(兒女)卻是在溫室長大的,期待他們從我的事業終結的頂峰開始事業,進而發揚光大,這不是太不切實際了嗎?

    有了自己的生意,才有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利害、成敗和掙扎求生存的苦與樂。透過這樣的折磨,他們不僅可以鍛鍊出本事,更還可以建立堅毅的性格。沒有堅毅的性格,再好的本事也沒有用,而這更不是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得到的。

 

    做生意不敗在貪多,而是敗在以為生意多變等於贏,因而忘記了要做得好便要專注這個首要原則。事情做得好,生意自然多。可是生意多卻不是個目標,那只是個生意做得好的現象而已,把事情做好才是做生意的真正目標。

    推銷就是packaging

    賣故事:將不同的貨品配搭起來,加以包裝,形成一個完美的配套,提供完整個服務,帶來方便,將這一切像故事般「說」給消費者聽,給他們一個買package的理由。在他來說,這才叫推銷。

    千萬不要將推銷故事變成了生產的邏輯,更不能幹超乎自己本事的生意。

    年輕時我見過不少年紀輕輕而又事業有成的人,可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往往因為事業發展得太快,最後便不見蹤影。

   

    成功創業的要素是明白人才有多重要。事業是由人做出來的,不是由概念做出來的;沒有人來執行、貫徹,甚麼概念都只是個屁而已。

    做生意資金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才。

    創業之初,生意小,不易吸引一流的人才效勞。萬事起頭難,沒有最好的人才是不易成功的,故此我唯有以股權來吸引人才了。 

    做生意,人人都出主意,那是不會辦好事的。不管他們的意見多好,到頭來只能由我一個人決定。

    我從不擔心犯錯。我更要讓自己從不同的嘗試中犯錯,因為只有看到了錯誤才知道出路、答案是甚麼。

    我堅信:既然是要由我來做事,那麼便必定由我來拿主意;我不接受干預,因為別人不可能知道我做事的節拍。

    我不相信事業是由一連串的聰明操作做出來的。我相信事業是概念的延續。做生意是一邊做,一遍講故事─更同時一邊改寫這個嘗試中的故事。只有你才對事業的發展有個整體概念和信念,這是推動你做嘗試、勇於走向無知、不測的未來的原動力。

    創業是一條不斷嘗試的學習曲線。你可以跟別人分享當中的苦與樂,但卻不能容許出現路線上的分歧,故此這只能是由你一個人來說的故事。

    就要為一個還沒寫完的故事做出百分之一百的承擔。創業者是創作這個故事的靈魂,故此他一定要有絕對的決定權。世界上是從來沒有過由委員會創造出來的成功事業。

 

    賺快錢的刺激是所有可望事業有成的年輕人的最大陷阱。就算創業成功了,不少人還是不能抗拒賺快錢的誘惑,拿做實業賺到的錢去炒作,最後身敗名裂。炒作者得到的不是擁有金錢的滿足,他們更染上賺快錢的刺激帶來的癮。

    創業是由無知開始的。一盤事先便可以計畫好的生意,哪還會有發展空間?故此一早便計畫得到的生意,是最容易失敗的生意。到底甚麼叫做生意?在我來說,那是尋找機會,創造出有人需要的資源來換錢。事先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機會藏在哪裡,故此在我來說無知是個充滿機會的寶藏。

    我創業的本錢是靠炒股票賺來的。如果當時我已知道我今日才知道的東西─搞股票不單只有風險,還有凶險─我是萬萬不會炒股票的。

    為了堅定決心,我跪在祖先的神主牌前面燒元寶蠟燭香,再用剪刀刺穿手指滴血發誓,以後絕不再炒作。我知道沉迷下去,最終是會輸個精光的。可是炒股又實在太過癮了,不下毒咒是擺脫不了那誘惑。錢賺這麼快,那個感覺比年輕時愛上性感而又美麗的女人還要high。常人固然不易抗拒這個引誘,更何況像我這樣好勝的人呢?

