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考共實就是「以清楚的條理思考事物」。當產生單純疑問時,你只要先試著問「為什麼」(Why)─先踏出這一步就行了。

 

    只要記得「首先掌握整體印象」、「從巨觀到微觀的思考」、「先想出幾個候補方案後再去蕪存菁」、「鉅細靡遺且不重複思考」等邏輯思考的訣竅,就能發揮原本擁有的邏輯能力。

 

    邏輯思考是在美國建構完成的。美國國內有各種不同的人種民族、因此在價值觀上產生複雜利害關係。在這樣的國家,如果無法用邏輯方式說服對方,就無法順利推動組織。

    在美國,整合多元民族的方法有兩大方向。一是「以邏輯說服國民,以邏輯推動政策」。第二是「擁有共通目標」。 

    和日語比起來,英語非常具有邏輯性。由於英語本身就是邏輯,因此美國自然而然就能形成邏輯思考的環境。舉例而言,英語有5W2H (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用字首統整了溝通時必須的要素。

 

    為什麼必須採取邏輯思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是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商務經營的成敗也取決於速度。

    有一種思考模式稱為「先進者優勢」。指的是最早開始某件事的人,最能獲得壓倒性的知名度與市占率,別名「First mover, Top share」法則(也稱為「先進者優勢法則」:意指最早開發新事業,或推出劃時代商品及技術的人,能掌握最多市占率)

    無論經營資源或時間都不容許一絲一毫的浪費。商場上講求一發即中。

 

    用邏輯思考的人,會養成「分析差異的習慣」。換句話說,用邏輯思考的人,會分析眼前發生的事和至今發生過的有什麼不同。同時,釐清這個狀態對接下來會如何產生影響,也就是掌握因果關係。

    養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習慣,這也是一種邏輯思考。

    不因疑問單純就置之不理,想辦法找出答案,這就是邏輯思考的訓練。

 

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①過去的成功經驗

    一旦陶醉於成功經驗,就會令思考停止。

    一旦因失敗經驗而停止思考,就會產生禁忌。

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②受執著偏見與既定概念所縛

    「非~不可」的想法根深蒂固  

     在至今為止的延長線上思考。人們擅長沿過去至今的延長線思考,卻不習慣改變既有的做法。

    惡魔的口頭禪: 「只能這麼做」、「不可能有其他方法」、「絕對是這樣」、「沒有往例」、「過去曾經失敗過」......等。

 

區別目的與手段: 目的是「想要達成什麼事」,也就是「什麼」(WHAT)。手段是「如何達成目的」,也就是「怎麼做」(How/How to),指的是具體的方法。

手段是為了達成目的而存在的。即使只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可以有很多手段。

請養成一旦有疑慮就退回目的思考的習慣。優先思考目的而不是思考手段,才能想出更適合的手段。一旦迷失方向時,務必將思考拉回最大的目的。我們有必要正確釐清目的的重要程度。

 

隨時自問自答「為什麼」

    沒有查明原因就無法思考對策

    養成查明成功及失敗原因的習慣。未經查明原因就做出的對策,往往會是方向錯誤的對策。

 

    凡事先看整體,從巨觀(整體)思考到微觀(局部),這是邏輯思考的鐵則。杜拉克博士曾斷言:「局部效益最佳,不等於整體效益最佳。」

    暫時停下腳步,「旁觀者清」

    總體設計要明確。總體設計既是整體構想,也能使「將來應該有的樣子」

更明確。

    追求可能性。不執著於單一方案,思考各種選項。有時無法轉換方向,是因為太執著於至今的想法或做法的緣故。我們的想法也要有三百六十度的視野,思考如何脫離既定觀念。候補方案是好是壞,有沒有實踐的可能都無所謂,總之先把候補方案做出來。

    養成資訊整理術。想掌握資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關鍵字。請養成由關鍵字掌握世間動向的習慣。當一個字經常在報紙或電視新聞中看到或聽到時,大部分都代表世界上正在流行的某種趨勢。想要掌握、記憶大量資訊,為資訊分類會是一個有效的做法。

 

最低限度的邏輯思考基本技巧

1從巨觀到微觀,總之先掌握整體。

    MECE是邏輯思考的基礎之一(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指的是「沒有遺漏或重複的狀態」。為了掌握全面形貌,在沒有遺漏或重複狀態下整理是最有效的。因為「有所遺漏就會錯失機會」,且「如果有重複就會造成浪費或引起混亂」。

