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部-科技挑戰

1堂課 理想幻滅

    大腦在無法查核現況的狀況下,就愈想著最糟的情形。

    也許在21世紀,平民主義者反抗的將不再是經濟精英剝削人民,而是經濟精英不再需要人民。而且平民主義者很可能會敗下陣來,因為要反抗「無足輕重」要比反抗「剝削」來得困難許多。

 

    只要製造出永無止境的危機,腐敗的寡頭政治就能夠享受永無止境的統治。

 

    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

    自由主義能夠讓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信徒與無神論者、原住民與移民、歐洲人與亞洲人之間,都和睦相處,靠的就是保證每個人都能拿到更大的一塊餅。只不過,這前提是餅必須不斷變大。然而經濟成長非但無法拯救全球生態系,更恰恰是生態危機的成因。經濟成長也無法解決科技顛覆的問題,因為成長正是以越來越來多的破壞式創新為基礎。

 

    恐慌其實是一種傲慢,是自以為完全知道世界正往哪走:走向毀滅的方向。困惑則是比較謙遜的態度,也就能看得比較清楚。

 

    任何故事如果想要得到人類的青睞,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在於能否處理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這樣的雙重革命。

   

    科技革命可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形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和政治動盪。

 

2堂課 工作(等你長大,可能沒有工作)

    AI革命不只是讓電腦運算更快、更聰明,AI更搭配了在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種種突破。我們愈瞭解是哪些生化機制在支撐人類的情感、欲望和選擇,也就愈能分析人類行為、預測人類決策,最終取代人類的司機、銀行經理和律師。

    失業的威脅不只是因為資訊科技的興起,而是因為資訊科技與生物科技的融合。

 

    AI特別重要的兩種非人類能力,就在於「連結性」和「可更新性」。(可同時更新世界上所有的AI系統)

 

    醫師比護理師更容易被AI取代。

    有些工作,做的是專精在小範圍、日復一日相同動作的事,這種工作就會被自動化取代。然而,如果是每日有所變化、需要同時運用廣泛技能組合的工作,又或是需要應付難以預見的情境,這些工作就比較難用機器來取代人類。

    人類照護產業(也就是照顧病人及老弱)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人類的工作。事實上,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和少子化,老年照護很可能會成為人類勞力市場成長最快的部門。

 

    AI也可能以另一種方式,協助創造新的人類工作:人類與其想贏過AI,不如把重點放在AI的維修和運用。2050年的就業市場特色,很可能在於人類與AI的合作,而非競爭。從警務到銀行等各種領域/人類搭配AI的表現都能超越純粹的人類、或超越純粹的電腦。

    由於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科技還會持續進步,所以,其實任何人類工作都有可能受到自動化的威脅。

 

    智人本來就不是一種會滿足於現狀的動物。人類的快樂很少是取決於客觀條件,多半是取決於自身的期望。然而,期望又往往會因為各種條件(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條件)而不斷調整。整體客觀條件改善的時候,期望也會隨之膨脹,於是雖然客觀條件可能已經大幅提升,我們卻可能還是像以前一樣不滿。

    對所有人來說,對於意義、對於社群的追求,將有可能變得比對工作的追求,更為重要。

    雖然我們正面臨人類大規模失業的危險,但更該擔心的其實是人類目前握有的權威被演算法奪走。這樣一來,可能會讓人類對白由主義這套故事徹底失去信心,以致開啟了一條通往數位獨裁的道路。

 

3堂課 自由(大數據在盯著你)

    就自由主義看來,人類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價值一所有權力都是來自於個人的自由意志,表現在每個人的各種感受、欲望和選擇之中。

 

    所有的公投和選舉,永遠訴諸的都是人類的「感覺」而不是人類的理性。

    「感受」的基礎也不是直覺、靈感或自由,而是運算。感受並非與理性背道而馳,而是一種演化上的理性。

 

    醫療領域已經發生的事,很可能即將延伸到愈來愈多的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的發明就是生物感測器,在穿戴或植入人體之後,能將各種生物程序轉換成電腦能夠儲存和分析的電子資訊。只要有之足夠的生物統計資料及運算能力,外部的資料處理系統就能駭進你的身體,得知你所有的想望、決定和意見。換言之,他們能夠完全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在某些國家和某些情況下,民眾可能完全沒有選擇,只能被逼著服從大數據演算法的決定。然而,就算在自由社會裡,演算法也可能成為權威,因為過往的成功經驗讓我們把愈來愈多問題,上交給演算法來處理,最後也就逐漸失去為自己下決定的能力。今日的「真相」已經是由谷歌搜尋排名最頂端的結果來定義。

    找路的能力就像肌肉,不用就等著退化。至於要選擇另一半或選擇從事哪項專業的能力,也是如此。

 

    我們已經看到,AI興起之後,可能會把大多數人類擠出就業市場,然而對哲學家來說,可能會出現一些嶄新的工作機會,他們的專業技能在過去沒什麼市場價值,但未來可能會突然變成當紅炸子雞。所以,如果想讀個未來能找到好工作的科系,或許哲學領域不見得是太糟糕的賭注。

 

    機器人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它們的人工智慧,而是那些人類主人天生的愚蠢和殘酷。

 

    並沒有理由相信AI會獲得意識,因為智能和意識是天差地別的兩種概念。智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意識則是能夠感受痛苦、喜悅、愛和憤怒等情緒和現象的能力。

 

    人類已經像是其他經過馴化的家畜了。例如我們培育的乳牛,性情溫順,乳量驚人,但在其他方面遠遠不及其野生祖先,既沒那麼動作靈活、也沒那麼好奇、沒那麼懂得變通,我們現在也正在培育一種馴化的人類,產生的資料量驚人,而且能夠像是巨大資料處理機器中的高效晶片一樣運作,然而這些「資料牛」絕對稱不上是發揮了人類的最大潛能。事實上,因為我們還太不瞭解人類的心靈,根本無從得知人類最大潛能是什麼模樣。

 

    大數據演算法可能會抹去自由,同時也就可能創造出史上最不平等的社會,讓所有財富和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數人類的痛苦將不是受到剝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無足輕重。

 

4堂課 平等(擁有資料的人,就擁有未來)

    雖然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縮短了國家之間的距離,卻可能擴大階級之間的差距;人類似乎就要達成全球融合統一,但人類這個物種卻可能分裂成不同的生物種姓。

