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傳給我這部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mtBmvQSKE
內容是在討論中外社會階層流動的差異,未來中國將會與美國的社會階層狀況越來越雷同,出現難以流動的階層社會。
影片主張如下:
1.經濟: 財富分層(貧富差距),再透過教育鞏固分層(例如哈佛名校,就是在篩選他們自己人),不同的教育要塑造的人群功能不同: 最底層的教育是要讓他們成為工具人。中產階層是要讓他們成為工藝品(社交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口語表達,組織人群,探索問題,體育,才藝的能力),價值取決於材質,一個檔次的材質出來的都是一樣的,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被挑選)。最上層的人是要教育他們決策,成為挑選別人的人,教導他們怎麼欣賞,選擇,改變世界。教育與生活的環境,造就不同階層的人的認知水平與思維方式。
2.社會: 越來越複雜,不同階層的人擁有的價值觀、認知水平、訊息不同,所以掌握世界的能力不一。造成階層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3.技術: 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帶給人類劇烈的分化。
我的想法是:
我蠻認同他說階層是由自己的思維囚固,思維也會受到所在的階層影響。但是,網路資訊的發達是可以打破這樣的僵固性。例如現在有很多大學辦開放性課程,自己願意話也可以上史丹佛大學的開放課程。當然,你可以說因為階層因素,底層的人不會去做這樣的學習,但他們不是沒有選擇的。
社會分層也不是現代才有的問題,人類文明以來,一直都有分層。總是有人勤奮,有人懶惰,有人運氣好,有人超帶屎。他說中國有錢人到名校學習,會將國外那套社會階層帶到中國,利用教育鞏固社會階層。我倒覺得,這個時代是最不看血緣,身分的時代(相較過去)。
這個時代是看錢的時代,只要你有錢,你也可以買個小島當自己的墳墓。只要有錢,別人似乎也不太在意財富來源的適當性。
你可能說,但是有錢人他們把持的資源讓他們越來越有錢。換個方式想想,別說臺灣這個彈丸之地,世界上有哪些真的超越上百年經營的大公司?很少。他們有許多方式(官商勾結,或其他)可以鞏固目前的財富。目前的經濟循環很快,金融市場不穩定性增加,每次都是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如同影片所言,社會複雜性增加,有錢人過往累積財富的方式也不一定未來就一直行得通。別說甚麼,各國歷史上的王朝都不知道換過幾個了,從來沒有沒換過的!!
社會階層永遠都会存在,我們接受的教育,不管是要把我們打造成工具人還是工藝品,更重要的是,人都有自學能力。資訊發達,反倒打破過往傳統教育造成的知識壟斷。
這方面我沒有他那麼悲觀,倒是全球人口老化問題讓我更擔憂。
我蠻喜歡他提出不同階層的教育之下所產出結果的比喻:工具人、工藝品、藝術品(獨一無二)。真是貼切,也發人深省。
囚禁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