    一般來說,組織被定義為:在明確的職務區分下,各組織負責的職務沒有遺漏或重複的狀態(MECE)MECE可以避免浪費或混亂的情形產生。

    架構,指的是清楚的「整體構成要素」。藉著架構掌握事物,就能大致釐清全體形貌。

    模型化。愈簡單明瞭的東西,能讓愈多人理解,也就能建立愈多人合作的體制。模型具有「代表性」或「理想狀態」的意義。請將「首先要簡單明瞭」視為第一要務。先思考得簡單明瞭,再將其模型化。

2歸零思考─為了拓展可能性

    所謂的歸零思考,就是不受既定概念或至今積蓄的常識束縛,以零的狀態為出發點激盪創意。 歸零思考,甚至能改變過去思考時的立足點。

    先入為主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觀念捨棄吧! 只要一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很難轉換腦中的想法。

    選項思考也是一種能有效有拓展可能性的思考術。指的是在思考解決方法時,想出複數候補方案,提供選擇的意思。奇異公司的前CEO傑克‧威爾許隨時都會為旗下事業準備三個方案選項。A方案是徹底重建企業,以業界龍頭為目標的方案; B方案是從沒有發展的事業中撤退;C方案則是在撤退時,如果遇到好買家就轉手賣出。

3思考時,要做好完整一套演繹歸納的流程

    思考的基本流程,其實就是「演繹歸納」。也就是「確定主題→演繹→歸納→總結主題 」。

    促進自由創意的手法之一就是腦力激盪。腦力激盪的英文是Brainstorming, 直譯為「在腦中掀起風暴」。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腦力激盪的規則。

.腦力激盪的規則

   捨棄既有概念與常識,不要怕羞。

   什麼都好,儘管提出想法。

三不:不批判、不議論、不做繁複說玥。

   積極運用別人提出的點子。

   用條列方式記下提出的點子。

4邏輯樹是以分層邏列的方式整理資訊的手法

    從條例式進化為邏輯樹。首先將有待解決的課題放在最左側,這就是目的。接著,從目的分解出三個左右的手段。思考HOW?(手段是甚麼?),具體分解出手段。一直到得出具體解決方法為止,可以分解三到五階段。

    為了事先預防遺漏或重複,可適時進行以下確認:「下層(右側)執行的方法,真的能幫助達成上層(左側)的目的嗎?

5用矩陣與流程整理資訊

    使用圖解或圖表整理資訊 。圖解的好處是可以自由使用平面二次元。

    在矩陣圖上以二次元方式整理資訊,可以更清楚表達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與因果關係。

    流程圖解,這是用流程來掌握業務的思考術。推翻過往,徹底改革流程,是業務改革及提高業務效率的鐵則。

6效果高的東西排在優先順序

    用有限資源做效果最大的投資。「不要貪心得想把每個選擇都抓在手上。但是,只要決定了一樣就要集中在那上面。」在經營策略論中,這稱為「選擇與集中」。在邏輯思考中,也可稱為「優先順序」。時,只要落實優先順位的排序,在解決課題時就能發揮很大的效果。

    ABC分析是一種以製作柏拉圖(Pareto Chart)來判斷優先順序的手法。留意花費最多時間是哪一項作業,從那裡開始徹底改善,就能靠少許勞力得到縮短時間的良好成效。

    柏拉圖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是一種使用柱狀圖呈現的分析手法。在柏拉圖中,項目按數值高低依序排列,以柱狀圖表示。掌握圖中數值較高的項目,從這裡著手做重點改善,就能以有限的勞力獲得最好的效果。

    為了提高業務效率,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調查每一項作業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如果無法用一段長時間實地測量統計,也可以使用登記表,請員工們憑記憶記下一個月或一年內進行不同工作時花費的時間。

7ECRS思考改善與改革方案

    整理東西的基本,可以說就是捨棄。第一步就是丟掉不需要的物品。其次,就是將需要的東西按照種類分門別類。最後則是決定擺放的位置,往後只要維持管理已經整好的狀態就行了。