    AI興起可能會讓大多數人類不再握有經濟價值和政治力量。同時,生物科技的進步則可能將經濟上的不平等,轉化為生物上的不平等。那些超級富豪終於要看到值得砸下手中大把財富的目標了。迄今,能用錢買到的,頂多就是地位的象徵,但很快就有可能買到生命本身。等到出現了延長生命、讓身體和認知能力再升級的全新療法,而這一切的代價又極度昂貴,可能就是人類分裂出生物種姓的時刻。到了2100年,最富有的1%可能不僅擁有全世界部分的財富,更擁有全世界大部分的美麗、創意與健康。

    在生物工程搭配AI興起之後,人類可能會分裂成兩群; 一小群的超人類,以及絕大多數位於下層而且毫無用途的智人。雪上加霜的是,等到群眾不再具備經濟與政治上的力量,國家對國民健康、教育和福利的投資意願,也可能降低。

    成了多餘的人,是件非常危險的事。這時候,大眾的未來就只能依賴一小群精英能否心存善意。就算這種善意能維持個幾十年,但只要一遭逢危難(例如氣候釀成巨災),要把多餘的人拋到腦後,實在太簡單不過。

 

    如果我們希望避免所有財富和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關鍵在於規範資料數據的所有權。再到二十一世紀,資料數據的重要性又會超越土地和機器,於是政治鬥爭也就是要爭奪資料流的制權。等到太多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人類就會分裂成不同的物種。

    爭奪資料的比賽已經開跑了,目前是由谷歌、臉書、百度和騰訊等資料龍頭企業領先。這些資料龍頭企業真正的目標,其實遠超過以往的注意力商人,他們真正的業務不是銷售廣告,而是靠著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取得了大量關於我們的資料;這些資料遠比任何廣告收入都更有價值。我們不是他們的顧客,而是產品。

    就中期來看,這大批資料可能帶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第一個受害的就是廣告業本身。這種新商業模式的基礎,是將權力從人類轉移到演算法手中,包括選擇商品和購買商品的權力。一旦開始由演算法為我們選購商品,廣告業就會崩潰了。

    就長期來看,只要取得足夠的資料數據和運算能力,資料龍頭企業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層的祕密,不僅能夠為我們做選擇或操縱我們,甚至可能重新設計生物或無機的生命形式。、就算你還沒想清楚怎麼用某批資料來賺錢,最好也先擁有了再說,因為這可能就是控制和塑造未來生活的關鍵。(我無法確認這些資料龍頭是不是也這麼想,但從它們的作為看來,確實將蒐集資料看得比實質獲利來得更重要。)

 

第二部-政治挑戰

5堂課 社群

    祖克柏談到這個時代的社會政治動盪(從毒癮猖獗、到極權主義政權暴虐無道),有相當程度是人類社群瓦解所致。

    不管我們可以炫耀在臉書上有多少好友,大多數人真正瞭解的人並不會超過一百五十個。如果沒有這些小團體的支持,人就會覺得寂寞、遭到孤立。

    不幸的是,在過去兩個世紀間,各種親密社群確實正在瓦解。整個地球連結得比過去更加緊密,但每個人的生活卻比過去更加孤獨,許多的社會紛擾和政治動盪,追根究柢都是起源於此。

    祖克柏在20172月的宣言裡認為,線上社群有助於培養線下社群。有時確實如此,但在很多時候,線上社群反而會犧牲線下社群,而且兩者其實有著根本的差異。實體社群仍然擁有虛擬社群無法比擬的深度,這點至少在不遠的未來還不會改變。如果我在以色列的家裡生了病,我在加州的線上朋友雖然能跟我說話,但可沒辦法幫我帶碗熱湯或端杯熱茶。

    科技開始讓我們與身體的距離愈拉愈遠,逐漸失去了好好感受味覺和嗅覺的能力,反而是一頭栽進智慧型手機和電腦,對網路上發生的事比對街上發生的事更感興趣。

    祖克柏說,臉書致力於「持續改進我們的工具,讓您能夠分享您的體驗。」肘但我們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好好感受一下自己親身的體驗。以「分享體驗」之名,現代人對自己的理解,常常是從別人的觀點出發。一發生什麼有趣的事,臉書用戶下意識就是抽出智慧型手機,拍照、發文、等著有人按讚。在這個過程裡,他們幾乎不會注意自己到底有何感受。事實上,他們的感受愈來愈來自於網路上的回應。

 

    人類一旦與身體、感官和真實環境愈來愈疏離,很可能就會感覺孤單、迷失方向。一旦與身體失去聯繫,日子就肯定無法過得開心。只要你在自己的身體裡感覺不自在,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自在。

    智人能夠真正有深交的人數,一般並無法超過一百五十人。而理想情況下,建立社群也不該是個零和遊戲,人類可以同時覺得自己屬於幾個不同的群體。

    但不幸的是,親密關係卻可能是一場零和遊戲。你把太多時間精力花在認識伊朗或奈及利亞的某個網友,就會犧牲掉你認識隔壁鄰居的能力。

 

    對於臉書想要實現其全球社群願景的能力,我們卻不該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從歷史上看,企業絕非領導社會和政治革命的理想載體。

    如果是一場真正的革命,遲早都會要求企業做出企業本身、員工和股東都不願做出的犧牲。也正是因此,革命人士靠的是教會、政黨和軍隊。

    人類政治人物還有很多工作可做。但是我們需要新型的政治人物,要能夠以真正的全球角度來思考,因為現在所有的人類就是單一文明。

 

6堂課 文明(世界只有一種文明)

    事實上,只要是歐洲人做的就是歐洲文明。正如基督徒做的就足基督教文明,穆斯林做的就是伊斯蘭文明,猶太人做的就是猶太文明。而且這幾百年來,這些人都讓這些文明有過非常大的轉變。的群體,與其要用延續性來定義,還不如用「發生了什麼改變」來定義;但這些群體仍然靠著說故事的技巧,為自己創造出一些能夠追溯到遠古的身分認同。不管已經發生了怎樣驚天動地的改變,他們通常都能融合新舊,自吹自擂成一套故事。

    人類常常拒絕承認有這些變化,特別在政治或宗教的核心價值有所改變的時候,更是難以坦然面對。我們總是堅稱自己的價值觀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但我們之所以能這樣講,完全是因為祖先仙逝已久,無法反駁。

