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言語所隱藏的,我的身體卻表露無遺。一約翰‧巴斯

 

    高達百分之九十三的人際溝通不使用語言。身體的勘作、臉上的表情、講話的速度,甚至是站或坐的地方、噴甚麼香水、戴什麼飾品,或是留長髮還是剪短髮,這一切因素所發送的訊息遠比任何口語更具說服力。

    非口語訊號是最誠實且最值得信賴的溝通來源。

    我們都要面對的人生真相:人們根據你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判斷你這個人。

    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自然能學會控制潛意識的想法,還有別人對你的印象。

 

  • 身體語言背後的力量

    我們高度警覺,對姿勢做出反應,甚至可以說,採用一套複雜而神祕的密碼,找不到出處,沒人知道,但是人人都懂。一人類學家暨語言學家艾德華‧薩匹爾

 

    我們的身體一直「有一種直覺」,或「有感覺」,知道某人是不是對我們撒謊,愛不愛我們。但是,我們聽不聽呢?遺憾的是,不聽。

    睢然我們都有能力解讀和表露正確的身體語言,但是做到確實一致卻是一種技巧。

    艾克曼發現在他們研究的國家當中,有六種情緒的臉部表情,即驚訝、害怕、生氣、哀傷、嫌惡與愉快,被認為是一樣的(後來,艾克曼又加入第七項:輕蔑)

    有許多情緒是我們和我們的猿人祖先共有的。

    最好控制的身體部位就是臉,所以臉部表情並非一個可靠指標。

    如果我們想要掩飾真實的感受,上半身比較容易保持穩定,然而下半身會出賣我們。

    身體語言還有一個面向同樣也很重要,即聲音所傳遞的非話語資訊;我們講話聲音的音高、語氣、速度和聲量潛藏著幾十種訊息。聲音就是一項很大的洩密來源。

   

    鏡像神經元是一種運動神經元,這種神經細胞控制肌肉,進而控制身體的動作。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告訴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是會移情的生物;所以當我們遇到散播幸福與信心的人,會自然而然讓我們也感到開心與自信。(所以看A片才有感覺)

 

   「像我一樣」理論。嬰兒認為別人都「像我一樣」,從還不曾說話開始,就不斷在評估別人的動作,確認他們的看法。這種把別人看作「像我一樣」的能刀,不但讓嬰兒有能力解讀別人的身體反應,且有助嬰兒與父母之間的聯繫。這就是對嬰兒微笑,用溫柔的身體語言對待他們之所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這是在替他們打底子,讓他們也能用同理心、親密聯繫的方式去對別人。

    不論是喜歡同樣的音樂,還是信奉一樣的神祇,人們喜歡和同類的人在一起。造成一群群想法一致的人聚在一起;反過來,也互相模仿。

 

     聽到別的嬰兒哭,女嬰比男嬰有反應,會跟著哭。

 

     跟別的文化接觸愈多,對別人的成見愈少。

 

五個不變的真理

  • 真理一:身體語言是不變的。你一直在做溝通這件事。就算只是試著傳達不想溝通這件事,你也是在溝通即使是漠然不關心的表情。甚至是睡著的時候,你也在傳遞訊息。
  • 真理二:身體語言一直都是因時因地制宜。不同場合有適合不同的身體語言。
  • 真理三:身體語言不能光憑單一的訊號判斷。你必須讀到好幾個訊號,暗示同樣的想法或情緒,才能完全確定那個訊號是「準」的。
  • 真理四:身體語言透露一個人嘴上說的話和真正的看法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了充分「聽取」正確的訊息,必須同時理解口語和非口語的訊息,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聽取言語的音高、速率、語氣、聲量和節奏。如果一個人是誠實的,他的身體語言會是「一致」的,他的動作、臉部表情和聲調與口頭上說的相符。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值得信賴的,因為他們所發送出來的訊息都是一致的。

    身體語言最強有力的一點就是它的不一致,因為它會警惕我們注意真理,口語訊息不是全貌。

    「洩露性質」列出五種非口語線索:

  • 不一致的線索:這些是最顯著的線索,因為它指出內心的衝突、情感的猶豫和欺騙的跡象等等。
  • 臉上和身上一閃而逝的線索:不慎洩露卻又很快修正的跡象。
  • 聲音:它比你的臉還更容易洩露隱藏的情緒,驚人吧。
  • 身體: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身體多少比較容易控制。
  • 臉孔:最不容易洩密,因為它最好控制。
  • 真理五:對身體語言的熟練會讓你明白「微表情」,這些一閃而過的瞬間或姿勢會洩露內心的感受。這些剎那閃現而強烈的臉部表情出現的時間,可能比四分之一秒還短;有些專家稱它為「熱點」。真正的溝通是靠微表情。

 

 

  • 臉部的語言

    一個眼神可以像上膛瞄準的槍一樣威脅人,像噓聲或踹腳一樣侮辱人,或是換個心情,像親切的笑容讓心隨快樂起舞。一愛默生

     比起男人臉上的情緒,出現在女人臉上的情緒較容易解讀。

臉部訊號:眼神接觸

    我們跟喜歡的人或與我們意見一致的人,眼神接觸比較頻繁,不喜歡、與我們意見不一或受到威嚇的人,眼神接觸比較少。

    當你直視某人的時候,無異表示對你自己很滿意:你是自信的,值得信賴的,清楚自己在說什麼。最重要的是告訴對方,你在聽,這項優點在這個社會已經愈來愈少見了。一個留心傾聽的人,交談中大約百分之七十的時間會抓住對方的視線,但是我們花時間「傾聽」往往只是為了整理自己的思緒。

    當我們真正在講話的時候,不會一直保持視線接觸。我們可能會利用眼神接觸指示發言權。當你準備好交出發言權的時候,視線回到對方身上,暫停一下,這是一種權威的表示。

    該注意什麼:目光接觸太頻繁。

    過度的目光接觸也是一項指標,暗示這個人可能在說謊。

    講話時與人保持視線接觸被視為較具說服力。

 

    女人喜歡眼神的接觸。不論對方是誰,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她們都會直視對方,尤其一對一幻時候更是如此;她們比男人更愚歡視線的接觸。男人可以忍受女人的視線接觸,但是不像女人E麼喜歡;富對方是男人的時候,他們肯定很少這麼做。

 

臉部訊號:目不轉睛的瞪視

目不轉睛的瞪眼看的人往往只是全神貫注而已。

    該注意什麼:當人家威嚇你的時候。

    不論對方是否故意出其不意讓你驚慌失措,你不需要為此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不覺得十分困擾的話,你可以瞪回去;不然你可以拒絕迎上對方的目光。

    該加強什麼:看著從眼睛到鼻子的三角區域。

    隨時看著對方臉上從兩眼到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域,這麼做很重要。讓對方的眼球得以休息,就可以避免以目光壓倒他。

    注意自己不要一直保持視線接觸,都沒眨眼睛,給人壓迫感太大。

    也不要逼自己眨眼睛。反之,強迫自已在跟別人講話的時候移動視線,從對方的左眼移到右眼,再移到鼻子。

 

    女人與男人的眼神交會中斷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女人不想讓男人誤以為她在勾引對方。眼神交會時間一長,男人往往誤以為是受到吸引的訊號。

 

臉部訊號:瞳孔的擴大與收縮

    當我們看到令人激動的事,瞳孔也會擴大。因此,我們直覺的認為瞳孔大的人比較迷人、熱情、友善且誠實正直。

    瞳孔大對性的喚起有暗示效果。

    被嚇到或是說謊的時候,瞳孔也會擴大。

    光看一個人的眼睛,就能知道什麼事情讓他感興趣,這是瞳孔這個非口語訊號好玩的地方。

    記住幾件事:光線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瞳孔大中,所以這個訊號有一大半取決於環境背景。有些人天生瞳孔較大或較小,所以你要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看過他的瞳孔,才能下結論。

    該加強什麼:注意光線。

    如果你想在晚餐約會時引誘對方,不妨找個昏暗的餐廳;昏暗的燈光會刺激你的瞳孔擴大,讓你在約會對象眼中顯得比較有吸引力。男人,注意了!研究發現,這招對偏愛「壞男人」的女人特別有用。

 

臉部訊號:眨眼

    一個人在說謊的時候或是極度焦慮的時候,眨眼的頻率往往會升高。這個人感受到回答問題的壓力,壓力加速思考的過程,因而加速眨眼。當你在深思、專心或瞪眼的時候,眨眼的頻率會放慢到一分鐘只眨個兩、三次。

    該注意什麼:頻率偏離正常。

    想要用眨眼的頻率做為一項可靠的指標,必須抓到一個人平常眨眼的頻率。

    該加強什麼:用來調情。

    有壓力的時候,學習全身放鬆會比較好。只要保持放鬆,身體就不會啟動自動機制,加速眨眼。

    有意識的眨眼,這個方法可以用來調情:當你的下巴往下歪時,可以迅速搧搧睫毛。

 

會議太無趣,裝出感興趣的五個策略

  • 頭往右歪。這是一個服從的姿態。當你把頭往右歪,人家會覺得你比較可信;當你把頭往左歪,人家會覺得你比較有魅力。
  • 偶爾對講話的人微笑。
  • 持續眨眼。
  • 點頭表示同意。
  • 動動身體。

 

臉部訊號:使眼色

    使眼色是一種建立連結的手法,用在朋友或是可能成為情侶的朋友之間都可以。那個眼色表示,「在這特別的一刻,我只注意到妳。」

    在正式場合,對一個職位比你高的人使眼色會有點風險。在你嘗試這麼做之前,要確信你們之間的關係夠牢靠。

    該注意什麼:當人家用此來排擠你。

    如果有人對你使眼色,但是你沒興趣跟這個人建立關係,只要馬上轉開臉,不要理會眼色就好。對方會收到那個訊息的。

    加強什麼:熟能生巧。

    只有在看似完全臨時起意,未經過事先演練之下使眼色,這個訊號才會好。使眼色要用非優勢那邊:如果你是左撇子,就用右眼眨眼。

 

臉部表情:挑眉

    快速挑眉是一種表示認可的直覺反應,具有普遍性;他是一種很自然的招呼訊號,也可以用來表示感興趣和喜歡。

    該注意什麼:有多常見。

    你所「挑」的對象有百分之八十會回應你而不自覺。

    該加強什麼:注視陌生人。

    快速挑眉的動作是不自覺的,你做得不知不覺,所以無法加以訓練。但是,你對陌生人應該盡量保持心胸開放,讓你的臉去跟他們打招呼。記住:你的鏡像神經元不停的在蒐集記憶,幫你溝通得更好。

 

臉部訊號:抬眉

    抬眉這個表情通常表示不信,也可能表示困惑,那要看它持續多久的時間。

    抬眉的功能多樣,用來傳達強烈的情緒。我們經常用抬眉來對別人提出要求,或是在講話中強調我們的意見。

    該注意什麼:持續的時間長短。

    抬眉可能表示:1.你的話讓我震驚!2.我嚇壞了。3.我是假裝驚訝,表示懷疑。只要抬眉抬得太誇張,就可能給人神氣十足的印象。

    該加強什麼:小心不要用過頭了。

    如果你用過頭了,可能會被歸為天生多疑。

 