    ECRS,是按照思考改善方案時的優先順序,各取第一個字母組成。E(Eliminate)即是取消、排除、廢止。C(Combine)是整合、合併。R(Re-place)是置換、調整順序。S(Simplify)是簡化、單純化。ECRS的順序非常重要,依序思考。

8使決策流程清楚明確

    使決策清楚明確、透明化的過程,稱為決策流程。決策流程也代表「確認目的→設計候補方案→評估→決定」的一連串過程。必須確保這一連串的流程清楚明確,同時具有邏輯整合性。

    對方案的評估,可從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兩方面來進行。定量評估,指的是能用數量、金額等數值換算的評估。定性評估,指的是感性層面、直覺層面的評估,不能用數值換算。定性評估,可以綜合判斷數值無法顯示的部分。

 

養成邏輯思考的五大習慣

1掌握全面形貌的習慣

    MECE消除遺漏或重複的訣竅,就是思考時要將注意力放在廣度,而不是深度。另一個訣竅,就是針對擺在眼前的東西思考「相反」或「除此東西」。

    請養成只用一張紙將企劃書的內容,或想傳達給第三者的訊息等資訊整理出來的習慣。欲掌握全面形貌時,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意義在於能先用簡單明瞭的方式思考,同時能對整體邏輯結構一覽無遺。

    無論處理任何事,最重要的都是要簡單明瞭地掌握重點。

2擴展思考框架的習慣

    在鎖定一個方案深入思考前,請先養成思考各種手段的習慣。從複數候補方案中,選出最好的一個。

    在思考候補方案時,改變過去做法的大膽創意也是很重要的。這是脫離慣性定律的好機會。

    請養成用複眼看時間軸的習慣。不要只看現在或是只看未來,因為這兩種都是不完整的狀態。一隻看未來,比方說可以是三年或十年後;一隻看現在。改變時間軸,用雙眼來看,時間空間就顯得立體起來了。

    打破常識,顛覆過去既有的常識或概念,就能產生嶄新的常識。

3排出優先順序的習慣

    注意「效果最高的是什麼」,為了達成某個目標,就必須將資源集中這個目標捨棄某些其他的東西。

    為了避免什麼都做卻什麼都做不好,排出確定的優先順位是很重要的事。

    「專注力」非常重要。想要專注在某件事上,就要隨時留意優先順位。對人腦來說,只要認定是重要的事,專注力自然能夠提高,工作成果也會跟著提高。

    有許多待辦事頊時,將它們整理成不到十項

*注意出口

    這裡的出口,是指先以條列方式寫下做完哪件事和哪件事後能結束工作。很多人習慣不先思考出口就直接進入會議討論。如此一來,議論將引起更多議論,一旦被喜歡議論的人掌握主導權,就會陷入找不到出口的窘境。

4預防執著偏見的習慣

    一定要養成辨別事實與判斷的習慣。事實只有一個,判斷卻是因人而異。請這麼想:「判斷=事實十經驗(主觀)」。每個人的濾鏡之所以不同,原因來自人人不同的經驗與主觀。確認事實的有效方法是「盡可能定量掌握事實」和「將事實用書面紀錄下來」。

    先入為主的想法和感情是邏輯思考的絆腳石。

    對別人的話不要照單全收。只要經常發出「為什麼?」這個單純的疑問,就可預防自己陷入先入為主的觀念。

5隨時自問「為什麼」的習慣

    如果不查明原因,只傳達結果,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體驗,在日後都無法受到活用。秉持追問「為什麼?」的好奇心,是邏輯思考的鐵則。請養成追問成功與失敗原因的習慣。

 

應用篇

    想說服對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邏輯清楚,思路井然有序的說服方式;另一種是訴諸情感,動之以情的說服方式。然而,若問哪種成功率高,「具有邏輯整合性」的成功機率才是壓倒性地高。 除了邏輯清楚之外,若能再加上誠懇熱切的感情,更可提高說服力。

    邏輯性文章的書寫性技巧:先訂出大標題與副標題,確定敘事內容。開始撰寫前,先分配好每個副標題下的字數

    提案是一種說服術。提案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讓對方贊同提案內容。製作資料和提案時都要一邊思考:關於這項資訊,對方已經知道多少,對哪一部分有興趣。

 