    人類群體與動物物種之間,有非常重大的差別:物種常常會分裂,但是從來不會合併。但如果是人類部落,則常常隨著時間,不斷聚集成愈來愈大的群體。

    人類融合統一的過程有兩種不同形式:在不同的群體之間建立連結,以及讓不同群體採用同樣的做法。

    講到要傳播思想、科技和人員,戰爭的效率要比商業高多了。

    戰爭也讓人類對彼此更感興趣。比起貿易夥伴,人們更關注的其實是敵人。

 

    全世界,失敗的國家」有許許多多種,但「成功的國家」的典範卻似乎只有一種。因此,全球政治也就遵守著「安娜。卡列尼娜定律」成功的國家都很相似,但失敗的國家則各有不同,就是少了主流政治套裝方案的這個或那個成分。

    到目前為止,任何團體只要不接受全球政治原則,就不可能長久控制某片重要領土。

 

    我們最常發生爭吵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家人。身分認同是由衝突和困境來定義,而不是由共同之處來定義。

    二十一世紀的巨大挑戰,都會屬於全球層級。氣候變遷引發生態災難的時候會怎樣?等到電腦在愈來愈多任務打敗人類,也在愈來愈多職位上取代人類,又會如何?等到生物科技讓我們能夠幫人類升級、延長壽命,會發生什麼事?在這些問題上,我們必然會產生激烈的爭論和衝突,但這些爭論和衝突並不會讓人類分裂,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相互依賴。

 

7堂課 國族主義(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答案)

    幾十萬年前,智人及原始祖先的生活形態是小型、親密的社群,人數不超過幾十人。所以人類很容易對小型、親密的團體(像是小部落、步兵連、家族企業)產生忠誠,但要人類對幾百萬個陌生人產生忠誠,是不自然的。

    除了核戰,人類在未來幾十年還會面臨一種新的生存威脅,是1964年的政治界幾乎無須考慮的:生態崩潰。相較之下,核戰只是可能的未來,但氣候變遷卻是現實的現在。

    國家用孤立主義來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危險可能比面對核戰時更加嚴重。畢竟全面核戰可能摧毀所有國家,因此所有國家都會同樣努力加以避免。然而,全球暖化對不同國家會產生不同影響,一些國家(特別是俄羅斯)甚至可能從中得利。因為俄羅斯的海岸線資產相對較少,因此相較於中國或吉里巴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擔憂也小得多。

    核戰和氣候變遷威脅的只是人類的生存,但破壞式創新的科技卻可能改變人類的本質,也就與人類最深層的倫理道德與宗教信仰產生糾結。人人都會同意,我們應當避免核戰和生態崩潰; 但如果講到要用生物工程和AI來升級人類、創造新的生命形式,意見就是眾說紛紜。如果人類無法訂定並執行可得到全球公認的倫理準則,科學怪人滿地跑的景象,將指日可待。

 

    核戰、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這三個難題每一個都足以威脅到。人類文明的未來。但如果加在一起,更有可能因為互相加成、彼此結合,而形成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事實上,氣候變遷很有可能發揮與兩次世界大戰相同的功能。,隨著戰爭全面開打,所有參戰國都把審慎心態與經濟考量拋諸腦後,紛紛投入龐大資源,進行各種大膽與不可思議的研究計畫,讓科技發展一飛衝天。同樣的,面臨氣候災難的國家有可能孤注一擲,不顧一切來場科技豪賭。

    只要世界仍然分裂為各個敵對國家,就很難同時克服這全球三大挑戰;而且只要在面對任一個挑戰時失敗了,就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局。

    在過去幾個世紀,之所以需要塑造出「國家」這種身分認同,是因為各地人類面臨的問題和機會,遠超出地方部落能夠處理的範圍,唯有透過國家規模的合作,才有望處理。而在二十一世紀,各個國家也發現自己的情境,就如同過去的部落,國家」這種架構;不再足以面對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種種挑戰。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身分認同,才能處理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球困境。

 

8堂課 宗教(神祇現在為國家服務)

    真正沒有信仰的人其實是少數。

    馬克思就認為,宗教只是外表的虛飾。然而,馬克思批評宗教只是虛飾、背後隱藏的是科技和經濟的,說得也是誇張了些。

    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紀,宗教雖然仍無法帶來雨水、無法醫治疾病、也無法製造炸彈,但卻能用來判斷誰是「我們」誰又是「他們」,哪些是我們該醫治的目標、哪些又是我們該轟炸的對象。

    無論是有心或無意,今天許多國家都一樣學習著日本的例子,一面運用現代化共同的工具和架構,一面倚靠傳統宗教來維護自己獨特的國族認同。

 

    只要人類仍然需要大規模合作、而大規模合作又仍然需要虛構的共同信仰,宗教、儀禮和儀式的重要性就不會消失。但無論在北韓、俄羅斯、伊朗或以色列,傳統宗教主要仍只是如婢女般侍奉著現代國族主義,於是宗教也就更難超越國界而解決核戰、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等等全球威脅。

 

9堂課 移民(文化可能就是有高下之別)

    現在有愈來愈多人跨過國界,追求工作機會、安全保障、以及...1更美好的未來,但也就挑戰著政治體系和過去人口流動不明顯時所塑造的集體身分認同,並需要決定如何面對、或同化、甚至驅逐這些陌生人。目前最深切感受這個問題的地方,就在歐洲。歐盟成立的時候,承諾要超越法國、德國、西班牙和希臘文化問的差異,但現在卻可能正是因為無法調和歐洲人與非洲、中東移民間的文化差一異,而趨於崩潰。諷刺的是,一開始也是由於歐洲成功建立了繁榮的多元文化體系,才會吸引這麼多移民前仆後繼。

    人類現在還是英勇對抗著傳統的種族主義,但卻沒發現戰場已經轉移。傳統的種族主義正在消逝,世界現在卻滿是「文化主義者」。

    比起生物學,文化有更大的延展性。因此,一方面,現代的文化主義者可能會比傳統的種族主義者更有包容心:只要那些「他者」願意接受我們的文化,我們也就願意視人如己。但另一方面,他者」需要融入及同化的壓力也就大得多,而且一旦未能做到,受到的批評也就更為嚴厲。

    文化主義的科學基礎比種族主義更為穩固,就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者,都無法否認文化差異的存在和重要性。

