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最先是在1955年出版的,可能年代有差距,文字讀起來的流暢度不是很好,有些名詞雖然作者有解釋,我個人還是很難理解(可能沒慧根)。但可以大致上,抓到1929年崩盤的幾個要點。可以發現跟2008年金融海嘯有很多相似點,樂觀預期會永遠上漲的金融資產、金融機構大肆提高槓桿套利、無作為的金管單位與資金氾濫的金融環境(輔助因素)。人們是健忘的,「這次不一樣」都會在每次的崩盤前出現。不會不一樣,歷史就是這麼告訴我們。

 

               每次市場陷入困境時,政府安撫的話都是不變的:「經濟的基本面是健全的。」聽到這些話的人都應該知道哪裡不對勁。

 

因與果:

造成投資熱潮的原因:

1. 信用貸款太寬鬆並不是造成投資熱潮的主因。許多情況下,信用寬鬆但也沒有早成投資熱潮。1920年代晚期銀根是很緊的。

2. 人的情緒遠比利率和信貸供給更為重要。

         a. 樂觀具信心的人們。

        b. 容易信任別人。

3. 儲蓄充裕。不論投機是否需借貸,均需自有資金的投入。儲蓄快速增加,人們對於資本增值就可接受較低的邊際價值:他們會願意冒險把部分存款用於投資。所以長期繁榮後,可能爆發投機熱潮。

4. 隨著時間與記憶的流逝,崩盤破壞的社會心態被淡忘,投機熱潮就可能再次出現。

 

導致經濟蕭條的原因:

1. 所得分配不均。1929年全美5%最高收入的族群,收入佔所有個人所得的三分之一。不平等的所得分布,會讓經濟更仰賴高額投資或高級奢侈品的消費。投資費用和奢侈品比基本的民生需求更易受到不確定因素影響,尤其股市的重大消息。

2. 不良的企業結構。尤其控股公司與投資信託公司。控股公司下的營運公司,需以股利支付控股公司發行公司債利息,所以削減營運投資,以繼續發股利的誘因很大。

3. 不良的銀行體系。若一家銀行倒閉,則其他銀行的資產也會被凍結,其他銀行的存款人將會到到銀行提領存款。(1929年的前6個月,美國有346家銀行倒閉)。富人與窮人的存款都會遭侵蝕,自然減少投資意願。

4. 對外貿易差額不明。美國當始與其他貿易國交易皆為順差,胡佛總統為平衡貿易提高美國進口,大幅提高關稅。造成戰後債務遭到拖欠(交易國付不出錢),使得美國出口急速下降。出口減少對美國經濟總產量影響不大,但對農民造成普遍性災難。

5. 經濟知識的貧乏。政府的知識貧乏,拒絕使用財政手段和貨幣政策。

 

名言佳句/摘錄:

「我從來都不善於預測:因為一個人的遠見容易被忘記,但是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卻會被牢記。」

「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被刺破的氣球是不會悄然洩氣的。」

「當人們處在最快樂的狀態之下,最容易掉入輕易相信別人的陷阱中。」-華特‧貝基哈特

「政治上最古老的難題之一就是,那些統治別人的人該由誰來管理。同樣的難題,誰能讓那些需要有智慧的人變得更有智慧。」

「為了新奇的目標而發行的新奇股票,通常在投機時代特別重要,然而實際上這些公司發揮作用不大。」

「人與人之間存在一種交談形式,並非倚賴已知或無知,而是倚賴無法對未知事務提供解答而進行。」

「智慧通常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與事實或現實無關,反而與聲稱擁有他的人及當事人的態度有關。」

「南海泡沫中可觀察到,『政治家忘記自己的政策;律師忘記法庭;商人忘記買賣;醫生忘記病人;店主忘記商店;守信的債務人忘記債主;牧師忘記講壇;女人甚至忘記自尊與虛榮!。』」

「以可敬的方式犯錯總遠勝過因錯誤的原因做對事。」

「請不要放棄幻想;當幻想離你遠去,或許你仍然能夠生存下來,但你將有如行屍走肉般活著。」-馬克‧吐溫

「股市的所有神秘面紗中,最讓猜不透的就是,為什麼賣家一定找的到買家。」

「1929年大崩盤最大的特點就是情勢不斷的惡化;前一天以為要結束的夢魘,到了第二天才被證實剛要開始。」

「預測失誤所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在他最需要聽眾聽他解釋為什麼經查預測失準的時候,他卻會因為失誤而失去聽眾。」

「如果人們都能明白犯罪(甚至是品行不良),僅僅是個人行為,而不代表一種階級傾向,那就可以算是有智慧的了。」

「當人們最沒有把握時,通常也是他們最堅持己見的時候。」

「當災難來臨時,一般人的態度是,不會採取任何措施加以阻止。」

「1929年的重要教訓之一現在看來是在清楚不過:非常特殊和個人的不幸將會再次發生在那些逕自相信未來屬於他們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