如何製作企畫書

  企劃,就是要提出新建案。企劃書就是航海圖,也是指南針。

  企劃書的三大機能:1企劃內容正確傳達給對方; ②將企劃內容簡單明瞭地傳達給對方;③讓對方(客戶)贊同企劃內容。

  企劃書的三大論述:1企劃論述(企劃成立的理由); ②說服論述(展開企劃內容); ③企劃書論述(配合企劃內容構成的企劃書頁面)

企劃書的體系

1前言:是企劃書的大綱,讓人看了會對企劃有興趣。
2提出問題:[背景/需求][現況分析]

3設定主題:明確指出提案的目的、達成目標、可能範圍……

4提出企劃案:具體說明企劃案的內容。

5企劃案的評價:「預算」、「投資報酬率」

6執行計畫:「執行計畫」、「預定日成」、「組織體制」、「推行上該注意的地方」。

7附加資訊(參考資料)

    要先預測提問內容。回答問題也是提案的一部分。

    此外,一定要清楚這份企劃的決策將由誰批准。誰是批准提案的核心人物,一定要事先調查,掌握清楚。

 

邏輯性的談判術

    請事先預測,帶著預想中的結果去談判。這裡說的預想中的結果,指的是談判結束後的狀態。希望談判後自己處於什麼狀態,一定要在談判前先在腦中描繪清楚。

    事先想好底線。關鍵就在於事先決定基準,明確釐實與基準之間的落差。

 

銷售時這麼做

    目前受到注目的銷售方式是,在思考怎樣銷售商品給顧客前,先盡力為顧客解決問題的銷售態度。賣的不是商品,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要完全只強調商品的好處,應該反過來利用商品的缺點。想出解決缺點的方法並提供給消費者,讓他們覺得「這是可以輕易克服的問題」,這麼做反而更有效果。利用「提供解決困擾的方案」的形式,可以吸引顧客對商品產生興趣。人的心中都有反骨的部分,顯示缺點有時反而有好效果。

 

面對客訴時這麼做

    在最初的階段不要強調邏輯。身為接獲客訴的一方,絕對要遵守的鐵則就是,一開始先聽對方說完。然後,站在對方的立場一起解決問題。邏輯說明只有在對方冷靜的狀況下有用。面對不夠冷靜的對象時,強調邏輯的說明反而會收到反效果。

 

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構

1認識問題所在為出發點。

    所謂的問題所在,就是指目標與現狀的落差。也可以把「目標」換成「理想狀態」。確定理想狀態是什麼,再檢視目前的狀態。如此一來,就能清楚掌握兩者之間的落差。

    只要讓現狀變成理想狀態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因此,兩者之間落差就是問題所在,弭平落差就能解決問題。

*理想狀態不明確就得不到結論

    彼此在理想狀態不明確的情形下議論時,也就無法獲得清楚的結論。若希望議論結果能得到清楚的結論,最重要的是先取得對理狀態的共識。此外,認清現狀也很重要。對現狀有不同解釋時,對問題的看法也可能各不相同,即使提出了解決方法,最後是各說各話。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就從掌握正確的問題所在做起。

2達成目標後,立定下一個目標

3掌握問題的基本構造

根據問題的基本構造解決問題的步驟

1確立目標(理想狀態)

2分析現狀

3達成問題共識。整理問題點時,要掌握以數值表示的定量落差和直覺感受的定性問題意識。

4解決方針

5決定解決方案並執行

 

邏輯時間管理:「標準時間」的思考方式

    所謂的「標準時間」,意思是為執行某項作業而制定,做為基準的標準時間。考,標準時間就是目標,實際上花費的時間就是現狀。

    養成擁有自己標準時間的習慣,就能提高管理行事曆的精準度。

    用減法而不是加法計算工作。養成每天早上列出一整天預定工作的習慣吧。用確認表的方式,每完成一件工作,就用記號勾消。

     有兩個重點。第一點,是要先表列出所有必須做的工作。如果有追加工作,也要追加到表上。第二點,是要確實一一完成工作,並一件一件勾消。

 

任何時候都看重事實。

    想要保持敏銳的判斷力,就要基於事實作判斷。

    活得光明正大,才能提昇自己的感受力和思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gma6613 的頭像
    sigma6613

    從谷底往上爬的人生

    sigma66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