 

    事實上,移民爭議是兩種合理政治立場之間的討論,應該透過標準的民主程序來決定。

    會使用恐怖主義的人,其實是在人類社會中處於邊緣、力量弱小的一群。

 

第三部-絕望和希望

10堂課 恐怖主義

    恐怖份子是控制人心的大師。

    恐怖份子真正奪走的性命,其實非常少,卻讓幾十億人深感驚恐,也讓歐盟或美國的龐大政體為之動搖。

    恐怖主義是一種軍事策略,意圖在改變政治局勢,但方式是傳播恐懼,而不是造成實質損害。會採用這種策略的,幾乎都是力量弱小、無法對敵人造成重大傷害的人。當然,所有軍事行動都會傳播恐懼,但是在傳統戰爭中,恐懼只是實質損害的副產品,通常也與造成損害的力量大小成正比。而在恐怖主義中,恐懼就是主角,恐怖份子的真正實力與所激發出的恐懼,完全不成比例。

    恐怖份子所指望的,正在於雖然幾乎無法減損對手的任何實質力量,但造成的恐懼和混亂,會讓對手全力出擊、過度反應。在恐怖份子的算計之中,激怒對手、讓對手動用其強大力量來反擊,所造成的軍事和政治風暴,絕對會比恐怖份子自己所能造成的更為強大。

    恐怖主義是軍事策略的下下策,因為這其實是把決定權交到敵方手上。無論在恐怖攻擊前後,對手能動用的選項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完全能夠隨意挑選。一般來說,作戰時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種情況。一旦發動攻擊,就不只是要激怒敵人、讓敵人反擊,而是要讓敵人承受重大的實質傷害、並降低敵人反擊的能力,特別是要消滅那些最危險的武器和選項。

    在大多時候,對恐怖主義的過度反應,其實比恐怖份子本身,還造成更大的危害。

    如果想要打擊恐怖主義,就該學學戲劇製作人的思路、而非軍隊將領。最重要的是,想要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就必須先認清事實:恐怖份子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可能打敗我們; 唯一可能打敗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因為恐怖主義的挑釁,而過度反應。

    真正要對付恐怖主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良好的情資、隱密的行動,打擊恐怖主義背後的金援網路。但這種事情在電視上不夠精采。公民既然看到世貿中心轟然傾頹,儼然一幕恐怖場景;國家想打對臺,場面就得至少一樣壯觀,最好再有更多的火焰、更多的濃煙。因此,國家採取的不是安靜而有效的行動,而是掀起一場猛烈的風暴,而常常這就正中恐怖份子下懷,是恐怖組織最希望成真的美夢。

 

11堂課 戰爭

    到了二十一世紀,為什麼各大強權想要打出一場成功的戰爭,竟如此困難?原因之一是經濟本質的改變。在過去,經濟資產主要在於實質物資,因此可以很直觀的透過征服,而使自己壯大。但到了二十一世紀,占領已經賺不了大錢,只剩蠅頭小利。在今日,主要的經濟資產是科技和企業知識,不再是麥田、金礦,甚至不再是油田;而知識就是無法用戰爭來掠奪。

    理論上,如果戰爭獲勝,讓勝利者得以重新調整全球貿易體系,一場成功的戰爭就仍然能夠帶來巨大的利潤。然而由於軍事科技的改變,二十世紀很難再重現這樣的盛況。

    出現原子彈之後,世界大戰不會有贏家,只會是集體自殺。

    很遺憾,就算戰爭在二十一世紀無利可圖,也無法保證和平。我們絕不能低估人類的愚蠢。無論是在個人、還是在集體層次,人類都常常做出自我毀滅的舉動。

    想治療人類的愚蠢,辦法之一可能就是謙遜。人一旦認為自己的國家、宗教和文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就會覺得自身利益應該比他任何人、甚至全人類更重要,於是讓各個國家、宗教和文化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

 

12堂課 謙遜

    科學家指出,事實上「倫理道德」深深根植於演化之中,比起人類出現,還要早上幾百萬年。有社交行為的哺乳動物,例如狼、海豚和猴子,都有倫理規範,會透過演化而不斷修正,以促進團隊合作。舉例來說,幼狼玩耍的時候,就有「公平遊戲」的規則。如果某隻幼狼咬得太大力、或是在對手已經露肚投降之後還繼續攻擊,其他幼狼就不會再和牠玩了。

    在黑猩猩社群裡,高階成員也必須尊重低階成員的財產權。如果某隻年輕的母黑猩猩找到一根香蕉,就算是雄性首領,通常也不會拿來吃。違反這條規則,牠就很可能會失去首領地位。猿類不會避免占低階成員的便宜,甚至有時還會積極提供協助。

    猿類首領早就發展出這種傾向,願意幫助貧寒、窮乏、失怙的成員。

 

    就倫理的角度而言,一神論簡直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概念。

    一神論有一點影響毫無疑問,就是讓許多人比以前更不寬容,於是導致宗教迫害與聖戰蔓延、肆虐各方。在多神論者的眼中,不同民族崇拜不同的神靈、進行各式各樣的儀禮和儀式,完全沒有問題。

    在過去兩百年間,大多數重要的猶太科學家,都不是在猶太宗教領域裡過活。事實上,猶太人就是在放棄了猶太經典研習學校、轉向實驗室之後,才開始在科學領域發揮傑出的貢獻。

    猶太科學家之所以成就非凡,主因之一就在於猶太文化極為重視教育。至於其他因素還包括:這個受迫害的少數族群希望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及在其他組織(例如軍隊和政府行政機構中)的反猶太氣氛較濃,猶太人不易出頭。

    事實上,猶太人習慣的是透過閱讀古代文本,以尋求所有問題的答案,但現代科學則要從觀察和實驗中,取得解答,所以對猶太人來說反而是重大阻礙。

 

    許多宗教都一邊讚頌謙遜,一邊卻也想像自己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事物;一邊要求個人要謙和,一邊又展現出集體的傲慢。

    在所有形式的謙遜當中,或許最重要的就是在神的面前謙遜。每次講到神,人們往往都自稱卑微,但轉頭就以神之名,對同胞作威作福。

 

13堂課 (不要妄稱上帝之名)