臉部訊號:懷疑的揚眉

    眉毛一挑可能是賣弄俏皮的動作,但是究其根本,它所暗示的是極度懷疑。

    該加強什麼:用來挑起懷疑。

    如果你想悄悄播下懷疑的種子,讓大家對某人的談話內容產生懷疑,或是表明你懷疑對方的真誠,可以迅速露出懷疑的表情對第三者揚揚眉。只要沒讓講話的人逮到,這個訊號就會留存不去,逐漸惡化,悄悄製造談話的不和。

    被人用這招攻擊,只要揪出揚眉者,請對方說出疑慮即可破除。

 

臉部訊號:(驚訝、害怕或無辜的)睜大眼

    當我們真的感到驚訝或害怕的時候,反應就是睜大眼睛。害怕時,嘴巴往後且往下扯;驚訝時,眼睛睜得更圓,嘴巴可能會張開。如果對方的嘴巴沒張開,他很可能只是想要裝無辜。

    該加強什麼:不要過度使用在工作上。

    這個訊號用過頭會讓你看似一直處於驚奇中。不要帶進業務,你不是被當笨蛋,就是被認為想要裝無辜裝天真,這兩者都無助於你。

 

臉部訊號:(氣憤的) 睜大眼

    睜大眼睛這個訊號也可能代表憤怒。你可以從嘴巴看出其中的差異:氣憤的時候,嘴會繃緊,縮成一小圈,眉毛會下壓而不是上揚。睜大眼睛,用目光瞪著人,眉毛一點也沒往上揚,這是極為氣憤的表情。

    該注意什麼:避開這樣的陌生人。

    該加強什麼:以微笑掩飾憤怒。

    除了睜大眼睛,再送上一個假笑,直視她。顯然,她會明白,你的所作所為,我一點也不擔心」但是,內心裡的直覺會告訴她,小心背後。」

    正常情況下,我不勸讀者掩飾自己的情緒。畢竟,要做到身體語言一致,最好是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想,言行合一。但是這個世界既殘忍又冷酷,有時候懷一、兩招身體語言技巧在身,有助於反擊別人的操控策略。

 

臉部訊號:眼瞼低垂(又稱「性感眼神」)

    通常,人在疲倦、沮喪或慵懶的時候,眼瞼才會下垂。但是眼瞼下垂出現在男女關係上,則別有意義。

    許多女人會用這個性感的訊號,再加上回眸一瞥。如果有人低乞垂眼瞼對你,只要她的下眼瞼沒有緊繃,就是在勾引你。如果真的看到下眼瞼緊繃,那就比較像是好鬥、生氣或「我沒戴眼鏡」的神情。

    該注意什麼:男人也可以這樣做。

    該加強什麼:不要使用過度。

    雖然這是一個誘惑的訊號(就像「性感的眼神」),但是別忘了臥房裡還會發生什麼事。你總不想讓別人把「性感」當「愛睏」吧。

 

臉部訊號:側目而視

    使用這個訊號時,頭要向下,偏離你所看的那個人,再回眸看他。這麼做,暴露的是同一邊的脖子。

    這招調情的姿勢明明白白訴諸男人的保護欲。眼睛往上看,看起來很無辜,眼睛看起來也比較大,暗示性的發出「抱我,大男孩」的懇求,但是側目而視則把它變成性感的樣子。

    該注意什麼:也可以用作譏諷,尤其是和揚眉並用。

    該加強什麼:謹慎使用。

    這是最做作的眼神訊號,因為它是不自然的。用在對的人身上會很有效,但是要曉得這個姿勢發出的訊號代表極為脆弱。

 

臉部訊號:皺眉

    這個訊號可能顯示立即性的焦慮、恐懼、憤怒,或是這些情緒的組合。生氣的時候,雖然眉頭會擠在一起,眉毛也會往下垂,製造熱切的眼神。害怕和焦慮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額頭的水平紋與跑出來的眼白。

    該注意什麼:一個人全神貫注的時候。可能沒有情緒只是太專注。

    該加強什麼:臉放輕鬆。容易有皺紋,也會讓人誤會情緒。

 

微笑─微笑是用途最廣,對個人最有益的臉部表情

臉部訊號,「真」笑

    比起反映負面情緒,我們的臉反映正面情緒比較正確,主要是因為真心的笑不可能會被誤解。

    真正的笑比假笑或「應酬式」的笑來得對稱,也不像假笑來得那麼持久。但是真正的笑是天賦,可以不斷的產生:真笑會刺激腦內啡、血清素、多巴胺,所有和愉快、幸福有關的神經遞質分泌。看到別人臉上由衷的笑會讓你的大腦高興,少有什麼事比得上這個。

    該注意什麼:擠出魚尾紋。

    有些人可以假裝嘴角上揚,但是能夠做到擠出魚尾紋的人可不多。

    該加強什麼:讓自己的身邊圍繞著快樂的人。

    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多些真心的笑,那就是真正的快樂。可靠的方法就是選擇積極的朋友,他們會笑得很開心給你看,做你的榜樣。想想,如果「少了」這樣的笑容反射可能會有什麼結果。

 

臉部訊號:應酬式的笑

    應酬式的笑,笑肌將兩邊的唇角拉開來,但是不像真正的笑那樣拉高。這些愉快的應酬式微笑讓相識者之間的互動輕鬆愉快。

    人們認為一個人如果露出應酬式的笑,不僅顯得不那麼跋扈,相處起來比較有趣,也比較聰明。

    該注意什麼:得到回報的次數有多少。

    對路過的陌生人微笑,十有九次他會對你笑。所以,改善心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人微笑。如果對方立即回以笑容,你們兩個馬上進到正面情緒的鏡廳,相互為鏡。

    該加強什麼:將應酬式的微笑練到完美。

    應酬式的微笑是一項利器,笑得好可以拓展一切可能,在社交圈子和商業世界都一樣。

 

臉部訊號:快笑與慢笑

    慢慢的笑(長達半秒),比較真誠,比較像是在調情。

    慢慢的笑如果做得好,看起來似乎在逐步揭露你的思考過程,給接收笑容的對方一種受到全面評估的感覺一而且絕對是被視為辣妹。

 

臉部訊號:嘻笑

    嘻笑可能有幾種形式。通常嘴唇會繃緊,一邊微微上揚。如果-.邊的嘴角往上提,可能是諷刺性的笑。如果上唇提高,很可能是「冷笑」,輕視的意味比較重,且帶有批判的味道。嘻笑被視為微笑一種,但是我倒認為它是一種邪門的笑。

    如果一個人想要表示他很高興,他大可微笑。嘻笑所傳達的訊息多了一點自大、自負或自傲,帶點懷疑或輕視。

    該加強什麼:用來調情。

    嘻笑是辛辣的,大膽的,還可A以帶幾分性感。嘻笑等於是說,我藝對自己有把握。」千萬要避開「冷笑」。但是,不論男女,都可隨意用一邊的笑代替挑逗的眼色。

 

怒目而視的皺眉與蹙額式的皺眉

臉部訊號:積極的皺眉

    光是看到1/25秒的怒容,就足以讓人討厭接下來所看到的東西。心理學家稱這種作用為「促發」效應: 指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某個表情的感覺,將那個感覺移轉到另外一個人或物上面。最好把皺眉的表情降到最少。

    皺眉其實是一種萬用的負面表情。它不光表示生氣而已,皺眉也可暗示煩惱、嫌惡、討厭,甚至受挫,我沒能隨心所欲。」

 

臉部訊號:鎖眉

    應酬式微笑的訓練:先試試嘴張最大的假笑,在回調到適合自己的大小。嘴巴微開,給垂直覆咬一點空間,垂直覆咬也對他的笑容有影響。

    沒有表情的面孔也是要訓練的!沒有表情時,不能鎖眉。

    沒有表情時,試著嘴巴保持微微分開,避免滿面怒容的表情。

    喬治歐威爾說得好:「人到了五十歲,都有他該有的臉。」 

 

臉部訊號:噘嘴

    只要我們表示不同意,就會自然出現這種化石姿勢。

    由於這個姿態對人類而言是如此出於本能,當你看到它出現,要認真看待,別等閒視之。你眼裡正盯著的這個人,你講的話他很可能一個字都不信。如果你正在銷售東西,客人有這個臉色,你要馬上停下來,改變策略。停下來詢問。

    該加強什麼:議價的時候用。

    如果是在努力討價還價時,噘嘴就可以反過來使用。但別用過頭,會顯得難以取悅。

 

    研究顯示,光是將額頭皺成愁眉苦臉相,你就會開始覺得哀傷了。臉部表情和情緒之間的雙向關連可是千真萬確。

 

臉部訊號:皺眉蹙額

    我們臉上所有的五官都往下掉:嘴唇一路往下彎,眼睛往下斜,臉頰好像往下掉。

    該加強什麼:避免皺眉蹙額。

 

擊退臉紅

    就是放輕鬆。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鼻子吸氣,吸入時膨脹腹部,嘴巴吐氣。

 

唇部動作

唇部訊號:咬唇

    咬唇的人被視為發窘或害羞。咬唇是個很孩子氣的動作,這是一個透露敏感脆弱的普同性訊號,等於告訴世人你是無辜的,或是你沒什麼自信可言。

    輕咬嘴唇也可以成為調情的技巧。尤其是你的嘴唇如果很豐滿,又夠翹,這招特別有效。

    該注意什麼:咬唇的撒謊者。

    撒謊經驗不足的人一說謊,可能會咬下唇,彷彿要把謊話收回嘴裡似的。

    該加強什麼:咬下唇來調情。

    不要咬你的上唇。咬上唇幾乎被視為緊張的動作,因為下排牙齒長得並不性感,其實和野生動物的牙齒很像。但是,咬下唇可以很有挑逗性,因為它強調出嘴唇的豐潤欲滴。

 

唇部訊號:舔唇

    舔嘴唇常被視為焦慮的徵兆。

    該注意什麼:有人覺得你很賞心悅目。

    誘惑式的舔唇動作非常慢,上下唇都舔,通常是先舔上唇,再舔下唇。

    該加強什麼:別過頭了。

    誘惑式的舔唇真的可以激發性慾。

    小姐們,最重要的是:確定舔完唇,舌頭千萬不要掃過牙齒。

 

唇部訊號:抿唇

    一個人把唇併起來,擱在上下排牙齒之間,這就是抿唇。,做出這個動作有時候會讓你看起來像是努力隱瞞祕密不說。

    該注意什麼:生氣的表情。

    有時候抿唇是一偅挑釁的姿態。

    該加強什麼:不要做。

    有些人專心的時候會抿唇。但是要知道,在那種情況下,抿唇顯得極度的優柔寡斷、焦躁,甚至有點靠不住。嘴唇是你臉上最大的一項資產,別吞掉了。

 

鼻子和下巴的表情

臉部訊號:鼻孔翕張

    鼻孔翕張通常發生在我們需要多吸收點氧氣的時候。

    該注意什麼:氣呼呼的人。

    鼻孔翕張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吸入更多的氧氣,準備進攻。看到這個訊號,再加上生氣的其他訊號,要避開此人。

    該加強什麼:不惜任何代價避免。超級沒有魅力。

 

臉部訊號:皺鼻

    做出這個動作的時候會看到,鼻樑上的皮膚擠在一起,鼻翼張開,唇緣上提。有什麼東西令人倒胃口,令你感到作嘔。

    該注意什麼:派系的形成。

    該加強什麼:輕輕帶過。

 