    我天生好勝,墜入股市這個英雄塚,從炒作賺虧中high得實在過癮。幸好我及時領悟,刺手指發誓不再炒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大炒家馮景禧曾說:「錢財是手中抓住的風。順風時,呼風喚雨;逆風時,樹倒猢猻散;那時才知道手中抓住的只是一陣輕風。」

    要發展事業、過好的生活,先便要知道自己的弱點是甚麼。避開這些弱點,優點便自然在工作和生活的關節上呈現出來。故此我以為做人不用總是去想自己的優點是甚麼,只顧堤防自己的落點便好了。做人、做事最基本,而也是最重要的原則是知道甚麼是千萬做不得的。

 

    今日,要維繫員工與公司的關係,靠的不是忠誠而是真誠。

    我常常覺得,維繫員工與公司關係的,不是肝膽相照的忠誠(loyalty),而是秉正不阿的操守(integrity)

    自己做不到的東西,我們可以要求別人去做嗎?今日的市場瞬息萬變,沒有一間公司不是面對淘汰掉的風險。僥倖生存下來的公司莫不是要不斷更新架構、淘汰員工,故此也就沒有公司可以做出長期承諾,絕不裁員。在這樣劇烈競爭的環境下,我們又怎能要求員工對公司或老闆忠誠?

    有些老闆對忠誠的定義是:如果你真的對我忠誠,那麼少些薪水、辛苦些,你也該繼續跟我做事,不應跳槽。這不是忠誠,這是純粹占人便宜,是百分百的虛偽。

    我認為,不再以忠誠來維繫公司與員工的關係,是積極進取的方法。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市場那樣來看待公司與員工的關係?

    擺脫忠誠的桎梏,面對市場現實,甚麼才是對待員工的最佳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以對待市場的方法對待員工:滿足不了好的顧客,公司一定倒閉;同樣,滿足不了好的員工,公司亦一定倒閉。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因為人才實在太重要了。

    在今日的經營環境,人才是在是太寶貴了,而這也令忠誠喪失其重要性。不管是人才還是別的資源,越是寶貴也就需求越大、需求的變化也越多。公司固然要不斷更換人才,才可以發揮這寶貴的資源的最大效益,員工亦要不斷更換工作環境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忠誠是長期不變的資源,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又還何來效益?

 

.我的體悟-創業者怎能不懂創作?我認為做生意就是一種創作,創作能帶你屢創高峰

    創業便是創作,從無到有不是創作又是甚麼?

    市場原有的位置都已經給填滿了,只有創造出新的位置才有立足的機會。

    創作最大的危險,站在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肩膀上。這便像練了軟骨功技藝人翻轉身將雙腳踏在自己的肩膀上,但從那個角度望去,他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屁眼。

    創作是一場自我鬥爭。創作是在攻自己的弱點,是一個嘗試、失敗的過程。創作者永遠在問:我到底錯在哪裡?自我懷疑令人難受,而創作就是給這種危機心態逼迫出來的。

    創作是一個剔除錯誤的過程。

 

    所有的事業都要不斷重新創業─也就是不斷自我摧毀、不斷自我創造─才可以生存下去。

    創作非但跟製作分不開,創作更是製作流程的一部分。

    最成功的marketing創作者都是當過業務員的。

    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有些模糊的景象(images),經過修葺剪接,這些images便成為想像力的素材。成功地將那些images剪接成一個故事,便是有創意的想像力。

    我說要不斷想像客人走進店來的畫面,我是要在這個畫面裡尋找他們踏足店鋪的剎那,是甚麼給了他們新鮮感。我不時到鋪中觀察客人,把他們跟貨品、店員融成一個互動畫面;從這個畫面,我「看見」客人與店舖發生關係的一剎那最新鮮的感受;這個畫面,便是我要尋求的答案,因為有了這個畫面,我便知道如何去嘗試創造新鮮感了。

    我們先是有了想像力才有感受的。看到感人的場面,我們要感同身受才會被感動。為什麼會感同身受?因為現場的感人情景牽動大腦裡觸景傷情的畫面,update了我們的激情。我們不斷吸收新的畫面,從而廣闊想像養分和空間,而這便是新鮮的眼光和感受的根源,也是一切創作的起點。

    業務是賣貨,marketing是令人買貨。兩者看似毫不相關,但其實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賣過貨有怎麼會知怎麼樣才可以令顧客買貨?未賣過貨,又何來客人買貨的畫面?又怎麼知道如何令顧客感動起來? 沒有感動哪來創作?

