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書自稱為NLP之父40年代表作。

    NLP,名為「神經語言程式學」,字面上看起來很難理解,實際操作應用上,沒那麼困難。我覺得需要一點想像力,需要相信這本書所說的都是真的,他就可以幫助你─克服恐懼、找回快樂、解決問題和提升自己。

    主動控制自己的感覺,就能控制自己的人生。積極的生活,生活就能更美好。

 

第一部分:了解自己的腦-檢視自己的心理庫藏

潛意識的力量:改變人生的捷徑

   「入神狀態」,是催眠中常見的狀態,也是人專注於思考某事時的狀態。人時時刻刻處在不同的入神狀態,說穿了,就是當我們的心沉浸在思緒中的狀態。要進入入神狀態不難,但要將人帶出入神狀態卻可能發生困難。

    透過入神狀態讓人直接與內心的潛意識對話,藉此在潛意識中形成新的習慣。要使人改變,也不一定要靠催眠,其他技術如:「人體工程設計」和「神經催眠再模式化」等工具,也可以不用進入「入神狀態」就可在潛意識中改變自己。

思考的特質:了解次感元

    人的思考分成:圖像思考、文字思考、感覺思考、味覺思考和嗅覺思考,再將這些思考模式拆解成更細部的組成特質,這些圖像、聲音、感覺的不同特質就是「次感元」。

    圖像:內心出現的圖像可能看見自己,代表自己抽離,客觀的看;也可能自己就在圖像中,表示自己很投入,跟畫面結合。圖像有大小、距離、色彩清晰度等。

    聲音:內心的聲音也有音量、共振頻率等各種特質。

    感覺:「感覺」會出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而且會移動,有一定的移動方向。人常會表現出自己心裡現實的變化。

    可以控制感覺,控制次感元,來控制自己的大腦思考。

控制自己的大腦:改變神經化學

    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所以這些問題其實也只需要想像的答案就可以解決。

獲得美好的感覺

1回想過去某個感覺美好的時刻。

2閉上眼睛,仔細回想當時的場景。讓自己清晰地看到當時的畫面,清楚地聽到當時的聲音,喚出當時的感覺。

3想像自己踏入當時的時空,彷彿昨日重現,把記憶變成當下發生的場景。看見你會看到的、聽到見你會聽到的,感受你會感受到的。可以把畫面的色彩變得更亮、更鮮豔。注意自己當時呼吸的方式:當時怎麼呼吸,現在就怎麼呼吸。

4仔細感受體內美好的感覺,細細觀察感覺從哪裡開始,往哪裡去,還有循著甚麼方向運動。想像自己可以主動控制這種感覺,隨著感覺逐漸升高,提高體內感覺轉動的速度與強度。

5思考未來哪個時刻可以運用到這些美好的感覺。一邊繼續轉動體內的感覺,一邊想著未來與接下來幾個星期會做的事。如果你感到莫名地快樂,不要覺得驚訝,因為這是正常的現象。

改變負面的感覺

1試著想想哪個人讓你感到不愉快、不舒服,或是讓你覺得很煩。先想像對方的畫面,在想像對方做出討厭事情的樣子。想像對方說話的樣子,讓自己在腦海中聽到他說這些話的聲音;此時,觀察自己體內負面的感覺。

2接下來,把畫面轉為黑白,接著推到遠方。把畫面縮小,縮到只有原本的1/8。把小丑的鼻子放在對方臉上。

3讓對方說自己的話,可是把聲音變成米老鼠、唐老鴨,或是卡通貓的聲音。

4現在再觀察一下,你的感覺已經不一樣。然後把自己的思緒轉移一下,在回來想這些人。你會發現,自己對他的感覺與以前不同。

建立新信念:確定感的結構

發現自己的確定感

1 想一件你強烈相信的事

2 注意觀察,當你想這件事與這件事的確定感時,出現甚麼畫面、聲音,以及感覺。

3 逐一對照前面所提到的次感元,把這項信念的特質標記起來。

4 想一件你有所懷疑或不確定的事。

5 仔細觀察,當你想著這件事與事件的確定感時,出現甚麼畫面、聲音,以及感覺。

6 逐一對照次感元列表,把這個想法的特質標記起來。

7 特別注意你強烈相信與不確定信念之間的差異。

視覺次感元

確定感

不確定感

畫面的數量

 