臉部訊號:抬下巴與收下巴

    抬下巴是自以為是的最終姿態。

    哀傷的時候,你的下巴一縮,結果會讓你看起來更渺小,更脆弱。這是非口語的懇求,懇求的是同情。當一個人的下巴對著自己的胸口,但是眼睛看著你,這是一個直覺的動作,保護自己的喉嚨。

    該注意什麼:當它被用來當作防衛機制。

    提醒你:如果有人收下巴,瞇著眼,挺起胸膛,它可能是生氣的跡象。想想準備向前衝的公牛。

    該加強什麼:下巴保持與地面平行。

    收下頜顯然是一種防禦的姿態;等於告訴對方,你要全力進攻或是感覺自己受到迫害。

    媽媽的有一句典型的勸告,下巴抬起來,打起精神來!」真當是一句非常明智的忠言。抬起下巴不僅可以增加你的自信,自然也讓更多的氧氣進入你的肺部,拉長你的脖子,改善你的姿勢;這一切都有助你振作起來。

 

  • 肢體的語言

「是」的訊號:手掌攤開、傾身向前、微笑、直接身體方位、加強目光接觸、點頭。

「否」的訊號: 抱臂、輕輕叩指、手撐著下頜、雙腳和身軀朝著不同方向、雙手擱在膝上、以手遮口、愈來愈坐立難安、眼睛不斷瞟來瞟去、搖頭、皺眉蹙額、斜眼瞄人。

「不定」的訊號: 啜一口飲料、咬著鏡架的腳、擦眼鏡、搔頭、摩挲下巴

 

身體訊號:搖頭

    搖頭被認為是一種根深柢固的動作,普世共通的否定訊號。有時不會這麼明顯,會是歪頭瞇眼。

    該注意什麼:某人不自覺的搖頭。

    當一個人不怎麼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時,就會出現這個動作。

    該做什麼努力:不隨便亂用,且只對別人用。

    可以作為一個給別人明確的回應。但別對自己用,搖頭真的會降低自信,造成你對自己的意見失去信心。

 

    女人較常點頭,鼓勵說話者,但不表示同意;男人傾向用點頭表示同意。

 

身體訊號:偏頭

    偏頭基本上是一種脆弱的徵兆。把頭偏向一邊,就會暴露另外一邊的頸部,動物想要表現出順從的樣子,就會做出這個動作。這個訊號可以提升信賴,因為它表明了開放與接納的意願。最近有一份研究指出,頭偏向夥伴的人被視為友善、親切且誠實。

    該注意什麼:有人操縱你的時候。

    由於偏頭這個簡單的動作如此強烈的暗示信賴,它成了身體語言之中最有力的操控工具之一。

    該做什麼努力:用來利於自己。

    比起直著頭或頭向左偏的人,頭向右偏八度的人被認為,比較值得信賴。女人特別提到,頭向左偏的人看起來似乎比向右偏的人善於調情。反過來,對於想要吸引異性的女人而言,頭向左偏比較有用,因為這項研究指出,頭向左偏的人被視為比較有魅力。

 

身體訊號:甩頭髮

    甩頭髮的動作包含轉動頭,讓秀髮在肩頭飄動。

    平頭也可以甩頭髮。

    甩頭髮仍然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訊號,等於告訴世人,我在這裡,我有自信。」

    該注意什麼:女人對你表示她是性感尤物。

    甩頭髮是一種「打扮」的動作,這個訊號是對某人表示我們為了他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該做什麼努力:培養特有的甩頭髮動作。

    甩頭髮無異在說,我感覺很舒服。我有自信。」這個優勢訊號用來調情會很管用。

 

身體訊號:打量

    打量的動作不見得都和性有關,不過我們不停的快速打量別人,幫助我們取得印象,決定某人是「行」或「不行」。

    男人或女人都可以用明顯的打量動作來調情。只要看著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慢慢來,從容不迫,讓對方曉得,沒錯,你全部都看進去了。偷偷的打量一樣很好用,只是要慎重一點,讓對方以為你看錯了方向,而不是對他大飽眼福。

 

手與頭的動作

    別再讓你的手靠近頭才是明智之舉。以手近日這類的動作之所以表示欺騙,其實是因為幾乎所有這類動作都反映出焦慮。

 

身體訊號:以手觸口

    以手觸口可能暗示幾件事。這個手勢可能是感官的訊號,激起強烈的慾念;也可能是驚訝、緊張、羞愧、窘迫或期待的表示。它往往是欺騙的強烈訊號,做出這個手勢的背景與過程會透露它的意圖。

    一個人的手不論在任何時候靠近嘴巴,他很有可能撒了一個小謊。

    該注意什麼:有人用這個手勢與你調情。

    自我撫摸也是一種誘惑的跡象。手指沿著嘴唇撫摩或是吸吮手指顯然非常性感。任何時候只要你把東西舉到嘴邊,都是一種性感的動作。只要是涉及到嘴巴的動作都可能帶有性暗示。

    記住一個原則:除非你想要誘惑某個人,否則手不要放進嘴裡或靠近嘴巴。

    做這個動作就像妳充滿誘惑的舔著唇一樣,要好好做,慢慢來;舌頭伸在外面的時間要比所需要的時間多那麼半秒鐘。手指掃過嘴唇的時候,要做出深思的暗示,其實妳是想要裝出性感的無辜樣。

    豐潤的嘴唇會讓男人想到受刺激的陰唇,護唇膏的用處在這裡。

 

身體訊號:以手摸鼻

    不論是摳鼻子還是揉鼻子,一般來講以手摸鼻都不是什麼雅觀的姿勢。這是最常跟欺騙聯想在一起的一種姿勢。通常,一個人鼻子癢的時候,會搓揉鼻子;不過,一個人覺得焦慮的時候,他會快;'速劃過鼻子。

    該做什麼努力:盡量不要這麼做。

 

身體訊號:以手觸耳

    看到別人伸手摸耳朵,可能聽到不耐煩,不想再聽。

    該注意什麼:做為一種欺騙的訊號。說話者自己摸耳朵,可能是他自己也不想聽到謊言的下意識動作。

    該做什麼努力:不要這麼做。

    據說華盛頓對身體語言非常自覺,他會做到他的座右銘所說的:「在人群中,手不要碰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真是明智之言。

 

身體訊號:以手支下巴

    一個人在評估、思考或分析的時候,一隻手擱在嘴巴、臉頰或下巴下面,是在無意中做出一種安適的姿勢,但是它也有可能表示疲累或無聊。

    如果要在上述兩種以手支下巴的動作中做個選擇,請選拇指在」: 頜下、食指朝上的版本。這個訊號告訴別人你有興趣,你正在審慎思考對方所說的話。當心不要以食指或中指遮口,因為這麼做等於發出不信任的訊號:如果不是你對情勢存疑,就是你正打算說謊。

 

身體訊號:搔頭或搔頸

    搔頭是典型傳達困惑或費解的方式。

    該注意什麼:當對方不相信你的時候。

    搔脖子可能也代表欺騙,想轉移對方對嘴巴的注意力。

    該做什麼努力:以搔脖子的動作來調情。

    動作優雅的撫摩鎖骨與鎖: 骨之間的凹陷,即脖子正面的頸窩,乃是開發頸部情慾力量的有力方法。這是一個消除戒心的手勢,表示,我是開放的。」同時也顯示妳的確很有魅力。

 

身體訊號:摩挲頭部或脖子

    一個人開始揉起脖子的時候你就要注意:眼前他正在討論的這個話題,對他而言是關鍵問題。

    該做什麼努力:盡量不要做這個動作。

    搓揉脖頸的動作可能會被視為非常負面且受鄙視,顯示高度緊,繃狀態。盡量不要在談判協商的時候做出這個動作,因為這個動作等於對對方大叫,你感受到那份壓力。

 

身軀的訊號

身體訊號:聳肩

    聳肩的時候,整個身體縮起來,兩堂往外攤,一副順服的姿勢。這個動作多半傳達不確定的訊息,不論是不確定別人或是自己所發出的訊息。

    該注意什麼:全盤默認。

    聳肩的動作推到極致,表示,我放棄。」不是對討論的內容沒有意見,就是無法完成的意思。

    該做什麼努力:只有必要的時候才用。

    如果經常聳肩,別人會以為你缺乏自信,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或決定。

 

身體的訊號:拱肩縮背

    這個姿勢不只是一種訊號,有時候還是一種徵候,表示壓力太大。這個姿勢太久,會壓迫我們的內臟,呼吸不順。這個姿勢散發出不安全感與完全缺乏權威。這個姿勢代表沮喪、自我形象低落與缺乏自信。

    該注意什麼:平常姿態良好的人出現這個姿勢。

    許多人一旦處於壓力之下,自然而然會拱肩縮背。

    該做什麼努力:不要做這個動作。

    記得脊椎要打直,肩膀力求成一直線;如果能夠保持這個角度,你的姿勢將會有所改善。

 

身體訊號:往後仰

    身體往後仰也等於告訴別人你這個人既傲慢又自大。

    該注意什麼:對方是不是用這個姿勢避開。

    如果某人在你們的關係進展到互相信賴與舒適的程度之前,就做出這種往後仰的姿勢,對方很可能表i:一、「你靠太近了」,那麼,你應該往後挪;二、「我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果真如此,希望你也能察覺。

    如果你想要告訴某人,他侵入你的空間,往後仰是一個辦法。

 

身體訊號:往前俯

    前俯的動作不僅表示喜歡,也傳達了真誠與信心。

    該注意什麼:某人改變姿勢的時候。

    如果某人一直往前傾,保持一陣子,突然往後坐,這是一個暗示,表示此人不贊成你剛剛講的話。反之亦然。當你積極討論對方所認為的關鍵議題,對方有可能為了更少接到蓉多資訊,不自覺的往前傾。

    該做什麼努力:不要用在生意場合。

    雖然這個姿勢有助於已經存在的關係之間的和諧,但是用在建立新關係上則要謹慎。絕對不要冒昧進入別人的私人空間。前俯的動作顯示關係的連結,用在做生意的場合就太過親密了,因為顧客會將它解讀為侵犯的動作,甚至更糟,將它視為攻擊。

 

身體訊號:挺胸

    挺胸也可能是「展示側面」的形式,動物以這個動作設法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大,或是令敵人望而生畏。

    該做什麼努力:做這個姿勢要小心。

    良好的姿勢應該會一直讓人感覺放鬆且自然,而不是勉強擺出來的。挺胸造成背部過度延展,長久下來會姿勢不良。此外,要當心不要在商務場合做挺胸的動作,這個訊號太過性感,侵略性太強。

 

胳臂與手的訊號

    手勢不只有助聽者更加了解我們的口信,也幫說者將思想與言詞「包裝」得更有連貫性。

 

身體訊號:雙臂合抱

    雙臂茭抱可以是一種非常舒服的姿勢,這是最近似抱自己的姿勢,但也是非常冷淡、封閉、防衛的姿態。

    該做什麼努力:讓自己和對方放輕鬆。

    不論你做什麼,只要是可以打開一個人的身體動作,就有助於對那個人的大腦暗示,要他的大腦一樣開放。

 