 

    創作同樣要有想像力和激情。

    創新是新的創造,不是新的包裝。

    新的畫面迸發想像力,想像力掀動激情,激情推動創作,創作製造新鮮感,新鮮感拼湊出新的畫面,新的畫面、新的想像力…..這是個良性循環。

 

    創作是形象的溝通,愈簡單愈有效。

    執行也有賴溝通,溝通是創作的靈魂,所以簡單很重要。

    興奮、刺激離不開想像力的牽引。

    創作便是將潛力變成現實的一個過程。所謂創作,其實只不過是選擇最有可能化為現實的潛力,將之條理化、形象化,組織為概念(或計畫),加以執行,最後把潛力轉化成現實。故此創作也就是先有了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在從眾多潛在的可能性中挑選出顯性最強的一個作為目標。

    最簡單、最有效的創作方法是甚麼?我會告訴你,那是置身在一個充滿要帶解決的問題的工作環境裡,觀察、感受當中的問題,撿出最強勢的主導問題,專注投入將他解決,這便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創作方法了。創作不是從無到有嗎?不,那只是無的放矢,那是危險的搞作,不是創作。

    真正的創作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把潛在的能量轉化為現實,故此創作絕不是從無到有。

    選擇拿哪一個問題來作為解決的對象,是整個創作過程的目的,而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這個世界有無數的可能性,但卻只容得下一個事實,故此潛在因素永遠潛在。不能體現的「現實」,和體現了卻沒有後果的潛在因素,比比皆是。如果我們不能選擇最具潛力的問題來解決,並以此為創作的目標,那麼我們便只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

    受制於經驗、閱歷和識見,我們的想像力始終有侷限,可是不將之引導,想像來是不難變成空中閣樓班的遐想。要理性地選擇創作資源,我們便要了解市場,感受、觀察消費者的需求,掌握他們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甚麼,進而以此做為創作的目標。

    潛在的可能性並非現實,而選擇最有時效的可能性作為目標,才是創作之路。揀問題來解決是最簡單而又是最有效的創作方法。

 

    愛迪生:創作的泉源不是靈感而是汗水─那觸動我們的經驗。

    要創作,便先要有經驗。經驗在我們大腦裡構成畫面,畫面形成想像的情節;及至我們把自己面對的問題放進畫面的情節裡去,大腦便試圖將畫面反覆剪接、湊合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嘗試、失敗的過程便是創作了。

    創作是替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沒有問題,想像便沒有焦點。就算腦袋是在不停轉動,那也只是胡思幻想,既不是想像,更不是創作。

    我們的腦海中都是先有了問題作為想像的焦點,才會出現連貫性的畫面;有了這樣的畫面才有想像和創作。無的放矢的想像(那只是幻想),只會形成豪不連貫的畫面;這樣的畫面不能構成有條理的概念,也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故此無的放矢的想像不是創作。

    要是腦海中不是在思考克服speed sourcing困難的辦法,那麼就算是看到那些電腦資料,我還是不會創作起來的。故此創作的第一步是發掘問題、找出「有用」的問題來解決。很多時候,找出有用的問題比解決問題還要困難。

    大腦資料庫儲存的經驗才是填補空白的材料。如果資料庫豐富,我們便有豐富的想像力,因而有豐富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故此沒有經驗提供的養分是創作不來的─不管那是自己的第一手經驗,還是從別人身上吸取的第二手經驗。

    觸發創作想像力的不是靈感,而是切身面對的問題。創作的靈感不是來自從天而降的靈感,而是來自過去的經驗─或是由經驗構成的畫面。

    所以,成功的作家都要不斷看書;成功的創作人同要要不斷觀察、研究,增加對實際情況的認識和體驗。創作是向前看,可是卻要往後望才可以看到想像中的畫面。

   

    創作是心理狀態多於實質環境,而創作起來,沒有任何心態是比虛懷來的更為重要。

    沒有作聲的芬姐突然扯高喉嚨對我說:「甚麼叫做夕陽工業?賺不到錢就叫夕陽工業,賺到錢就不是夕陽工業。有甚麼理由整間場給一個縫盤部卡住都不曉得提高工資,都不知你們做老闆的想甚麼。加薪水,等縫盤部坐滿人,一天就解決問題囉。想那麼多幹嘛,交不出貨有鬼用!