    大家似乎都胸有成竹,清楚知道這位神對時尚、食品、性和政治有何看法,我們以這位可能在天上發怒的神為名,訂定了上百萬條規則與法令、引發了無數大小衝突。

    其實,宇宙間的奧祕愈是難解,這位神也就愈不可能在意到底女性該怎麼打扮、人類該怎麼進行性行為。

    就目前所知的科學知識而言,所有這些神聖文本,都是由智人發揮想像力而寫成的,都只是祖先所發明的故事,是要讓各種社會規範和政治結構合法化。

 

    道德的重點並不是「遵守神聖的誡命/而是要「減少痛苦」。所以,想讓自己是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需要相信任何神明或神話故事,只要好好瞭解「痛苦」的深義就行。如果你真的明白某項行動會如何給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自然就不會去做。

 

    何必去管別人痛不痛苦呢? 答案很明顯:因為人是社交的動物,自己的幸福與否,有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傷害別人也總是會傷害到自己。世上所有暴力行為,必然始於一個人心中的暴力欲望,於是早在擾亂他人的平和幸福之前,就已經擾亂了這個人自己的平和幸福。人會去偷盜,必然是因為心中先有了許多貪婪和嫉妒。人會去殺人,必然是因為心中先有了各種憤怒和仇恨。而貪婪、嫉妒、憤怒和仇恨,可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情緒。每當你怒火中燒或滿腹妒火,哪能體驗快樂與和諧?所以,早在你殺害任何人之前,這份憤怒已經扼殺了你心中的平和。

    所以,如果說我們應該設法克制自己的憤恨,最自然的考量也是為了自己好,而不是因為什麼神祇的旨意。與其殺害某個深惡痛絕的敵人,還不如從一開始心中就毫無憤恨,感受必然更佳。

 

14堂課 世俗主義(面對自己的陰影)

    世俗主義最重視的就是真相(truth) :真相必須是基於觀察和證據,而非單純只憑相信。世俗主義努力不把真相與相信混為一談。

    世俗主義重視的另一項則是同情(compassion)。世俗主義的倫理並不在於聽從這個或那個神的教誨,而在於深刻理解各種苦痛。

    世俗主義主張平等、自由、勇敢

    現代歷史已經證明:比起要求所有人無異議接受某些答案的社會,如果某個社會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無知、提出困難的問題並試圖回答,這種社會通常不但更為繁榮,也更為和平。

    「無法回答的問題」也通常比「不容質疑的答案」對人更有益。

     世俗主義強調責任

 

    世俗主義的主要問題恰恰相反,是把倫理標準設得太高。多數人都難以遵守如此嚴格的標準,而大型社會的運作也不可能追求無窮無盡的真相和同情。

 

    每一個宗教、意識型態和信條,都會形成陰影。無論你遵守的是哪一種信條,都該看到自己的陰影,避免自己天真的相信「我們不會這樣」。與大多數傳統宗教相比,世俗主義的科學至少還有一大優勢:並不害怕自己的陰影,原則上也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指出自己的盲點。

    但如果你相信的是「有某種超越一切的力量,會揭示絕對的真理/那就無法允許自己承認任何錯誤了一因為這會讓你所相信的整套故事轟然傾頹。然而,如果你相信一切就是「充滿缺點的人類,試圖追尋真相J.你就能夠坦然承認,過程中可能會有失誤.

    如果真要做出某些人牛最重要的決定,就我個人而言,我更願意相信那些自承無知的人,而不是那些聲稱自己全知全能的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宗教、意識型態或世界觀能夠領導世界,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宗教、意識型態或世界觀,過去犯下最大的錯誤是什麼?當時它弄錯了什麼事?」如果你無法提出一個認真的答案,至少我就無法相信你。

 

 

第四部-真相

15 無知

    不只「理性」就連「個人」也只是一種神話想像。人類很少真的自己思考,而是以群體為單位來思考。英語諺語有云,要養活一個孩子,得靠全部落共同努力。而要發明工具、解決衝突或治癒疾病,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人能夠知道興建大教堂、製造原子彈或飛機所需的一切知識。智人之所以能夠勝過所有其他動物,成為地球的主人,靠的不是個人的理性,而是能夠群體思考的這種獨特能力。

 

  「知識的假象」:雖然每個人其實懂得很少,卻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原因就在於:我們把存在於其他人腦中的知識,也看做自己的知識。

   人類很少能認清自己的無知,因為他們就是一直待在如同回聲室的同溫層裡,往來的都是思想相近的朋友,接受的都是肯定自己意見的新聞訊息。各種信念只是不斷增強,鮮少遭到挑戰。

 

    大多數人並不喜歡接收太多事實,而且當然也不喜歡覺得自己很愚蠢。

 

    就連科學家,對於群體思維也同樣難以免疫。例如相信可以用事實改變輿論的科學家,自己就可能是科學群體思維的受害者。科學社群相信事實自有其效力,因此如果是忠於科學社群的人,就會認為只要擺出正確的事實,便能夠在公開辯論中獲勝。然而,早有許多實證,告訴我們情況不然。

 

    強大的權力總是會扭曲真相和事實。所謂權力,其實就是要改變現實,而不是看清現實。手中拿著錘子,一切都看起來像釘子;手中握著強大權力,一切都好像正在等候你的介入。就算你自己設法抑制了這種衝動,周遭的人也絕不會忘記你手上握著這把巨大的錘子。任何人和你說話,都會有意無意的夾帶其他議題,因此你永遠無法完全相信他們說的話。

    巨大的權力就像一個黑洞,會讓周遭的空間扭曲,而且愈接近、扭曲程度就愈大。每個語詞進入你的運行軌道之後,就會變得格外沉重,所有人都想討好你、安撫你,或是從你那裡得到些什麼。他們知道自己只能擁有你一兩分鐘的時間,又擔心自己說的內容不適當或太雜亂,於是最後講的不是毫無意義的空話、就是一派的老生常談。

    如果你真的想要得知真相,就需要逃出權力這個黑洞,允許自己浪費許多時間,在它周邊四處遊蕩。革命性的知識很少能夠抵達權力中心,因為權力中心正是由現有知識所建構,周邊有舊秩序的守護者把關,而各種會造成困擾、打破慣例的想法,也就通常會被拒於門外。