身體訊號:雙臂靠在身體兩側

    當一個人感覺很有自信的時候,我們最常見到這個姿勢。雙臂垂在身體的兩側,給人穩健與均衡的訊息,讓人信賴你。

    這個姿勢的妙處就在只是擺出平衡對稱的姿勢,就能控制別人。一個人站得如此穩當,卻如此放鬆,可以替全組的人帶來鎮定的效果。

    雙臂垂放在身體兩側是最理想的姿勢。

 

身體訊號:攤開手掌

    手掌朝上告訴別人/我是誠實的,我是脆弱的,我懇求你」這是讓別人知道你的思想並不保守的好方法,相對的,你是開放的,願意聽對方講完。這是對別人表白自己的方法。

    小心別人用這個手勢誤導你。對方撒謊時,攤開手掌。

 

身體訊號:手掌朝下

    掌心朝下是一種優勢手勢,暗示著支配。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人對我們擺出這個姿勢,就可以被視為施惠。

    該做什麼努力:策略性的運用以強調你的專業能力。

    做簡報時,或是需要強調重點的時候,手掌朝下的手勢,真的很有用。

 

身體訊號:掌心朝前對外(或停止的信號)

    掌心朝前的手勢無異告訴別人,停。」掌心朝前這個手勢是用來要求聽者把注意力都給你。

    該注意什麼:被用來當屏障。表示我不想跟你接觸,甚至不要你靠近。

    該做什麼努力:練習使用「兩手喊停信號」,練到完美。

    這個手勢非常有力。它是上述的「我不想聽了」的加強版。當你在講話的時候,可能感覺到對方有所抗拒。如果你舉起兩手,這個訊息是「停。聽我講完。不要講話,不要插嘴。輪到我說話。」

 

身體訊號:大幅揮手

    手勢有助於激起別人對我們出的主意感到興奮,也有助於我們的學習。

    一個人將手掌拉向自己的胸口,表示他把注意力引向自己,或以示負責。

    一個人將手掌往外推,他是在說,「那不是我的問題。」

    一個人做出大力揮手的動作,他兩掌之間的距離告訴你,他對他嘴裡說的這件事,所感受的重要性。

    該注意什麼:專注一致的手勢。

    避免撒謊被識破,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撒謊。

    如果辦不到的話,起碼要努力遏制自己的手勢,將它約束在肩膀以下,臀部以上的範圍。不一致的手勢就會受約束。

 

身體訊號:劈手 

    劈手是模仿武器的動作,我們視它為異常強力且有點暴力的策略。

    該注意什麼:優勢手的使用。

    通常做劈手的動作時,優勢的那手曾在上面。如果不是優勢手在上,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他是真的看法堅決,還是裝腔作勢?

    該做什麼努力:緩和劈手動作,減少它的威脅性。

    傳統的劈手有另外一種比法,就是手心向上。試試這個:兩手的手心向上,移動優勢手,放到另外一掌上面。這時候,兩堂相擊,但是次數別像劈手那麼頻繁。例如,只強調動詞,而不是字字強調。比起傳統的劈手,這個手勢感覺較不具威脅性,但是一樣強力。

 

身體訊號:政客的點指

    拇指與食指相碰,就像一切順利(OK)的信號一樣,然後指著別人。

    他的攻擊性絕對不會比直指某人更強。

 

身體訊號:單槍指或雙槍指

    移開食指,不要指著對方,可以引起那個人的興趣,將他們引向另一人、另一地或另一事。

    另外一種形式的指點是直接對準別人,眾所皆知是暗諷的手勢,有時候有挑釁之意。由於用來指點的食指象徵一把槍,當你用它對著某人的時候,即使是無意的,感覺也像是指責或威脅。

    該做什麼努力:不要朝任何一個人比。

 

身體訊號:用筆指

    用筆可以拉近你和對方之間的距離,也會被解讀為侵犯空間。一個人可能有意用筆傳達勤奮與團隊合作,但是用在指責的時候,筆就有如一把劍。揮筆可能被視為刺穿你們兩個之間的氣氛。

    該做什麼努力:用來影響別人的舉動。

    假設你跟某人坐上了談判桌,你用筆指著合約上的每一條條款,確切引導對方將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強調的地方。對方會被你那枝筆點得一愣一愣的,你甚至可以引導他們,就如用皮帶牽著狗一樣!

 

身體訊號:十指疊成尖塔

     這是政客與企業領導人愛用的手勢,因為它傳達了他們想要表現的許多特質:權威、自信、卓越與理性的思維。

     不論這個手勢多麼有力,你可能要小心,不要在你們之間造成隔閡。比起用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這個手勢用在比較大的團體之間會比較好。

     基本上,你所傳達的就是同樣的訊息:能力、權力、權威、崇高的身分地位,還帶點貶低對方的味道。

 

身體訊號:豎起大拇指

    通常,當一個人想要顯示他的自信或權威,這時候你會看到用大拇指比的手勢。一般而言,大拇指被視為具有陽物崇拜的意味,所以男人比女人容易做出用這個手勢。

    該做什麼努力:多用一點,但是不要太常用。

 

身體訊號:搔首弄姿

    搔首弄姿是自覺或不自覺整理儀容的動作,準備應付或回應某人的注意。搔首弄姿的人既是要吸引別人來注意她,同時也是要呈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整理儀容的範圍,從你都沒意識到自己在做的簡單動作,到在別人面前徹底縱容自己都是。

    該注意什麼:在不同場合的變化。

    該做什麼努力:採用動人的方式。

    只要做對了,搔首弄姿可以是一種極為性感的誘惑工具。培養一種自信的招牌動作。但做不好會變成令人討厭的特質。

 

     從一對夫妻照相時擺的姿勢,就可看出他們之間親密和交流的程度。如果看到妻子站或坐到丈夫的身邊,手放在丈夫的胸口,可見他們之間的情感很深。我們往往會握住脖子顯示自己的脆弱;當我們對愛人充滿感情時,則會抓住愛人的胸口。

 

身體訊號:兩手叉腰

    兩手叉腰是擴張身體存在的一種方法,是另外一種側身的姿勢。如果兩手叉腰的話,肩膀是平的,兩腿踩得穩穩的,所占據的空間會比平常的還大。

    如果是居上位者,兩手叉腰站著是企圖保持支配地位或威嚇他人。

    該做什麼努力:用來表達不從。

    兩手叉腰的姿勢會讓你看起來比實際上強硬、占優勢。當你覺得自己受騙時,這個姿勢就可派上用場。

 

身體訊號:兩手遮住胯下(自我保護)

    一隻手疊在另一手上,兩手垂放在下體前面。遮羞的動作幾乎都是用來保護自己,免於痛苦,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情緒上的痛。

    這個姿勢是一種直接的跡象,顯示此人感覺不安全或脆弱。自我保護的動作不只可以用兩隻手做,也可以用公事包或筆記本,只要能保護下體免於暴露或遇險,任何東西司都可。

    該做什麼努力:嘗試保持開放。如果痛苦是偏向情緒上的,要知道這個姿勢被視為孱弱。

 

身體訊號:兩手背到後面

    當我們把兩手背到後面,等於告訴別人他們恫嚇不了我們。一個人兩手交握背到後面的姿勢不只涉及信賴,還有自信與優越感。

    該注意什麼:在生氣的時候做出這個姿勢。他不自覺的傳達挫折與逐漸升高的怒氣,幾乎像是需要自我抑制。

    該做什麼努力:用以對世人展現自信。

    這個姿勢做得好,可以傳達你在某一情況下全然的自在與優越。手握手,不斷的做眼神的接觸,不斷微笑,等於告訴對方:「我有信心、,你傷不了我,我也不會對你構成威脅。」

 

  • 空間與碰觸的語言
  •  一般認為碰觸別人的人地位比被碰的人高。   
  •   描述人與人之間在空間中的互動這門學問。他定義出四種領域:公共空間、社會空間、個人空間與親密空間,還有每一個空間在社會上的功能。

 

公共空間的領域

    三公尺到八公尺,甚至更大。如果你走進會議廳,想要讓聽眾留下好印象,就要讓你的活力與熱誠傳遍整個空間。抬頭挺胸,面帶最棒的社交笑臉,走進會議室。專注於和他人的眼神交會,花點時間環顧四下,決定哪些人是場內最有力的人士。找出身邊有一群人簇擁,卻享有比較大的個人空間這種人。

 

讓自己置身何處會改變你的戀愛運

    .保持者對吧台(如果非站在吧台前不可)

    .站在朋友身邊,但是眼睛保持往外看(比較容易捕捉到別人的眼神)

    .身體朝向中場或舞池中央(站進舞池更好)

    .在裡面四處移動(動作的活力會引來注意)

    .站到窗邊(許多人會看窗外,或是被窗戶吸引)

    .對著群眾的方向說話(要笑,多笑)

    .迎上眼神接觸(只對你感興趣的人)

    .直直看著他或她的嘴唇(表示你有興趣認識對方)

 

社會空間的領域

    你跟別人之間有一到三公尺左右的空間距離,在這樣的範圍裡面就是社會空間。

 

    坐在哪裡等同權力。

 

最適於合作與地位平等:圓桌

    每個人的立足點平等。

 

最適於協力的坐法:並肩而坐

    真的需要攜手合作,達成共識的時候,最好並肩而坐,擺出「捲袖準備動手」的姿態。許多研究暗示,採用這個坐法的人會更努力,以取得彼此都同意的解決方案。不妨試試坐到搭檔的右手邊,在不知不覺中暗示對方你是可以信賴的人。

 

最適於對抗或競爭的坐法:直接相對

    這種坐法也比較容易讓對方心煩氣躁。

 

最適於交談、說服或引誘的坐法:成一個角度(例如90度坐法)

    這種坐法相當舒適愜意,沒有拘束。它讓雙方都有機會直視對方,不會被太多的家具擋住,同時讓彼此有機會輕易別開目光。從許多方面來看,這種坐法具有並肩而坐的合作感覺,以及許任何必要的協商。

 

最適於傳統威權式領導的坐法: 桌首

    想要在討論實質問題、需要全力以赴的那種會議上,傳達你的權威且不容置疑時,或許,這個座位最適合你。但是要注意,這個坐法也會讓你看起來很嚴厲,可能會讓小組的成員有點怨恨你。

 

最適於教練風格領導的攣法:桌子的中央

    坐在中央這個位置可能為你贏得整個團隊的心,但是要當心,這樣的座位安排,你表現得太過熱切,可能會給人軟弱或施惠的印象。

 

最適於開會時被看見(或隱藏)的坐法:各不相同

    如果你是員工,開會的時候坐哪裡也會大大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標有星號的位置表示比較可能引起注意的「一席之位」。當你有話要說,希望被人看到、聽到的時候,就要選擇這些星號的座位。

    標有方格的座位則是不想介入討論的中立者最有可能選的座位。至於標有三角形的座位,你可以把它們當作「會議保護色」,當你選擇坐這幾個位子,你很容易被忽視。

   

個人空間的領域

    個人空間的範圍是從五十公分到一公尺的距離。一般而言,我們不喜歡陌生人進入我們的個人空間,某些身分地位高的人也許可以進去,例如喜愛的明星。

   

    對婚姻關係愈滿意的先生,朝老婆靠得愈近,夫妻之間的距離愈小。

 

    人們視個人空間為身體的延伸;靠得太近會被視為立即的威脅。這裡有幾個徵兆,表示一個人感覺到他的個人空間受到侵犯:

    .驚嚇的瞪視,然後轉頭避開你的目光注視

    .眨眼次數增加

    .傾身偏離

    .笑容減少.