    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我為什麼沒有想過這個簡單了當的方法?我的思路真的是被甚麼成本會計和夕陽工業的成見阻塞了。

    我們從此再沒有縫盤女工不足的問題。生產增加了五成多,達到產量的極限。雖然我們的縫盤工價是全行最高,但利潤卻大增。

    有了這個成績,是拜一個普通女工所賜。虛懷真重要啊!

    我至成人,都沒有改變孤獨的性格。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開始講話後,我很喜歡跟年紀比我大的人交談,遇上想不透的事情便走去請教他們。不過這也只限於要解決的問題而已,我始終避免跟別人建議密切的交往。

    我這個人倘若還是有甚麼可取之處的話,那就是不恥下問。

    不知是不是我的好奇心特別強烈,抑或是沒有大人管教、壓迫,自懂事以來直覺上我便已知道不恥下問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不管實際的原因是甚麼,養成了這個習慣我便可借助別人的智慧去啟發自己的想像力,從而突破思想上的盲點,解決原先想不透的問題。

    創作者的大忌之一,是那種Not-Invented-Here(NIH)的盲點─那種不是自己出的主意便不屑一顧的心理障礙。

    創作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問題,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的成就和一件融合起來,演變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故此儘管創作是個寂寞的世界,那卻絕對不是個孤島。這個世界儘管寂寞,但卻是個開放而不是封閉的世界,因為成功的創作必定是跟別人思想交流、衝擊的成果。

    看書也是跟別人作思想交流和衝擊的一個好辦法。

    看書的最大收穫還是看到別人犀利的思想,自己油然謙卑起來,從而廣闊虛懷。虛懷是創作的源頭。

    而解決問題便是創作,而每一個管理人員都應該具備創作能力,因為管理便是解決問題。我甚至相信,所有人都應該以解決問題為工作目標。

    不管是甚麼工作都會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故此也就要不斷想像出新的辦法來。我們跟工作的互動關係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我們便可以給工作換上新鮮感。

    要是沒有這個過程,我們便只是不斷重複自己;這樣我們非但很快便會疲累,更會厭倦工作,結果注定失敗。

    無論是創新的產品還是新的生產過程,很多人都以為這必然是要從零開始全新設計。現實世界可卻不是這樣。不管是甚麼東西,幾乎都沒有是全新創作的;所謂新的知識、新的市場其實都是歷史的延續,我們不可能創作出全新的產品或全新的市場。

    無論是工作貨市場中的人和事都是歷史的延續,是個互相緊扣的關係網絡。當中就算出現變化,變化也不會來的太大或太快。新的創作只會改變這個網絡中的一小部分,而非整體。故此沒有創作會是從零開始的,因為沒有創作是可以完全脫離過去的關係、經驗和影像,否則我們的腦海又何來話面激發想像力?所有創作者都必定要尊重歷史的虛懷。

    如果我們因為自滿而忽略了市場的變化,讓惰性在工作上鋪滿厚厚的塵埃,那麼我們便看不見在塵埃下,大部分的機能和關係已經給長年累月的變化腐蝕掉了。

    到了那個地步,我們便唯有作出革命性的創新。不過革命成功的機會從來很渺茫,故此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一步。

    真正的改革、一個真正的欣凱是是必須從消除心理障礙開始的。唯有謙卑的虛懷才能消除心中的自滿和惰性。虛懷是創作的源頭,亦是更新、改革的開始。

 

黎智英的哥哥對黎智英的描述:

「他目標很鮮明,無論做工廠幾辛苦,他堅持讀夜校到畢業,這是很決定性的因素。我不了解他怎發達,只知他是立定目標一定要發達的人。」

 

黎語錄:

「最難面對是自己的錯誤,但,愈難面對則愈要面對;不面對,便會忘記,繼續掉以輕心,因而會再犯錯誤。」

「面子是由假設造出來的,消除假設,以虛懷的態度待人,別人便無從踩我們,也就沒有面子可丟。」

「我不會把定主意後就絕不反悔、堅決執行,為的是怕主意給定死了,錯了便翻不了身。」

「太過聰明的人不宜創業,太過幸福的人也不宜創業。」

「窮困使我不誠實過,消沉過。自卑使我膽怯過,虛偽過。」

「如果人便得全知全覺,世上也就再也沒有要解決的問題,也就再也沒有賺錢的機會,錢是藉著解決問題賺回來了。」

「沒有高峰,不斷進步的人才可畏。」

「好大喜功、喜歡自傲自誇的人,我們都以為是自滿的人。其實不是,他們是自卑的人,自滿的人已經不用自傲自誇,只會自我陶醉。」

「所有願望都是,人對命運一廂情願的假設憧憬,是假不是真,事與願違理所當然。」

「學做生意和管理,讀老子比讀MBA有用得多。」

「創作是按自己的理解來抄襲別人的靈感。」

「構思新的貨品和經營概念並不困難,最困難的,是因應市場的需要處理這些概念。」

「追求成為天才,希望身後留名的是極端虛榮的人。能夠不枉此生,已是天大的幸運,何必有非分之想?

「做事如履薄冰,是一點也沒有錯的,只要我們不要嚇到沒有試履薄冰的膽量。」

「做生意要專注製造的不是貨品,而是貨品的價值。」

「做生意很多時候要問的問題是─還有甚麼可以不做的?,而不是還有甚麼可以做的?

「對我們有用的,是過去壞經驗的教訓,不是過去成功的光輝。」

「管理是控制情緒的運作。」

「找好的人為你做事,便是天底下最簡單、最好的管理方法。」

「時間是做事的最大枷鎖,所以做事一定要快。只有未成熟的事情,沒有可以等的事情。」

「想擴大生意,便應揀簡單的途徑去做。如果辦法不簡單,擴大了反而不像以前靈活。」

「做難做的生意,因為難做的生意才值得做。」

「公司能為員工著想,員工才會為顧客著想。」

「只有顧客真正面對的困難或困擾,才是做事和創作最實在的指南。」

「激情是我創業的原動力,犯錯是我創業手段。」

「困境一定有盡頭,烏雲一定會消散,還是振作起來,迎接快要來臨的陽光。」

「最大的智慧,是運用別人激發出來和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智慧,而不是個人的智慧。」

「聰明人都有個通病,就是對聰明沒有安全感,心底裡不敢相信自己是個聰明人。」

「創造出新的產品效益,等於創造了新的價格。」

「商場是個既真實,而又有真情的地方。」

「辦事的白痴,逃避的高手,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寄生蟲。」

「心安理得是天堂。」

「戰事的輸贏不是每役都重要,不能步步要贏,場場計分。是不永遠朝著對的方向前進才重要。」

「不怕,不是勇,是愚。只有愚蠢無知的人才不怕。」

「細緻的事,錯了一百次都沒問題,只要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去錯。但如果走錯方向,錯一次便足以致命。」

「犯錯是邁向進步的台階。」

「不快樂的人做出來的事感人肺腑,但好難新鮮。」

「躲起來吧,陰暗之處是培養內涵的好地方。」

「我是錢財如無物,但知道錢能令人有自由。」

「理想可以推動我們突破現實的囹圄,也可以把我們丟進現實以外的虛幻中。」

「不斷看書便是不斷挑戰大腦,那就像讓大腦打太極,令大腦保持靈活和健康。」

「我不相信仇恨是激勵的力量。」

「真正的溝通是文字、意識和感受的交流。備忘錄和email都不是溝通。」

「最可怕的管理人是骨頭輕輕的管理人。一但有權在手,他們便輕飄飄,非要凸顯自己的權利不可。」

「業務賣的是solution而不是貨品。客人不是替你完成銷量指標的手段,他是你生意的夥伴、你賺錢的保障。」

「管理是在困難中不斷變通、成長的過程,而不是方法的貫徹。」

「生意是以利益來維繫的。」

「傳媒是人們要看的資訊,是引發人們共鳴的資訊。」

「錢可以令你活得過癮,卻不能給你帶來幸福。」

「家是幸福所在。家不是上天無償的恩賜。家是付出了高昂代價才享受到的幸福。」

「領袖不是做事的方法。而是性格。」

「創新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在實踐中探索。」

「創新的最大障礙是惰性,和欠缺面對困難的勇氣。」

「要創新成功,便要對創新著魔─鍥而不捨、不斷碰運氣、不斷嘗試。」

「拍馬屁高手的本領,是揣摩到別人夢境裡的真實在哪裡,在恰到好處的關頭給它輕輕一拍,令他頓然感到夢境成真的亢奮。」

「驚惶是成功的原動力。成功是變中求存,處變怎可能不驚?