    領導者面對的是雙重的限制:如果待在權力中心,對世界的看法就會極度扭曲;但如果勇敢來到周邊,又會浪費許多寶貴時間。而且,情況只會日益惡化。在未來幾十年間,世界將變得比現在更加複雜。無論你是國王或是小兵,任何人類個體都會因而愈來愈不瞭解形塑世界的各種科技裝備、經濟潮流和政治動力。正如蘇格拉底在兩干多年前就已經觀察到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

 

16堂課 正義

    想要追求正義,除了要有一套抽象的價值觀,還必須能夠明確掌握因果關係。但不幸的是,現代全球化世界天生就有一項特點:因果關係高度分化且複雜。

    在這個一切都緊緊相連的世界上,最重要的道德義務其實就是:人必須去「知道」各種事。

    現代歷史最嚴重的罪行,不僅是出於仇恨和貪婪,更是出於無知和冷漠。

 

    當代世界大多數的不公不義,並不是來自個人的偏見,而是來自大規模的結構性偏見。

 

    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道德問題,人類為了得以理解和判斷,有下列四種常用的方法。

    第一是縮小問題規模,簡化問題。

    第二是把重點集中在某個感人的故事,用它來代表整個衝突事件。

    第三種方法是編出各種陰謀論。

    最後一種方法,則是創造出一套教條,全心相信某種號稱全知的理論、號稱全知的機構、或是號稱全知的領導,接著是無條件的跟隨。

 

17堂課 後真相

    後真相始自政治宣傳。簡單回顧歷史,就會發現:政治宣傳和假資訊由來已久,甚至就連拒絕承認整個國家的存在、或刻意創造出整個偽國的習慣,也是源遠流長。

 

宗教神話一流傳千年的假新聞

    其實,人類一直活在後真相的時代。智人就是一種後真相的物種,創造並相信虛構故事的能力愈高,就能發揮愈多能力。只有人類能夠創造出虛構的故事,並且把這些故事流傳出去,讓幾百萬人都相信。只要每個人都相信同樣的故事、遵守同樣的法律,就能有效彼此合作。

    我知道,我把宗教神話等同於假新聞,可能會讓許多人不悅,但關鍵正在於此。如果只有一干個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個月,這是假新聞。但如果是十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干年,這就成了宗教信仰,而且會警告所有其他人,不准說這是假新聞,否則就是傷害了信徒的感情(或是引發他們的怒火)

   

    「謊話說一次仍然是謊話,但說一干次,就成了事實。」

 

     事實是,智人從來就不是那麼在意真相。很多八認為,如果某個宗教或意識型態扭曲現實,追隨者遲早會發現,因為其他更講究事實的對手,終將勝出。只不過,恐怕這也只是另一個安慰人的神話。在實際運作上,人類合作的力量是取決於真相與虛構之間的微妙平衡。

    事實上,如果講到要團結人心,虛構的故事天生就比真正的事實更具優勢。如果想測試群眾是否忠誠,與其要求他們相信某個事實,還不如要求他們相信某件荒謬的事。

 

    人類就是有這種了不起的能力,能夠同時既「知道J.又「不知道」。或者說得更精確些,人類如果真的好好思考,就能知道一些事情;但大多數時候,人類就是沒在想,所以也就不知道這些事情。像是只要你好好專心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錢是虛構的。但通常你就是沒去專心思考。

    真相和權力,這兩者雖然可以攜手共度一小段時光,但遲早都得分開。如果想要權力,到了某個地步之後,就得開始傳播虛構的故事;如果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到了某個地步之後,就只能放棄對權力的追尋,因為你得要承認某些事實,而你承認的事實可能會讓盟友憤怒、讓追隨者傷心、讓社會和諧受到傷害。在真相與權力之間,就是有一道鴻溝,這點實在算不上什麼祕密。

    到目前為止,那些既有學術派頭、手中又握有重權的人(不論是基督宗教的神職人員、儒家思想下的重要官員、或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家),都是先注重團結,才講究真相。也正是因此,才讓他們權威赫赫。

    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喜歡權力大過於真相。我們把比較多的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喜歡權力大過於真相。我們把比較多的界,通常也是為了事後比較容易控制世界。所以,如果你理想中的社會是以真相為上、無視於各種虛構神話,智人社群大概只會讓你失望。

 

    在所有虛構故事當中,名列前茅的一項,就是否認世界有多複雜,一切只以絕對的純潔和極端的邪惡、非白即黑來思考。

 

    如何避免洗腦、怎樣分辨現實與虛構,但這裡我想先提供兩條重要的黃金守則。

    第一條黃金守則:如果你想要可靠的資訊,必然得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你都是免費得到訊息,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行為裡的產品。

    第二條黃金守則:如果覺得有某些問題似乎對你特別重要,就該確實努力閱讀相關科學文獻。所謂的科學文獻,指的是經過同儕審查的論文、由知名學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以及知名學院教授的著作。科學當然有其局限,也曾犯下許多錯誤;雖然如此,但在這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界仍然是我們最可靠的知識來源。

 

18堂課 科幻小說

     二十一世紀初,或許最重要的藝術文類就是科幻小說。很少人。真會去讀關於機器學習或基因工程的最新論文,但是很多人會去看: 《駭客任務》、《雲端情人》之類的電影,以及《西方極樂園》、《黑鏡》之類的電視影集,正是這些電影和影集,塑造了我們對於現今科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理解。

    現代科幻小說最糟糕的問題,或許就在於混淆了「智能」和「意識」的概念。因此,這些小說常常過度擔心機器人與人類可能開戰;但事實上我們其正該擔心的,是有一小群超人類精英,靠著演算法帶來力量,而與大量低下階層、手無權力的智人,發生衝突。如果真要思考人工智慧(AI)的未來,比較值得參考的仍然是馬克思,而不是史蒂芬‧史匹柏。

 

    從目前的科技和科學革命看來,我們該擔心的,不是演算法和攝影鏡頭控制了真實的個人和現實,而是要擔心「真實」也是一個神話。人類害怕被困在一個盒子裡,但沒意識到自己早就受困在一個盒子裡(也就是人類的大腦),而且這個盒子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盒子,也就是人類的社會,充滿各種虛構的故事。就算你逃離了母體,唯一會發現的只是一個更大的母體。

    事實上,你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都只發生在你自己的身體裡、在你自己的思想中。不管是逃出母體、或是前往斐濟,並不會有任何區別。

 