    .拒絕分享個人瑣事

    .口頭上的敵意

    .東西堆到你們之間   

    .談話突然中斷

    .身體變僵或坐得更挺

    .兩隻腳和身軀從你身邊移開

    .神經質的手勢如整理儀容

    .咬嘴唇次數增加

.雙臂交抱

.叩手指或踢腳趾

 

感到空間擁擠的人無法全神貫注,在許多思考測驗上的表現較差。

 

女人應該選擇普遍令人感到愉悅的香味,例如麝香味的茉莉、香草或琥珀,男人則應選擇檀香、香相與樹脂。我們可能認為香水和古龍水讓我們聞起來很香,但是研究顯示,其實我們的身體厭惡這些人工氣味。

 

該如何運用:切切闖入別人的個人空間,除非你知道自己受到歡迎。

關於人際距離學,有一點很重要:很少有人會告訴你,你已經越界闖入了他們的個人空間。他們只會慢慢的移開注意力,最後逃跑。道歉無法把他們找回來,對他們來講,你是道道地地的侵略者。再怎麼努力伸出手去,都比不上簡單的退後一步,讓對方來接近你來得有幫助。

是跟平常內向、焦慮的人交談,最好讓對方去界定空間,根據他們對空間的特殊需求去調整適應。事實上,偏好較大個人空間的人,往往會更喜歡你,因為你反映了他們對距離的偏好,暗示你們之間的相似之處。

自己空間被侵犯時,你要力撐下去,千萬不能撤退,面對笑容站在那裡。

不怕翻臉的話,可以1.迅速退後一步2.雙手抱胸,擋起來3.朝他過去,反擊

 

親密空間的領域

    親密空間是碰觸的空間。從你的身體到大約五十公分之外的距離,在這個空間裡你的身體跟別人的身體直接接觸,或是可以輕易碰觸彼此。   

 

    在第一次見到某人的時候,那個人是在靠他們右手邊的位置,與他們的右眠成一直線。有人認為,這樣的偏好是因為右眼連接左腦,左腦是理性思考的中心。右腦連結的是比較焦慮的直覺情感,所以坐到某人的左手邊,可能啟動更多的憂慮與不安。相反的,一旦認識還個人,坐到他的左手邊,開啟那方面的情感,強化正面的情緒聯想,有時候反而有利於你。

    女人或男人接近男人:男人不喜歡別人從正面接近,他們偏愛和交談對象站成九十度角。試著空出90公分的距離。肩並肩邊走邊談。

    女人或男人接近女人:女人喜歡別人從正面接近,因為他們比男人更常尋求目光的接觸。保持八十公分左右的距離最理想。

 

    我們覺得最溫馨的時刻,最私密的時光,不論是和子女或心愛的人相處,都發生在親密空間裡。我深信擁抱和接觸愈多愈好。一旦關係確立,獲准進入親密空間,我希望你好好運用它。接觸是建立連結的神奇工具,連結比簡單的交談為時更長。增加每天的接觸層面,有助你觸動新的關係,建立歷久彌新的友誼,享受美好的性愛,培養出有動力、自信且可愛的孩子。

 

人與人之間更親近的十四種社交性碰觸

    接觸不只是讓你感覺舒服而已,它是開啟身體自癒機制的強力方法。三十分鐘的按摩可以降低人聲的基頻與聲壓。換句話說,由於受到碰觸,他們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放鬆,身體語言更動人。

 

觸摸訊號:握手

    在商場上,通常是以「握手」完成交易,握手被視為存在於兩個人之間極有約束力、的身體接觸。

    在商業場合,手握得愈多愈好,只要你握得好。你會發現有很多錯誤的握法,而正確的握法只有一種。

11種錯誤握法:

  1. 有氣無力的握手
  2. 支配性的握手:任何時候只要掌心朝下握手,就被視為具支配性且跋扈的握法。這時候,只要迅速扭轉你的手腕,讓彼此的拇指再次朝上即可。
  3. 服從性的握手:相反的,握手的時候,讓自己的掌心朝上,可能是一種服從的徵兆。服從的握法讓你馬上被歸為逆來順受的可憐蟲。
  4. 手指點到為止的握手:偶爾會有些人只伸出手指來握手。
  5. 過分帶感情的握手:兩手同時握的握法只適合跟認識的人慶祝時。這個握法有時候被稱為「政客的握法」,它被視為綜合了友情與熱情的企圖。很熟識時,可以用這個握法表示特別敬愛與愛惜。
  6. 類似小擁抱的握手:當你用一隻手握手,另外一隻手去碰碰對方的二頭肌或前臂,對方會感到近似溫和的擁抱。就動作本身來講,它完全不適用於商場上。小擁抱的握手法只能用在親密的場合。
  7. 黏答答的握手:手汗。
  8. 冷冰冰的握手:手太冰。
  9. 橫過桌面的握手。一開始握手的時候,你們兩人之間應試著避免有大型家具或障礙存在。如果你是坐在桌後,不妨走到前面來。
  10. 傾身向前的握手:你不該為了握到手而彎身,這表示你的距離太遠了。走到一個距離內,在這個距離裡你既可以站得挺挺的,又可以握到對方的手。
  11. 坐著握手:你永遠不該坐著握手,這種握法感覺既笨拙又失禮。如果有人靠近你,你還坐著,那就站起來握手,再回到座位上。如果雙方都坐著,不用為了要握手而站起來;但是要知道,站著握手好多了。

 

   學會唯一正確的握法。

   朝對方走過去,身體微微往前傾,直視對方的眼睛,伸出你的右手,右邊與地面平行,握住對方的手上下搖晃握個兩到三次,同時做自我介紹。確定要將整個手掌遞出去,碰觸對方的整隻手掌。握要握得不費力又舒服,彷彿舒舒服服牽手的力道。這樣的握法暗示的是自信與熱誠,全身上下每一個部位都要朝著這個人,大拇指保持朝上,可確保中性的握手。

   你的手肘應該微彎,如果手肘完全打直,顯然你距離對方太遠。不要只搖晃手腕或手指,要晃動整隻手臂。握完手,要同時鬆開整隻手,握手的整個過程不該超過兩到三秒鐘。

 

觸摸訊號:人身導引

    人身導引是一種禮貌且有效控制另一個人移動方向的方法。雖然我們一直把親密接觸保留給同意這麼做的人,但是這種接觸可以用來和同輩建立和諧的關係。只要輕輕托住對方的手肘(不是握前臂,那樣感覺過於專橫),引導她穿過門,或走到餐廳的桌位。保持稍微落於這個人之後,才會比較像輕推而不是在拽。

    為了讓你的引導感覺像是共同的決定,不妨試試這個動作。不要抓住對方的手肘從後面推,而是站到對方右邊,形成一個直角,伸出你的左手,托住對方的右手肘。用你的右手比前方示意,微微走在對方的前面,彷彿是說/我們往這個方向一起移動。」你在歡迎對方走進某個空間的同時,也托住他的手肘,側身跟在他的旁邊移動。

 

碰觸訊號:輕拍

    輕拍是十分令人寬心的一種手勢。因為你模仿的是一個人的心臟脈動。雖然輕拍一個小孩是充滿感情的愛憐,輕拍一個大人會是輕視或明明白白的貶低對方。

    該注意什麼:當它反映的是不夠親密。

    輕拍可以用來終結擁抱,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這是非常友善的手勢,卻不是預期會出現在長期維持愛戀關係的夫妻之間。

    絕對不該在別人坐著的時候,懸倚在對方的上方。顯然,站著的人占盡了優勢,坐著的人感覺很脆弱。

 

碰觸訊號:勾手

    在一對異性戀的伴侶中,男性通常被視為固定的」樁,女性則伸出她的胳膊穿過男生搭出來的胳膊。

    這個訊號是一種愛的方式,因為它把更多的接觸帶進你的生活裡,用途很廣。這是溫馨、相愛的訊號,顯示你們兩個之間是如何「相連」。

 

如何運用碰觸提升你的業績

    偶然的觸碰可以迅速建立一種先前並不存在的關係。

    說道好處時碰碰對方。可以讓對方感到你們有志一同。

    當客戶的興趣被挑起時,碰碰他們。碰觸的時間不要大久,只要兩秒鐘左右。短短碰一下就鬆開,只要在他們愛上這個地方的時候,夠你和他們建立關係即可。

    當客戶想要溜走時,碰碰他們。一碰讓他們明白你跟他們是同一邊的,你這個人是值得信賴的。

    為了加強美好的體驗而碰碰客戶,這種碰法特別適用於侍者,可以獲得多一點小費。告別時的印象會影響客人給你的小費多寡。

    如果客戶開始對你產生懷疑,別碰他們。如果聽到你剛剛講的話,客人的眼睛瞇了起來,或是突然中止目光接觸,別選在這個時候去碰觸對方。重新開始建立關係的步驟,將談話帶往不同的方向。

 

碰觸訊號:勾肩搭背

    當你看到某人逼過來要摟你的肩膀,但是你不想,最好的方法是完全背過身去,傻傻的避開擁抱。

 

碰觸訊號:擁抱

    在所有的觸摸之中我最喜歡擁抱。人的關係藉由觸摸變得更緊密。

    在社交場合,對不想抱的人,可以抓住這個人的上臂,很快的打個招呼,代替擁抱對方。或者,你可以採用小摟抱,握手然後在對方的右手臂捏一把。這樣會讓對方覺得有了關連,受到承認,彼此都不至於覺得尷尬。如果什麼人你都不想擁抱,你可以隨時帶本書之類的當道具,高高抱在胸口。

    不想抱太久,就輕拍對方一下,甚至把身體抽離。

 

    大多數的男男之抱只用到上半身而已,下半身絕對不需要接觸。

    光是跟我們所愛與所信賴的人牽手,就能找回被呵護的感覺。有一項調查,研究處在壓力下的人妻的大腦,結果發現光是和丈夫伸手相牽就能減低她們的大腦活動,降低壓力荷爾蒙。

 

碰觸訊號:牽手

    這個動作在我們的一生當中一直保留住那份愛的保護與包容。

    該如何運用:選擇十指相扣。

    如果你們是一對男女朋友或夫妻走在街上,想要慫恿對方更形親密,不妨十指相扣。你的伴侶會感覺到你想要更加親近他或她。

    牽手是一種奇妙的機制,形成親密關係,製造一種刺激的能量,連結人與人之間。

   

碰觸訊號:摟腰

    你會發現這個姿勢主要出現在親密關係中,尤其是幼童、青少年和情侶。

    該如何運用:只用在最親近的人身上。

    面對面的摟腰動作拉近兩人的生殖器,令這種擁腰的動作比摟肩更私密。

    肩並肩的摟腰是不錯的行走姿勢,可以用在另一半身上,重拾親密的夫妻關係。基本上,它就像緊抱著走路一樣,彼此必須配合得好才能維持。

 