「做生意不能靠別的憐憫賺錢。從別人的需要中賺到的錢才真正靠得住。」

「戰爭不是遊戲,而做生意更不是綵排,一下場就要打真軍。」

「想像力是人類自我提升的力量。」

「聰明只是一剎那的閃爍。要剎那閃爍成為明亮的火光,便要不斷的修正。」

「我們天生便是客觀不來的。然而要自我提升,人類變得從抽高自己的靴帶做起。」

「充電是活下去的根本,充電和消耗之間取得平衡是做人的奧妙。」

「我在黑暗中摸索,用發現的事物來照亮自己行過的路。」

「沉悶的日子比苦的日子更難過。」

「開拓者不計較苦樂,他們只追求驚喜。」

「投資先要戰勝自我─不切實際的主觀意願和恐懼。」

「希望油然興起時便驚慌,恐懼時反而覺察到希望,有這個本領的人才配去投資。」

「每次犯錯都是一項成本。自已承擔所有的學習成本是不划算的。還是去市場買答案,讓市場分擔這些成本來得划算。」

「暢銷貨都是人做出來的,為什麼這個人不可以是我?

「時間是現代人的奢侈品。」

「不帶來悠閒的金錢,其代價是我們的靈魂。」

「往往是對生命漠然時,我們才重視金錢。對生命充滿熱誠,我們會重視時間。」

「要是一時事業突破不成,不妨從生活中尋找突破。」

「從表象和是時鐘驗證假設是進取的起點。但沒有甚麼比實踐更重要。」

「樂觀、進取的人無論多麼盲目,他都永遠有翻身、進步的機會,永遠都成功在望。」

「錯事和壞事很易分,不知道是錯的事,我們做了,那便是錯。明知故問,那一定是壞事。」

「視勝敗為兵家常事、屢敗屢戰的英雄人物,都是寡情薄義的傢伙。」

「假如解決了困難,但性格卻沒有一起成長,困難其實是沒有解決,我們亦不是真的進步了起來。」

「做生意沒有捷徑。捷徑是條最長的路。」

「做生意沒有蓋世絕橋,有的只是真誠為顧客的承擔和信念。」

「自律是將資源、時間、才能和力量聚焦,發揮最高的效益。」

「成功的道路是很狹窄的。愈大的成就,路便愈狹窄,便要有愈強的自律才走得過來。」

「招聘員工是一門藝術多於科學的篩選過程。」

「嘗試創造,最好不要從任何框框開始。框框應該是從創造的過程中,自然演變出來的。」

「沒有學好英語,很難想像今日我的工作、生活和朋友的圈子會是怎麼樣。這是我一生最重要、最幸運的決定。」

「我從沒有想過,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因為我知道,別人有的,我都可以有;別人的成就不是我的詛咒。」

「沒有自信的人才會去巴結別人,希望藉此得到提攜。」

「一間企業所要爭取的是健康的體格(Fitness),而不是肥大的體格(Bigness)。」

「當我們自覺再重複著自己的時候,要改變的不是在重複著的東西,而是要改變不斷在重複著的自己。」

「在毫無道德制約的社會作買賣,交易費用會異常昂貴。」

「自慚形穢絕不是我的缺點。我最大的缺點是做事朝三暮四,一天到晚都在變的習性。」

「沒有痛苦的歷練就沒有快樂的體驗。」

「我們知道甚麼東西會帶來痛苦,盡量避開,從而給自己留下了快樂的空間。」

「讓你做到最好的工作,也讓你激情投入、忘記別的選擇。」

「人家怕,我不怕,我就一定會成功。」

「做主管的不應該太忙,要多讀書、多思考。」

「興趣可以有很多,事業卻只能有一個。」

「錯了,但卻不知道錯在哪裡,是種煎熬,極之痛苦。」

「媒體很難作,要像我這種無情無義的人才可以作。」

「做好本分是最有效的應酬。」

「如果贏了便高興得睡不著,輸了又驚到眼光光不能入睡,那麼你便不是炒股票的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