    根據目前最頂尖的科學理論及最先進的科技工具,心靈從來就受到各種操弄。事實上,就是沒有什麼「真實的自我J.等待從被操弄的殼裡面解放出來。

    浪漫喜劇之於愛情,正如色情片之於性愛,以及藍波之於戰爭。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按下某個刪除按鈕,從潛意識和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裡,消除好萊塢的所有痕跡,那麼你已經在欺騙自己了。

 

    既然你的大腦和「自我」都是母體的一部分,想逃離母體,就必須要逃離自我。

 

第五部-生命意義

19堂課 教育

    二十一世紀的情況是我們被大量的資訊淹沒,而審查制度並沒有去阻絕資訊的打算,反而是忙於散布錯誤的資訊,或是用不重要的事情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現在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隱藏所有他們不喜歡的資訊;但另一方面,現在如果想用各種互相矛盾的報導、無關緊要的話題,來淹沒大眾,卻是簡單到令人心驚。

 

    在這樣的世界裡,老師最不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更多資訊。學生手上已經有太多資訊,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理解資訊、判斷哪些資訊才重要,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滴的資訊,組成一個整體的世界觀。

    事實上,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在幾百年來一直是如此; 但在今日之前,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認真加以實現。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再鼓勵學生「自己思考」。

    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學校現在該教的就是4C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 )、創意(creativity)。更廣泛的說,學校應該別再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強調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臨機應變、學習新事物,在不熟悉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心理平衡。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隨著改變的腳步加速,除了經濟將會大改變,就連「做為一個人」的意義也可能不同。

    想在這樣的世界過得順風順水,需要心態非常靈活、情感極度平衡。人類將不得不一再放棄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學會與未知和平相處。但麻煩的是,要教孩子擁抱未知、維持心理平衡,要比教他們物理方程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來得困難許多。

 

    科技並不壞。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科技能幫助你達成目標。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科技就很容易為你塑造目標,控制了你的生活。特別是隨著科技愈來愈了解人類,你可能愈來愈會發現,好像是自己在服務科技,而不是科技在服務你。有沒有看過街上的人像喪屍一樣遊蕩,臉幾乎貼在手機上?你覺得是他們控制了科技,還是科技控制了他們?

 

    人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本質,希望在人生中達到什麼目標。在本書所提出的諸多建議裡,這絕對是歷史最悠久的一條:認識你自己。

 

    如果演算法確實比你更瞭解你身體內部發生的事,各種決定權就會轉移到它們手上。

 

20堂課 意義(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

    人生有什麼意義? 人類到底想聽到怎樣的答案?十有八九,如果有人問人生有什麼意義,想聽到的答案都是某個故事。智人是一種說故事的動物,是用故事、而非數字或圖像來思考。

  

    大多數成功的故事都是開放式的。這些故事從來不需要解釋意義最終的來源為何,因為它們很懂得如何抓住人的注意力,讓人不去想太多其他的事。

    講故事的一項關鍵法則,就是討論範疇只要超過觀眾的視界,真正的最終範疇大小,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一不管是為了某個只有千年歷史的國家、或是為了某個號稱有十億歲的神祇,信眾殺起人來的狂熱,都可能不相上下。數字大到超過一定程度之後,人類的感覺就是都差不多。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要耗盡我們的想像力實在又比想像的要容易太多。

 

    如果你想問人生有何真正的意義,而對方是用一個故事來回答你,這個答案肯定是錯的。故事細節如何,並不會有所區別,任何故事都一定是錯的。原因就在於,宇宙絕不是以故事的方式在運作。

 

    如果個人身分認同和整個社會體系,都是以某個故事為基礎,就很難再去質疑這個故事;原因並不是這個故事證據齊全,而是因為一旦崩潰,就會引發個人和社會的災難。在歷史上,屋頂有時比地基更重要。

 

    讓人生有意義、讓人有身分認同的故事,雖然都是虛構的,但人類還是得相信這些故事。那麼,怎樣能讓故事感覺是真的呢? 早在幾千年前,祭司和巫師就已經找到了答案:靠各種儀式。「儀式」是一種神奇的行為,能讓抽象變得具體,虛構變得真實。至於儀式的精髓,可說就在它的魔咒,中文唸「天靈靈、地靈靈」在西方則唸「Hocus pocus」。唸了魔咒,就能讓A變成B

    講到軍事,紀律和儀式的關係則是密不可分,從古羅馬到現今,士兵花上無數小時,練習著行進、敬禮的儀式,並且要把靴子擦得閃閃發光。拿破崙有句名言,說他只要用一枚勛章,就能讓士兵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在現代西方,儒家對儀禮的執迷,往往被認為是淺薄和過時。但事實上,由此或許正可看出孔子對人性有著怎樣深刻的理解。如果你想知道生命的終極真相,儀禮儀式會是個巨大的障礙;但如果你想知道的是如何達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就像孔子那樣),真相往往只是一種負擔,而儀禮儀式反而是你最好的夥伴。

 

    所有的儀式中,獻祭是最有力的一種,因為雖然世事百態,但痛苦這種感覺最為真實,無法忽視、不容懷疑。想讓別人相信某個虛構故事,就要引誘他們先為此做出犧牲。等到你因為某個故事而承受了痛苦,通常就足以讓你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大多數人並不喜歡承認自己是傻瓜;所以只要他們為某種信念犧牲愈多,這種信念就會愈強烈。這正是犧牲獻祭這件事神妙的魔力。

 

    如果你花了上千萬,買下一輛全新的法拉利,肯定會對這跑車讚譽有加、四處宣揚。並不見得是真的因為車好,而是因為已經花了這麼多錢,必須相信這是全世界最棒的才行。

 

    就算是在愛情裡,不管是羅密歐或是抱著煩惱的少年維特,都知道如果沒有犧牲,就不是真愛。犧牲除了能讓愛人相信你有多認真,也能讓你相信自己真的在戀愛。你以為女性為什麼想要對方幫自己戴上鑽戒?對方一旦做出如此大的經濟犧牲,就得說服自己,這一切一定有價值、有意義。

 

    有了犧牲,不僅能增強你對故事的信心,還常常能夠替代你對它的所有其他義務。既然無法真正達到理想,人們只好用犧牲做為彌補。一如古代,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追求意義的時候,往往就是造成一連串的犧牲。

 

    在整個歷史上,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時相信好幾個故事,但也從未真正相信任何一個故事完全是真理。