碰觸訊號:親吻

    一個吻吻在哪裡會改變它的意義,通常親嘴絕對是跟性有關。親在額頭被視為關愛、照顧與親密的成分居多。如果被親手,可能是出於尊敬,不然就是極其浪漫的挑逗。或許親吻本身的時間長短更能傳達這個動作的意圖;只是多一秒鐘,就從問候變成別具更多意涵。

    一個又長又慢的吻有助提升穩定關係的親密度。為了加深夫妻之間的關係,夫妻可練習一個長達十秒鐘的親吻。當然,這麼做可能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有些夫妻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固定這麼做。

 

碰觸訊號:手與頭

    手和頭的觸摸是充滿了支持與愛意的觸摸。

    我們一直付錢給髮型設計師和美容師,請他們施展魔力,或許這就是原因。莫里斯稱這些人為「有照的觸摸者」(licensed toucher),他還說由於我們想要的觸摸一直比我們所得到的觸摸多,所以花錢請這些人觸摸我們。

    該注意什麼:感覺到優越感。

    身分地位高的人覺得他們有權碰觸身分地位低的人,甚至碰觸身的重要部位,如頭部。

    該如何運用:與配偶建立聯繫。

    如果外子吻我的額頭,我知道它會讓我全身顫抖,因為對我而言這是充滿柔情與熱情的碰觸。試試用此來做更深一層的結合;用手抱住愛人的頭,深深望進他的眼裡。

 

碰觸訊號:頭與頭

    頭與頭的碰觸讓極為私密的接觸時間得以延長。

     該注意什麼:有人在親密程度上跨一大步。

     這個訊號通常只見於關係極為親密的人之間。「假裝」或製造機會,你就踏入了非常根本的連結關係。

    當兩個人彼此愈靠愈近,望進對方的眼裡,最後頭碰頭,有時候這個動作會被視為帶有嬉鬧的意味。

 

通往性愛道路的地圖

  • 眼對身體
  • 眼對眼
  • 聲音與聲音
  • 手與手
  • 臂膀與肩膀
  • 胳膊與腰
  • 口對口
  • 手對頭
  • 手對身體
  • 手對胸
  • 手對生殖器

 

碰觸訊號:撫摸

    本質上,這種碰觸可以充滿了性意味,但是進行到性行為之前就停止。你可以用指尖順著愛人的臉撫摸,一對伴侶在性關係初始的混亂期,「雙手無法離開對方」,這時候你會常看到這種訊號。它也可以是鍾愛的表現,就如你充滿愛意的撫摸孩子的臉。

    這種碰觸可以成為性愛的前奏。雖然絕對不該在工作場合嘗試這麼做。

 

碰觸訊號:打打鬧鬧

    打打鬧鬧通常是父親與兒子建立關係的方法,或是兩個男性朋友用來顯示他們之間有多親密,又不會露出真正的愛意。

    該注意什麼:孩子如何用打打鬧鬧代替其他的接觸。

    當你熟識某人以後,可以選擇性的用打鬧的方法,評量他們對碰觸的敏感性。這種玩笑式的動作有時候會提升友誼的親密程度。

                                                                                                                                      

  • 聲音的語音

    言談之中有三點很重要: 誰說的,怎麼說,說了什麼; 三者之中,最後一點最不重要。一英國政治家約翰。莫利

    講話習慣提高聲調的人被認為權威不足,遲疑不決,還可能很被動。

 

注意副語言

    聲音提供大量的暗示,曾透露我們的身分與看法。除了言詞之」外的副語言,包括聲調、聲量、速度、流利與否等其他聲音訊號在內,占我們傳遞訊息的近百分之四十。聽一個人講話,立刻聽得出許i多東西,知道這個人是積極或消極,受過良好的教育或文盲,身分地位的高低,甚至只要聽他講話,就聽得出來這個人是瘦還是胖。

    人聲線索有助我們判定講話的人有多強,進而決定他的訊息多有說服力。我們可以從他講的話判斷他要表達什麼,但是我們聽他的聲音來決定要不要相信他。事實上,研究人員認為光是聲音本身就是絕佳的指標,聽得出是否騙人。

 

    有一些證據顯示,女人比較擅長察覺說謊的非口語線索,卻可能相信撒謊者說的話,反而忽略對方的非口語線索。

 

    聽到一個人笑,大腦裡和臉部表情有關的特定區域就會被啟動。早在聽到笑聲的人臉上出現笑容之前,鏡像系統就讓這個人做好笑的準備,以反映這個笑聲。

 

人聲線索:聲調

    聲調是指聲音的「高」或「低」,這項特質最容易幫助我們判斷說話是男是女。

    有吸引力的聲音往往比較圓潤,比較低,有點變化。

    聲調低所透露的訊息:支配地位,有時是沮喪或生氣。

    聲調高所透露的訊息:不穩定,高興,但是也被視為比較不老實,不具說服力,較軟弱、神經質。

    設定的目標:變換聲調。

    要改善聲音,首要之務可能該努力讓你的聲調有活力,有變化。聲調的變化會讓別人對你的談話內容感興趣。講話的時候要變換聲調,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韻律感。做幾個深呼吸,讓嗓子放鬆,從頭到尾將音域範圍內的音都哼過。然後,在談話中不時「迸」一下聲調的變化,挑起談話對象的興趣。如果你的聲調偏低,不妨在你想要強調的字眼提高聲調;如果你的聲調偏高,那就反過來做。把、它想成在唱「Do Re Mi」或是需要拉開嗓子的音域。或者在講話的時候變化面部表情,這些改變都會直接影響你的聲音。

    聲調的變化可讓別人對你的談話內容感到興趣,研究發現,外向的人在談話過程中比較有抑揚頓挫,內向的人講話往往比較平板單調。

 

簡報的致命錯誤:

  1. 燈光調得太暗了。演說者才是焦點,PPT只是輔助。
  2. 不可以站在講桌後面。只要站在任何東西後面都會是屏障,阻擋聽眾。
  3. 要一邊講一邊移動。四處走動的時候,你會震動空氣中的能量。
  4. 不可以完控制器,顯得自己很焦躁。
  5. 最大的問題是聲調沒變化。要改變嗓音的音色與聲調,才能讓人專心。

 

    可以提早一個小時進會場,扯開喉嚨大聲喊,把它變成屬於你的地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放鬆聲帶的肌肉。

 

人聲線索:聲量

    宏亮的聲音卻是暗示支配地位與力量的最大線索。

    音量很小所傳遞的訊號:不安,羞怯,安靜的力量。

    但是有時候,一個人輕聲講話,它所傳遞的訊息可能是,我是如此重要,你必須改變自己聽我說。」有時候,無聲反而是「最大聲」的心情指標;出於自發性的無聲,特別是表達不贊成,所發出的訊息是強烈的,表示力量與控制。

    音量很大所傳遞的訊號:強而有力,外向,A型人,支配。

    設定的目標:以權威發聲。

    要怎麼樣才能學會用聲音呈現更多訊息?有個方法就是練習把你的聲音想成一顆球。從看著一公尺、兩公尺、三公尺、四公尺外的東西練習:起,你要輪流把聲音「拋」到每一個地方。感受自己的聲音變化。

 

人聲線索:速率/速度

    研究顯示我們偏愛講話比較快的人。

    講話速度慢所傳遞的訊號:內向,不安,沮喪。

    講話速度快所傳遞的訊號:外向,支配地位,具說服力。    有一派理論認為,講話速度快,別人就沒有時間處理資訊,大腦對收到的,資訊往往照單全收,不會嘗試去反駁它。

    設定的目標:講話速度快一點。

 

人聲線索:流利與否

    言詞流利卻是看出能力輿說服力的強力指標。

    不流利所傳遞的訊號:無力,不安,比較沒有說服力。

    外向的人停頓的時間往往比較短,較少遲疑,這是他們的談話模式。

    設定的目標:變化、流暢與自信。

    不要用廢話填補停頓的時間,在整理思緒的時候不如保持沉默。停頓讓你看起來顯得有自信、知性、有權勢;讓人以為你在深思,你的自信十足。

 

人聲線索:談話的時間長短

    話少所傳遞的訊息:考慮周到,怕羞,不安。

    話講得不如別人多,有時候會被當作冷漠、怕羞或不安。別人可能會漠視你,認定你的貢獻不大。相反的,在當今社會,有這麼多人搶著講話,有所保留的溝通作風其實可能對你更有好處。你一講話,別人可能會更加注意,每一則訊息都會比較有分量。此外,讓別人一直講,你光是耐心聽,往往可以蒐集到許多對方並沒有打算拿出來分享的資訊。

    話多所傳遞的訊息:有趣,自顧自,自戀。

    一般人往往認為外向的人比沉默寡言的人有魅力。但是,趣味與支配之間只有一線之隔。切記,有效溝通的關鍵就在於與交談對象分享。

    交談的對象是朋友、位階相近的同僚或已經建立關係的熟人,盡量以近乎一人講一半的時間為目標。這樣會讓雙方都覺得自己的話被聽進讓別人喋喋不休一直去。如果是第一次見面,不妨試試比平常來得沉默,才能真正聽清楚對方講的每一件事。如果有人很專心聽我們講話,會讓我們感覺自己很重要。(讓別人喋喋不休一直講,你對這個人認識會比平常所認識的更多。)

 

打斷吹牛大王的五個策略

  1. 惱怒的嘆氣。
  2. 避開目光接觸。
  3. 轉開身體,尤其是要轉開腳。腳和身體的朝向顯示我們的興趣,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朝著門,表示你對對方講的不感興趣。
  4. 頭部保持不動。
  5. 緩緩的搖頭,要慢慢搖。

 

人聲線索:輪流說話權

    反應慢所傳遞的訊號:沮喪,不安,社交技巧笨拙。

    反應快所傳遞的訊號:外向,進取,不耐煩。

    思慮敏捷通常是好事,你不需要考慮太久就能做出反應,所以會給人博學聰明的印象。但是,如果你的反應時間比較短,會有打斷對方談話的風險。

    你確實想要打斷他,不妨直視對方的眼睛,讓他知道你需要機會,或是豎起一根手指,想像在談話中戳個洞。此外,你的身體也可以往前傾,同時深吸一口氣,增加你的反饋語:提高點頭的頻率,多點唔唔啊啊的聲音,彷彿在說,快點,快講完,我要走了。」

 

人聲線索:口齒清晰與發音

    人聲線索會透露一個人的出生背景、聰明才智與社會階級,發音在這方面所透露的訊息之多可能其他的人聲線索都比不上。即使你出身寒微,用詞遣字用得好也能提升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

    發音不清所傳遞的訊號;無知,缺乏可信性。

    發音清晰所傳遞的訊號:智慧,社會地位,能言善道。

    設定的目標:出色的用詞遣字和不會分散注意力的口音。

    閱讀可以幫你達成這兩個目標。如果你的辭彙使用不怎麼好,就要確保你的閱讀材料夠水準,你讀進腦袋瓜裡的字會從嘴巴裡跑出來。此外,繼續練習朗讀你喜歡的那段文章。每個字都要唸出來,每個音都要唸清楚。思路要條理分明,清晰明確。

 