 

移動/靜止

 

 

大小

 

 

形狀

 

 

彩色/黑白

 

 

聚焦/不聚焦

 

 

明亮/灰暗

 

 

空間位置

 

 

有邊界/無邊界

 

 

平面/立體

 

 

結合/抽離

 

 

靠近/遙遠

 

 

聽覺次感元

確定感

不確定感

音量

 

 

音高

 

 

音質(聲音的特質)

 

 

速度

 

 

調性

 

 

長度

 

 

韻律

 

 

聲音方向

 

 

和聲

 

 

身體知覺次感元

確定感

不確定感

身體部位

 

 

觸覺

 

 

溫度

 

 

脈搏速率

 

 

呼吸頻率

 

 

壓力

 

 

體重

 

 

強度

 

 

移動/方向

 

 

/味覺次感覺

確定感

不確定感

 

 

 

 

 

 

香氣

 

 

味度(味覺強度)

 

 

信念改變技術(信念之「咻」模式)

1 想一個希望自己可以擺脫的負面信念。如:你認為某個問題會一輩子跟著自己,或是會困擾自己好一陣子之類的。

2 想一個希望自己可以擁有的正面信念。如:認為自己可以從此擺脫問題,擁有幸福、快樂之類的。

3 研究你已經找出的次感元,也就是確定感跟不確定感的次感元。

4 想像自己的負面信念速彈射到遠方,然後又快速跳回不確定感的次感元裡。

5 同時,想像自己的正面信念急速彈射到遠方,然後又快速跳回強烈信念的次感元裡。

6 快速重複上述動作數次。

時間線:時間的編碼模式

找出自己的時間線

1 回想自己五年前某次刷牙的樣子,指向你呈現這個畫面的地方。

2回想自己一年前某次刷牙的樣子,指向你呈現這個畫面的地方。

3回想自己現在刷牙的樣子,指向你呈現這個畫面的地方。

4回想自己一年後某次刷牙的樣子,指向你呈現這個畫面的地方。

5回想自己五年後某次刷牙的樣子,指向你呈現這個畫面的地方。

6 劃一條線,把五年前、一年前、現在、一年後、五年後的畫面串起來。這就是你的時間線。

7 把時間線加長,進一步延伸到更遠的未來與過去。

 

 

第二~第四部分:擺脫、度過、達成

    運用第一部分的概念擺脫負面暗示/負面回憶/哀慟情緒/失敗感情/不好的決定;度過不良習慣與強迫行為/復原療養期/灰心喪志/人生大事/考試與面試/義務責任;達成享樂//與人接觸/重責大任/運動計畫/更有條理的目標/賺更多錢的目標/重要決定

控制感覺使用技巧整理:

1 將不同次感元結合,也可以結合時間軸(過去的感受,未來的感受)。如:負面暗示次感元與謊言的次感元,正面暗示次感元與確定性次感元

2 將不同的次感元放大/縮小,相互取代,來感變自己的感受

3 將畫面結合成電影,然後不斷播放,直到自己受不了,想改變。

4 將畫面結合成電影,將自己抽離當觀眾,重複播放外也包含倒轉,配合可笑的音樂,讓自己的感覺轉變,或是縮小畫面,凍結他!

5 改變感覺的轉動方向/或加速後,再想像放回身體裡。

6 調整畫面,放大/縮小,加亮/變暗,凍結/移動

7 運用詞彙、動作來協助感覺運行

 

名言佳句/摘錄

「奇怪的是,人往往很確定「自己很不確定」」

「人真正開始改變的時刻,就是他們認為自己真的受夠了。」

「恐懼往往是因為將注意力放錯位置。例如演講的時要注意自己講了甚麼,和觀眾的反應,而不是將注意放在自己緊張的手心」

「朝向正確的方向建立適當的慾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