 

    我們就該認清,我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無法控制對欲望的反應。設法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心靈、瞭解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每次腦子裡浮現什麼奇想,就急著想要實現。

 

    要瞭解自己,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承認「自我」也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會透過心靈思維的複雜機制,不斷製造、更新和重寫。

 

    如果你真想瞭解自己,並不該相信你的臉書帳號、或是內心告訴你的那個故事,而是要觀察身體和心靈的實際流動。你會發現,種種想法、情緒和欲望的來去既沒有理由,也由不得你來命,就像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風,吹亂了你的頭髮。而你既不是風,也不是你體驗到的那些想法、情緒和欲望,當然更不是你心中以事後之明整理、消毒過後的那些故事。你只是經歷了這一切,但既無法控制、也不去擁有,你更不等同於這一切。人類問「我是誰」的時候,希望能得到一個故事做為答案。但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並不是一個故事。

 

    在古代佛教看來,宇宙沒有意義,而人的感覺也同樣沒有意義,並不屬於什麼偉大的宇宙故事,不過就是短暫的振動,沒有理由的來去。這就是事實,就接受吧。

    根據佛家的說法,宇宙有三個基本現實:一切事物都會不斷改變(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沒有永恆的本質(諸法無我)、沒有什麼能永遠令人滿意(諸漏皆苦)。就算你能夠探索銀河系、探索你的身體、探索你的心靈,但不論你探索得再遠,也無法找到永不改變的東西、永恆固定的本質、得到永遠的滿足。

    人類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常常就是因為無法體會到這一點,總覺得在某個地方會有永恆的本質,而只要自己能找到,就能永遠心滿意足。

    根據佛家的說法,生命本來就沒有意義,所以人類也不用去創造任何意義。人只要知道一切本來就沒有意義,就能不再依戀、不再追求空的事物,於是得到解脫。所以人如果問「我該做什麼?」佛會說: 「什麼都不要做。」而我們的問題,就是總是會做些什麼。肉體層面或許還有可能什麼都不做(畢竟我們可以開著眼睛靜坐幾個小時),但在精神層面上,我們總是忙著創造各種故事和身分,在腦中進行各種戰爭並贏得勝利。真正的不做什麼,是要連心靈也休息,什麼都不去創造。

 

    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並不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如何擺脫痛苦」。等到我們放下所有虛構的故事,對事物的觀察就能遠比過去清晰;而如果我們能真正瞭解關於自己、關於世界的真相,那就什麼都無法讓我們感到痛苦悲傷了。但當然,這件事說得比做得容易。

    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就是痛苦。

 

    只要政客的話語開始參雜一些神祕的語詞,就該提高警覺了。面對真實的痛苦,這些人可能會用某些空泛難解的表述,來加以包裝,做為申辯。其中有四個詞彙要特別小心:犧牲、永恆、純淨、恢復。只要聽到任何一個,心中就該警鈴大作。如果國家領導人常常說「他們的犧牲,將能恢復我們這個永恆國家的純淨」之類的話,你就該知道自己問題大了。想要維持理智,就記得要把這些空話轉回現實:有士兵在痛苦哭泣,有婦女遭到毆打和殘虐,有兒童恐懼顫抖。

 

    如果真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義、自己的身分,最好的出發點就是開始觀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質。

    答案永遠不會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21堂課 冥想(觀察與瞭解自己的心靈)

    以前我對禪修所知極少,以為這肯定牽扯到各種複雜神祕的理論,後來才知道,禪修教學竟如此注重實際。當時,葛印卡老師請學生盤腿、閉眼,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氣息如何於鼻孔進出。他一直提醒,「什麼都別做,別去控制呼吸,也不要想用什麼特殊的呼吸方式。只要觀察現在的現實狀況,不管情況如何。吸氣的時候,你只是意識到:這股氣進來了。吐氣的時候,你只是意識到:這股氣出去了。而等你失去專注、思緒開始在回憶和幻想中游盪,你只是意識到:現在我的思緒不在呼吸上了。」那真是所有人跟我說過的最重要一件事。

    人生真正的謎並不是發生在死後,而是在生前。想懂死,就得先懂生。

    身體隨時都在變化,大腦隨時都在變化,心靈也隨時都在變化。你觀察自己觀察得愈仔細,就愈會發現,就算只是從這一秒到下一秒,也沒什麼是不變的。這樣說來,人的一生是怎麼個「一」法?不知道這個答案,你就不懂得生,當然也沒有機會懂得死。而去想想怎樣叫做一生,關於死亡的大哉問也會出現清楚的解答。

    內觀技巧背後的道理,是認為心靈的流動與身體的感覺密切相關。在我和這個世界之間,必定需要透過身體的感覺,來取得聯繫。我真正反應的對象不是外界的事件,而是自己身體的感覺。

    我們以為自己的反應是針對別人做的某件事(例如,川普的最新推文)、或是遙遠的童年記憶,事實上反應的總是自己最直接的身體感覺。

    自己各種痛苦最深層的來源,就在於自己心靈的運作。如果有什麼事物,我想得卻不可得,心靈的反應就是產生痛苦。痛苦並非外界世界的客觀狀況,而是自己心靈產生的心理反應。瞭解這點,就是跨出了第一步,讓人不再產生痛苦。

    禪修冥想就是各種直接觀察自己心靈的方法。

    觀察心靈的時候,必須拋開所有二手說法、宗教教條和哲學猜想,一心專注於自己的體驗和真正遇到的各種現實。

    所謂的實際修行,就是要運用有系統、持續及客觀的方式,觀察身體的感覺、以及心理對這些驕覺的反應,據以找出心靈的基本運作模式。

 

    認真的冥想需要嚴格的紀律,只要試試看客觀觀察自己的感覺,就會立刻注意到原來心靈是如此不受控制、沒有耐性。就算你專注於觀察某種相對獨特的感覺(例如呼吸時氣息進出鼻孔),常常也只能專注不到幾秒,接著就會分心,心靈開始游蕩於各種念頭、回憶和夢想之中。

 

    觀察自己從來不是簡單的事,隨著時間過去,難度還可能愈來愈高。歷史繼續開展,人類也為自己創造出愈來愈複雜的種種虛構故事,讓我們愈來愈難以認識真正的自己。

 

<腦筋急轉彎>(迪士尼動畫片)

<楚門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