語言不通時彡溝通的五個策略

  1. 誇張的重音與聲調:即使缺乏共通的語言,用自己的語言以誇大的重音和聲調(但是不需要提高音量,大聲對理解「沒有」幫助)提出問題。最重要的是,每個問題的結尾都要拉高聲調。
  2. 比手劃腳。
  3. 頭歪向一側:這是全世界共通的訊號,表示脆弱與信賴,告訴對方你很有興趣聽聽他們要告訴你的內容。
  4. 以微笑倣正面強化。微笑是全世界通用的訊號,表示你不具威脅。只要有人弄懂部分的訊息,你就露出微笑,表示感激與同意。
  5. 表露謝意。你講的話對方一個字也聽不懂,卻「明白」你的訊息,可以幫你一把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明白身體語言的力量。

 

  • 掌握第一印象
  • 最初幾秒鐘的直覺判斷
  •   你剛剛遇到的那個人,在見到你不到千分之一秒內,已經下了一個判斷,決定他是不是受到你的吸引,是否可以信任你,你的能力有多強,甚至包括他會不會喜歡你這個人 

 

  •     重點是對稱。
  •     大腦偏愛「容易喜歡」的東西,不需要努力了解的東西。
  •     受到某些重複的刺激以後,會習慣它所見到的東西。一個人一旦見過你幾次以後,不管你臉部對稱的程度如何,你在他們眼中會變得愈來愈有吸引力。

       

          令人厭惡的動作

  • 搔頭。
  • 神經質的咬嘴唇。
  • 表示懷疑的挑起眉毛。
  • 在椅子上挪動身子。
  • 雙臂交抱或是表現出一副傲慢、自負、盛氣凌人的身體訊號。
  • 看起來魂不守舍,精神或注意力不集中。
  • 低頭俯視或避開目光接觸。
  • 站得死板板。
  • 兩手插在口袋裡。
  • 不比手勢。
  • 搖晃身體。
  • 無精打采。
  • 往自己身上摸,例如拿掉細小的線諉戎拂拂衣袖。
  • 抖腳。
  • 絞頭髮。
  • 喀喳喀喳的按筆。
  • 咬指甲,即使時間很短也一樣。

 

          第一印象如何建立

  • 蒐集資訊。事先要盡可能蒐集對方的資訊與會談的背景。
  • 減重。對肥胖的偏見是這個文化最普遍、最深遠的歧視,對財務底線的傷害也最大。
  • 女人,注意妳的臀部。豐滿的臀部是一種強烈的潛意識暗示。即使體重超重,所穿的套裝的剪裁也要顯出腰與臀。凸顯身材就是強調健康,看起來就會比較有自信,積極展示優良條件。不論做什麼,不要穿成一副麵粉袋的樣子。
  • 男人,強調你的倒三角形身材。不論男女都喜歡倒三角形的身材,即寬闊的肩膀到窄窄的腰身,呈一個倒三角形。
  • 試著讓自己看起來高一點。良好的姿勢可以增加身高。
  • 慎選配飾。戴配件的基本準則:它應該替你的整體訊息加分,而不是轉移注意力。
  • 要打扮得讓人看出你好像很在意整潔,而不是一心追求打扮的樣子。要打扮得完美無瑕,看不出來,重點是雙手乾乾淨淨,指甲整整齊齊,牙齒潔白光亮。還有一點很要緊,就是不要露出任何體毛。手是關係到非口語溝通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對兩性而言都一樣。為了讓雙手發揮最大的效果,指甲該修得漂漂亮亮,但是不要留太長。
  • 宜採用中性的化妝,包括唇妝在內。粉底、腮紅與眼妝都應該採用中性色。調勻膚色,遮住粉刺,但是千萬不要塗成一張完美的「面具」。比起妝化得比較濃的求職者,看不出有化妝的女性被認為比較能夠勝任專業工作,且薪水較高。唯一不適用中性色彩這項原則的可能是口紅。我仍然建議所有的妝都採用中性色調,尤其是製造第一印象的場合。但是要當心:人類學家認為,男人之所以對紅色的唇膏有所反應,是因為紅色的嘴唇讓他們想起受到性刺激而泛紅與溼潤的陰唇。我希望他們連我化了妝都沒發現。我堅決相信,應該表現的是個性,而不是外表。朝著在專業場合採用中性彩妝的方向去努力吧。
  • 如果要擦香水或古龍水,要擦很淡。天然的香氣最是吸引人,香水和除臭劑則會掩住這些天然的香氣。
  • 髮型宜保守。女士們,長髮不盤起來,不論梳得多整齊,看起來多漂亮,通常都被視為不專業。短髮與及肩的中長髮都很適當,但是別在重要會議前突然剪髮,至少提早一週。頭髮能盤時,就要盤起來。要注意自己有沒有頭皮屑。
  • 在會面之前,做個舒壓操。會留手汗就在見面前去沖手,沖完別握起來。檢查自身外觀清潔,再做腹式舒壓操。

 

  • (最初三到四分鐘」資料庫掃描
  • 呈現出自信,即使裝也要裝出來。記得鏡像神經元吧,當你呈現出熱情與自信,對方的身體會吸收這些正向的情緒,反映回去給你。
  • 裝出高社會地位的樣子,但是不要太高的地位。人類就像所有的動物一樣,階級觀念根深柢固。我們所尋找的第一個肯定或否定分數是:這個人看起來像不像領袖? 好了,這不表示你應該表現出自己在對方「之上」。也許最能變通的態度是保持無懈可擊的禮貌與自信。
  • 彷彿有目的地的走法。最好的步態是肩膀往後縮,脖子拉長,腳跟踏出去,帶動你腳往前,足尖再壓住,每一步都應該保持在三十列六十公分寬。讓你的手臂來回自由擺動,因為遲到而緊張的人,手臂往往會擺盪得比較高。此外,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拖著腳走路。一旦得到對方認可,直接朝他走過去,全身上下都要朝著他的方向。保持目光接觸,偶爾看看兩旁,確信自己看起來很有自信見到對方。彼此打過招呼以後,開始走在一起,就要配合對方的速度與步伐。你走太快或太慢,對方必須努力和你保持步調一致,他會把這項令人受挫的印象掃進腦海裡,列入「負分」項目。

   

  • 走路拖拖拉拉是大忌
  • 就是走起路來慢吞吞,腳步無精打采,骨盆往前凸,肩膀往後縮,頭垂得低低的。走路拖拖拉拉的樣子等於大聲告訴別人,我很懶散!什麼事情我都不關心。
  • 微笑,務必要笑得有看頭。說到製造良好第一印象的微笑,最重要的一點是牙齒的色澤。
  • 加強最重要的身體語言一握手的動作。兩個人之中先伸手去握的人被視為比較有自信,是掌權者。但是,不要因此而不敢伸手去握面試官、老闆或執行長的手。主動伸手去握手,如果做得好,顯示你這個人很有主張,積極進取。
  • 寧可給對方多一點的空間,也不要少了。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會引起對方的本能反應,因為人類天生就有強烈的領域感。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停留在對方的親密空間裡,即周身大約四十五公分的距離。
  • 站直或坐挺,不要彎腰駝背,一下下也不行。不論或坐或站,試著隨時保持平衡。肩膀往後拉回來,往下垂,保持挺胸,拉長脖子。不論是從水平線或垂直線來看,頭要抬得高高的,保持平穩。脊椎應該從上到下保持挺直,所以屁股不要翹過頭。不要將重量放單腳,會降低自己的吸引力。
  • 雙腳的方向保持朝著你感興趣的對象。我們的雙腳總是指出我們的興趣所在。
  • 雙臂垂放在身體的兩側。第一次見面,你就雙臂交抱,幾乎會被視為是一種防禦姿態。相反的,你也不該把手背到身後,因為這個姿勢被視為有權有勢的象徵。雙臂應該垂放在身體的兩側,最對稱最有吸引力。
  • 坐要考慮坐在對角(90度角)。坐得舒服,但不能太放鬆。腳應該穩穩的踩在地上,兩腿平行,不要翹腳。

 

  • 五分鐘之後建立和諧的關係   
  • 盡可能讓它跟對方有關。如果你想博得歡心,而不是自我宣傳,就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對方身上。用非口語訊息,強調你對對方感興趣。
  • 百分之七十的時間要保持目光的接觸。視線的接觸關係著真誠的表露與信任的建立。
  • 用你的全身傾聽。聽別人講話,要一直看著對方的臉,保持目光的接觸,偶爾歪下頭表示感興趣,且適時的點點頭。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談話內容,你的反應曾比較自然而不做作。有幾份研究發現,領導者被視為善於傾聽者,尤其是一般人都認為做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傾聽占其重要特質的近三分之一比重。再大的讚美也比不上將全副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 放低聲調講話。是以低聲調強調你的重點,因為聲調低給人有力的印象。花一點時間,聽聽對方的聲音,然後嘗試發出類似的聲音。這招也適用於講話的快慢。如果你講話很快,但談話的對象講起話來速度很慢,他會無法理解你、信任你,或是與你建立和諧的關係。即使會讓你覺得挫敗,你也必須嘗試配合他的速度。反過來也一樣,你們之間才能育共識。不論是什麼樣的談話,你都希望對方的潛意識有「沒錯!你跟我一樣」的感覺吧。
  • 控制你的動作。將手勢限制在臀線到肩膀之間的窄幅波動內,表示事情在你的掌控之內。不要亂動,出現太多多餘的動作。
  • 模仿,模仿即全部。要跟某人建立和諧的關係,只要把全副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讓你的肢體與對方的動作、語調、講話速度、手勢的大小與次數一致,基本上就是一切都跟對方一致。不只要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這種共鳴的感覺會挑起潛意識的感覺,我喜歡這個人,因為跟我正好很像。但是,千萬別讓對方感覺你在模仿他。
  • 你讓對方感覺愈熟,就能越快與對方建立和諧的關係。

 

  • 解讀別人的祕密訊號

          說謊

  • 瞳孔放大
  • 交談中躊躇處更多口語上的錯誤更多
  • 具體的細節減少
  • 更多「概括性」的措詞,如全部、總是、人人、無一、無人
  • 目光接觸減少或增加,視正常基準而定
  • 肢體動作減少或增加
  • 經常碰觸自己
  • 流汗
  • 聲調提高
  • 口頭答覆變短
  • 兩頰無故發紅
  • 眨眼次數增加
  • 以手觸口、遮口或擦嘴
  • 咬指甲
  • 假裝咳嗽
  • 揉鼻子
  • 揉眼睛或假裝有東西跑進眼裡
  • 吞嚥次數增加
  • 咬頰內的肉
  • 嘴巴發乾
  •  如果懷疑對方說謊,不要表現出來。多詢問他細節。

 

 

  • 口頭禪:突然反覆出現平常不用的詞
  • 時態的矛盾
  • 重要性的順序。仔細注意對方在一開始講的話,因為她對這些細節設想得最多。
  • 答非所問

 

 

  • 侵犯你的個人空間
  • 居高臨下俯視你
  • 歪著頭俯視你
  • 雙臂交抱
  • 高傲的姿態
  • 呆滯、面無表情的笑
  • 目光不動
  • 下巴突出
  • 眼珠子骨碌骨碌轉
  • 笑容虛偽
  • 口頭打擊
  • 意外衝撞
  • 不屈服。
  •     

    

  •  
  • 頭歪向一邊(通常伴隨斜著隻眼)
  • 歪一邊笑或滿臉不自然的笑
  • 雙臂交抱
  • 斜眼加上頻頻的目光接觸
  • 避開視線接觸(如果對方真不相信你)
  • 搔脖子
  • 撓耳或拉耳朵
  • 揉鼻子
  • 不是避開視線,就是視線接觸過多
  • 拉扯嘴唇
  •      :開放你的身體語言。讓對方接收。

 

  •  
  • 你笑對方也笑
  • 一致且開放熱情的身體語言
  • 額頭放鬆
  • 保持視線接觸,注意聽你講話
  • 你說話時對方點頭
  • 傾身靠向你
  • 從中場到面試結束前似乎愈來愈熱情
  • 面試結束後提議要帶你四處參觀
  • 離開時繞過桌子跟你握手
  • 一路陪你走到接待區,直到你離開
  •      :努力促進和諧的關係。

 

  •  
  • 偶爾怒目相視
  • 避開視線接觸

. (這種情形往往是他不想讓你走路,但事情不在他掌控之內)

  • 在你發言時搖頭
  • 忽視你,繼續工作無視你的存在
  • 居高臨下俯視你,問你在做什麼.在討論的過程中雙臂交抱,身體往後傾斜
  • 當你進入他的辦公室時,他頭也不抬.老闆的祕書不再跟你閒聊
  • 不再寄電子郵件給你
  • 不再閒話家常或講題外語
  •     :積極表現。

 

  •  
  • 目不轉睛的瞪視
  • 極為接近你的親密空間或個人空間
  • 握緊拳頭
  • 皮笑肉不笑,或生氣的沉著臉
  • 用手點指或戳刺
  • 伸出舌頭
  • 諷刺
  • 拉高音調或壓低聲調咆哮
  •      :走路給人有事要辦的感覺。
  •     
  •    

 

  •  
  • 看你的時間,比你認為恰當的長一秒
  • 看著你,然後低頭俯視,再回頭看你一、兩次
  • 碰觸或愛撫自己的頸項或項鍊
  • 舔嘴唇
  • 用腳趾勾著鞋子
  • 回眸瞄你
  • 一邊看著你一邊摩擦杯子的上緣
  • 開懷大吃,舔手指
  • 縮肩,胸部往你的方向挺.不停順髮或甩髮
  • 撫平衣服
  • 頭歪向一邊,對你露出頸前的部位
  • 朝你露出她的手掌與手腕
  • 當你低聲講話時會靠過來
  • 兩腿交叉又分開
  • 碰你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
  • 凝視你的嘴唇
  • 倒頭往下看,抬起頭來,睜大眼睛看著你(有時側眼看你)
  •      :給我放聰明點!   

 

  •  
  • 盯著你看的時間,比你認為恰當的多好幾秒
  • 整理儀容、調調襪子、拉拉領帶、撫平衣服
  • 手順過頭髮
  • 摸摸喉嚨
  • 搓搓下巴
  • 挺起胸膛
  • 雙手插在臀上
  • 大拇指勾住前面的口袋,其他指頭指著他的生殖器
  • 直視你的雙眼,然後往下看你的嘴,再往上看,回到你的眼睛
  • 全身都對著你,尤其是他的腳
  • 對你揚起眉毛
  • 碰你的手、胳膊或肩膀(比較可碰的部位)
  • 碰你身上的任一部位
  •      :務必讓他看到你的回應。

 

  •  
  • 摟肩取代正面擁抱
  • 前傾摟抱取代下半身的身體接觸
  • 擁抱時輕拍肩膀
  • 避免視線接觸
  • 減少碰觸
  • 微微表現出譏笑
  • 回答不忠的問題時聲調往上飆
  • 身體方位遠離你,尤其是雙腳
  • 減少頭的接觸/依偎
  • 被問到行蹤時眼神飄忽
  • 被問到行蹤時直盯著你看(欲蓋彌彰,以為說謊的人無法看著對方的臉)
  • 被行蹤就發怒
  • 被問到行蹤眼睛眨得更快
  •      :採用基準化的技巧,確實找出標準。
  •      ;一次三分鐘,一天兩次。再加入長吻,至少要多十到二十秒,一天兩次。這兩招殺手鋼不只厲害,更能催化親密感情,強化彼此的連結。

 

    

  • 善用你的祕密訊號  

          (如何說出令人信服的謊)

  • 手掌朝上的姿勢
  • 目光接觸
  • 放開手臂
  • 雙腳平放在地上
  • 昂然挺立的姿勢
  • 微笑,但是也不要猛笑
  • 雙腳對著你的對象
  • 講到優點就點頭
  • 講到缺點就搖頭
  • 偶爾順從的聳聳肩
  •     練習,練習,再練習。
  •     對方會發出關係和諧的訊號。或是模仿你。

 

  • (如何操控別人)
  • 話說得比較快
  • 聲調有變化
  • 攤開手掌
  • 堅定的目光接觸
  • 微笑(笑到眼睛瞇起來)
  • 反映身體語言
  • 訴諸情感的請求,目光集中對方的右眼
  • 訴諸理性的請求,目光集中對方的左眼
  • (大約九十公分遠)
  • (大約九十到一百二十公分遠)
  •     :溫和而堅定。
  •    
  •     :由衷的笑容與驕傲的表情。
  •    

 

  •  
  •  
  • 封閉的姿勢
  • 交抱雙臂
  • 不在意的表情
  • 緊閉雙唇
  • 轉開身體
  • 微微搖頭
  •      :當個「難纏的顧客」。
  •     
  •     :額外下工夫使你熱絡起來。
  • :
  • 以手遮口
  • 坐立不安
  • 咬嘴唇
  • 手放在胸口或頸部
  • 眼神亂瞟
  • 皮膚泛紅
  • 踱方步
  • 出汗
  • 撥嘴唇
  • 揉鼻子
  • 呼吸既急促又淺
  •     

 

  •  
  •  
  • 身體語言從頭到尾改變
  • 微笑
  • 視線接觸增加
  • 點頭
  • 攤開手掌
  • 身體往前傾
  • 直接的身體方位定向
  • 瞳孔擴大
  • 臉紅
  • 呼吸變淺
  • 姿勢打直
  • 眼睛閃閃發亮
  •      :適時提問。
  •      :身體語言突然有所改變。
  •      ;一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出現過渡行為或轉變。你應該要有辦法察覺這個人是否突然變興奮或是變緊張。

 

  •  
  •  
  • 民主式的座位安排(坐圓桌最好)
  • 平均與整個小組成員的視線接觸
  • 微笑
  • 不要裝出不自然的笑,或偷瞄個別成員
  • 允許適當的發言權
  • 身體的方位對著發言的成員
  • 充滿活力的聲調
  • 幅度小但有精神的手勢
  •     :始終如一。
  •     :團體的親和感。

 

  •  
  • 保持放鬆。走進會議室之前,慢慢的做十個深呼吸,這些動作會讓你放鬆下來,也會降低你的聲調。抱著力量與決心走上台,站的時候,身體重量平均分散在兩隻腳上;坐的時候,兩隻腳放在地上。肩膀往下垂,保持放鬆。
  • 跟每一個人接觸。不要站到講桌後面(除非必要),讓聽眾見到你的腿。視繞著全場移動,落在每一個人的臉上。跟對方的視線接觸,,笑,鎖住他的目光,講完一個想法,再看下一個人。如果是對大群人發表演說,試著在每一排都能迎上幾個聽眾的視線。
  • 講個故事起頭,轟轟烈烈結束。不要用「歡迎各位,感謝大家的參與」起頭。聽眾會記得你的簡報是怎麼開始,怎麼結束的,但記不得中間的部分。總的來說,除了一開始那互分鐘和結尾的三、分鐘,聽眾什麼也不記得,所以要把這兩個部分做好。
  • 保持移動。精力充沛,動作要敏捷,簡報一開始要經常四處走動,讓聽眾保持警覺。善用雙手,幫你把重點表達清楚。
  • 重新抓住分心走神的聽眾。如果看到有人避開視線,試試把焦點集中在他們身上,重新挑起他們的興趣。

   

  • 開放的身體姿勢
  • 攤開的手掌
  • 不做作的笑
  • 強力的目光接觸,不需要別過頭去
  • 腳對著朋友的方向,
  • 講話的時候身體傾向他們
  • 模仿動作
  • 臉部表情反映
  • 點頭
  • 歪頭
  • 專心傾聽,不打岔
  • 使用適當的輪流發言手勢
  • 談話平均分配
  • 真正表現出替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的樣子
  • 不把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
  •      :少說多聽。
  •      :第一,蒐集許多跟對方有關的資料,讓你決定是不是真的想跟對方做朋友;第二,模仿對方的臉部表情,這麼做會討對方歡心,必然會讓對方喜歡你;第三,讓對方把話講完,讓他覺得很健康,加強那份好感。但是,你一定要講點話;你不想要單向的溝通吧。
  •     :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很好。
  •     Benjam.n Disraeli說得好,你能夠帶給別人最大的幸福不光是分享你的財富,而是讓他知道他所擁有的財富。」

 

  

  • 成為溝通大師:雷曼的和諧關係建立法   
  • 放鬆臉。保持自信放鬆。
  • 調整身體呈調和狀態。要挺直身體,全身重量平均分散在兩隻腳上,兩手垂放在身體兩側。
  • 亮出你的社交笑容。從照鏡子開始吧,露出牙齒,做出最大的笑容,觀察看起來的效果如何。接著,一次次縮小笑容的幅度,直到你覺得那個笑容的「大小」感覺舒服,不會緊繃為止。務必要笑得夠大,足以做出真笑的特點,例如眼角的魚尾紋,兩頰微微往上提,但是也不要大到露出齒齦。眼睛要笑;如果做對了,你曾感覺到眼睛微閉。盡力減少鼻孔翕張,或是抵消五官的不平衡。
  • 加強握手動作。務必要把整個手掌遞出去,整個握住對方的手掌。握起來的感覺要自在舒服,力道應該像要牽對方的手一樣。這樣的力道顯示自信與熱忱。全身上下每一個部位都要朝著對方,試著以你的右眼對準對方的左眼。
  • 點頭,反映,引導。每個人都有一種基本的需求,需要感覺被傾聽與被看見。只是點個頭,你就可以迅速觸及一個人內在渴求被傾聽、被承認的慾望。放慢速度,專注於對方所講的話,輪到你講話之前不要去想你要怎麼回應。寧可意味深長的停頓一下,整理思緒,再做出反應。絕對不要打岔,把這點奉為個人的準則。打岔表示,自己的意見更重要。   

 

  •  利用一見面的最初幾分鐘,觀察對方的呼吸模式。   
  • 採用強力但自制的手勢。雙手保持張開,露出兩隻手掌。利用手勢強調你的重點,兩隻手保持在臀線到下巴的兩肩之間。採用手掌朝下的手勢就沒有關係,這個手勢表示,我在這方面可是專家。」然後,你可以手掌一翻,將討論話題轉給對方,表示你這個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配合言詞的手勢有助於強調你的訊息,讓你看起來更加值得信賴。
  • 變換聲調
  • 尊重對方的個人空間。,等待對方發出訊號(碰一下肩膀等接近的方法), 再進入對方的個人空間。為了讓對方記住,你在講到重點之前,可能會想要在當下立即碰碰對方,不妨直視對方的眼睛,敘述要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